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解海莉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解海莉 谢永乐
[导读] 摘要:现阶段,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已经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如何完善这项技术,提升建筑品质质量成为了建筑施工中的重大问题之一。
        山东文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现阶段,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已经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如何完善这项技术,提升建筑品质质量成为了建筑施工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技术;建筑施工;应用分析
        1. 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1.1 准备工作
        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现状,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旋转钻机成孔,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置换法清孔作业,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事先掌握这些施工工艺特点和要求,做好施工方案会审工作。施工单位选择专业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开展人员培训、考核,特别是新技术、新设备,必须要提 前掌握。施工材料进场时要严把质量关,需要对材料合格证、生产地、规格、型号等进行检验分析,各参建单位负责人员质量验收完毕合格后方可入场。设备方面,要确保设备性能能够达到施工标准,根据基础工程量确定设备数量和规格,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完善施工配套设备以及水电系统,保证可以正常开展施工工作。
        1.2 成孔施工
        1.2.1 放样。采用坐标定点方式进行桩位放样测量。确定桩体的中心轴线,并作为坐标值基线,采用坐标法、极坐标法确定中心点,偏差值必须要满足建筑基础工程验收标准。使用全站仪测量桩孔,由专业人员(持有资格证书)开展测量工作,按照甲方提供的基准点进行测量桩位,使用钢筋标示,长度控制在 0.5m 左右。在完成了放样工作后,对放样精度进行检测,如采用钢尺检测桩体之间的间距,有两个人同时进行,确保桩基位置的精度。采用“十字”控制桩点位置,桩位和十字线重合。
        1.2.2 设备准备。准备好钻机,正式钻孔之前,对钻机运行性能进行检查,包括钻机平整度、基座安装平稳性,避免钻孔施工中产生位移。还需要提前做好桅杆调整,处于铅锤状态为最佳,钻孔中心要对准十字线。
        1.2.3 护筒埋设。护筒规格为 12mm,采用钢板材质设施,内孔径要大于桩孔径 15cm。受到地层环境影响,需对护筒尺寸进行调整,通常在钻孔中需要钻机下设 2.5-12.0m 长护筒,特殊部分回转钻机成孔下设1.5m 护筒。采用钻孔机下钻到标准深度,压入护筒。底部埋设深度不低2m,筒顶部位与地面之间保持5m 间距,护筒中心、桩中心偏差距离不得超过5cm。
        1.2.4 固壁。不同钻进方案的固壁方案也有所差异,应用旋转钻机成孔时,要先将一定量砂浆注入到孔中,之后加入一定量的膨润土,形成泥浆护壁。在回转钻成孔当中,可以采用自造粘土 浆液制作护壁。
        1.2.5 成孔施工。不同地层条件要采用不同钻头,多数可以选择双开钻头,并控制好钻孔深度和标高。做好钻头检查工作包括磨损度、直径等,如不达标要立刻更换钻头。初期钻进中要慢钻,在钻头全部进入到土层之后再加快钻进速度。钻进遇到砂土层、软土层,要降低钻进速度,随着钻进深度增加可以适当注入一定量水泥砂浆,确保水头压力满足标准,降低塌孔发生几率。成孔中不得进行二次操作,尽可能一次性完成施工,孔洞内泥浆液面要高于地下水面。
        1.2.6 清孔。完成钻孔工作之后,检查孔洞的深度、垂直度是否达标,检查合格后即可清孔。采用置换法清孔,泥浆泵向孔底部注入泥浆实现杂质置换。
        1.3 钢筋笼施工
        1.3.1 钢筋笼制作。采用的钢筋材料类必须要有合格证明、力学特性达标,提前进行验证,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制造钢筋笼。钢筋托架要在同一个平台上,用固定环方法制作加强箍,可以同时保证直径、外形达到标准。主筋、箍筋要采用绑扎连接,主筋和加劲箍通过电焊连接。

成型钢筋笼应处于平卧状态,在平整的场地中堆放,不得堆的过高,两层即可。分段制作时,每段制作长度不得大于13m,采用双面搭接方法焊接。每段钢筋笼之间采用错开电焊方法。将吊筋悬挂在上空位置,通过焊接方法固定钢筋笼主筋和底部。在加劲箍、地面接触位置采用方木垫上,可以减少沾土量、防止受潮。制作完毕将钢筋笼运输到施工现场,避免运输过程中磕碰问题。
        1.3.2 钢筋笼安装。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对钢筋笼质量进行检查,对准上下两节笼,相同平面主筋不得超过全部主筋一半。钢筋笼无法顺利入孔,不得强行改变钢筋笼外观,需要检查外观找出问题并修改再下孔尝试。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得低于50mm。采用保护层垫块,竖向距离间隔2-3m 设置一道保护层。垂直吊放钢筋笼,慢提慢放,避免钢筋笼碰撞,确保整体性、完整性,快达到桩底时,要更加注意,避免出现扭曲问题。
        1.4 浇筑导管下设。采用双螺纹接头导管,上部与漏斗连接。根据孔深设计导管长度,距离孔底部位 40cm。导管到现场之后要检查是否漏水、漏气、变形,保证接头连接足够牢固,同时展开水密性检验,水压控制在 0.7-1.0MPa。
        1.5 二次清孔。完成导管下设之后,要再次进行二次清孔,清除孔底的沉渣,同时做好泥浆检查,观察是否有起皮现象。
        1.6 浇筑。直接将导管下入到泥浆中,通过导管法浇筑。混凝土达到现场后要先进行质量检查,如坍落度等,检测合格之后再浇筑。浇筑混凝土之后,将导管埋入到泥浆 2m 以下位置,埋入深度不得超过 8m。混凝土可以采用连续浇筑方案,桩顶标高要比设计标高多 0.6-1.5m。
        1.7 废物外运。泥浆池、泥浆沟要派专人负责看管,避免泥浆出现外漏情况,如果出现了外漏问题,必须要尽快清理,及时清理场内渣土。
        2. 钢筋笼制作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 选择合规的材料设备
        在施工中,制作钢筋笼是实现钻孔灌注桩技术施工的核心步骤。如果钢筋材料不合格或者是焊接工程技术不过关都可能会进一步的对钢筋笼的质量造成重大的损害,因此,为了进一步的确保钢筋笼的质量品质,在具体的施工时采用精密仪器设备对制作工序进行检测,使得整体技术上的设备品质能够满足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要求,还可以抵御施工中意外情况出现。除此之外,在对钢筋笼进行验收要制定完善的标准,通过标准对钢筋笼的高度,长度,宽度进行测量和检查,必须要符合规范才能算验收合格,与此同时,在对钢筋笼进行安装时也必须要按照规定的方式执行,还要选择安全的车辆来将已经绑扎好的钢筋进行运输。
        2.2 加强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管理
        在实际的工作中,钻孔灌注桩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核心因素,因此,工程建设中必须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培训和考核,加强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保证钻孔灌注桩技术质量的品质。除此以外,在钻孔灌注桩技术施工时,对于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都要特别注重,严格把关和控制管理,使得每 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能得到保证。在此期间,进行建筑施工时还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具体的施工条例来进行施工,实现施工的高水平实施。并且在管理者进行施工人员选择时还要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发展施工技术员,这样可以及时的应对一些突发情况,加之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以有效强化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便捷性、整体性、质量性。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钻孔灌注桩技术要求,掌握每个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从细节出发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发挥钻孔灌注桩工艺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和喜 . 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2017(3):999-1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