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的用电检查工作一直是后期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用电检查中的反窃电技术和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用电检查;反窃电;策略
1.前言
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电力资源,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加大了电能的需求量。如何在保障公民基础用电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健康的用电意识和环境一直是电力系统研究的课题。
2.用电检查中反窃电的现实意义
电力系统的维护工作十分的繁琐而且难度也大,用电检查和反窃电工作也属于维护的一部分。用电检查和反窃电工作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所以电力企业需要加大用电检查的力度和监督工作,对应用中的窃电行为进行严肃处理,降低窃电行为带来的负担和负面影响。此外,窃电行为也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本质上属于侵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违法行为,也造成了消极的社会影响。需要加强合法用电的宣导,让群众意识到窃电的严重后果,树立一个良好的用电习惯。用电检查中反窃电工作的开展维护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秩序,保障了电网的效率。
3.反窃电的关键技术
3.1计量端的控制加强
可以通过加强计量端的控制,来实现用电检查中的反窃电操作。具体做法通常是,结合电力系统的区域运行情况以及规划方向,来改造高压线路部分,创立一个单独的工作线路。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改造工作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以免造成电路系统的破坏,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完成高压线路的改造后,还需要将支线一起进行转移,并将共用线路的计量装置转移到对应的新位置。改造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电线杆来合理的安装计量装置,这也是为反窃电的管理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规范低压计量装置的安装。低压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需要遵循几个原则:不能安装在潮湿低洼的地点、不能安装在振动多发的地点、安装地点要足够隐蔽、不能安装在具备强腐蚀性和强电磁场的地点,合理安装计量装置也是反窃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2提升计量装置性能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先进的设备逐渐应用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在电力系统中,各类设备不断更新,功能和性能也都强于上一代产品。所以,电力系统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最新的设备来展开反窃电的工作。一方面,需要大力培养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积极参与设备的研发和更新中,研制出性能更强大的智能电表,可以实现电力监控的功能。当前的实际应用情况,智能电表已经实现全区域覆盖。电力系统还需要不断地加大新型智能电表的优化力度,确保计量装置的科学与规范化,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3科学安装反窃电设备
实践是检验设备运行的标准,在长时间的使用中,计量装置的性能都在逐步改善。电力系统可以通过改良计量装置来进行反窃电侦查,具体的做法是,在发现用户有窃电行为或者区域有可疑的用电现象后,针对性的安装反窃电装置,加大对计量装置的监控力度,并实时监测区域用电电流的变化,从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科学分析后判断是否发生了窃电行为。除此之外,还可以安装相应的报警设备,起到警示和告警的作用。科学地安装并使用反窃电设备,可以帮助电力系统有效对窃电行为进行监控和准确打击。
3.4开发用电异常报警系统
利用软件技术,开发一套用电异常的报警系统,可以加强用电检查中反窃电工作的力度。
以数据架构、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作为基础,加入用电异常预警项目,不但可以满足用电检查的预警需求,还可以降低反窃电的技术难度,推动反窃电工作的实施力度。在设计用电异常报警系统时,需要最受标准化原则、实用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以及安全性原则。用电异常报警系统主要使用了两大软件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和数据安全技术。
3.4.1深度学习技术
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帮助系统在海量的用户数据中准确的识别窃电用户和电压电流的异常事件。用户使用电力的数据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满足时序性和稀疏性的基本特征。深度学习技术就是在此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才可以在监控数据从提取归纳出相关的概念,从而找到窃电用户和窃电事件。深度学习是一种特定的计算机存储网络结构,经常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各个领域逐渐被采用。电力系统中深度学习技术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从数据的异常分析和规律摸索中进行优化,才能提高反窃电工作的准确性和预警性。
3.4.2数据安全技术
用电异常报警系统中还需要使用到数据安全技术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备份。在对预警项目进行数据分析后可以发现,报警数据主要是由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组成的。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时属于不同的数据群组,比如ORACLE数据库就是用来存储静态数据的位置,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对数据进行备份。动态数据则不同,因为大数据集群本身的自我恢复和备份功能,动态数据可以自行完成备份来维护系统数据的安全性。数据的备份有系统备份、数据库备份和配置文件备份三大部分,数据安全技术就是用来提高数据备份的效率和合理性。数据在存储超过一定期限后可能会被系统自动清除,但是数据安全技术可以识别出有价值的数据进行二次备份,从而保障了重要文件的安全。一个完善的数据处理后台,可以为反窃电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撑。
4.用电检查中反窃电工作的实施
4.1改革电能计量模式
传统的计量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且在发展中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更新以提高准确性,但是在反窃电的工作中仍受到制肘。所以,电力系统要想全面提升反窃电能力并落实反窃电的工作,就必须要替换掉传统的计量设备,并投入使用最新的电能计量设备及其管理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来增强电力系统的反窃电能力,并对反窃电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电力系统应当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适当引入最新的技术和计量设备,来完善电力系统供电网络,不断进行电力计量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反窃电的水平。
4.2快速响应并处理窃电行为
电力系统在改革计量模式后,还需要加大管理的力度,对电表的功能以及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此外,需要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对重点用电区域的线路进行检查并记录,实时同步市场调查详情,并对窃电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当发现窃电事件时,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响应,制定对应的反窃电措施,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严厉打击窃电行为,降低窃电行为给电力系统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5结语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进行用电检查的反窃电工作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科技的进步和人们意识的提高,都将促进一个和谐健康用电环境的有效建立。
参考文献:
[1]刘盛,朱翠艳.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构建反窃电管理系统的研究[J].中国电力,2017,50(10):181-184.
[2]陈文瑛,陈雁,邱林,赵加奎,王树龙,张剑,刘洋,朱平飞,欧阳红.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反窃电分析[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6,30(10):1558-1567.
[3]王全兴,李思韬.基于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分析及防范措施[J].电测与仪表,2016,53(07):78-83.
[4]丁晓.用电检查与反窃电智能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2,14(0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