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在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5期   作者:张连水
[导读] 钢铁冶金企业的危险源十分多
        【摘要】:钢铁冶金企业的危险源十分多,当高温液态金属、冶金煤气失去控制之后,会引发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就必须妥善落实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本文将围绕双重预防机制在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双重预防机制;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管理
        引言
        钢铁冶金企业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双重预防机制落地的抓手,通过标准化创建推动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已取得一定的时效。
1.双重预防机制阐述
双重预防机制全称为“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从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方面开展。其由政府主导,政府、企业共同参与,一方面要求企业按照相应标准开展风险识别以及分析工作,确定风险等级,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对隐患进行详细排查与治理,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另一方面要求政府根据生产安全实际形势,制定完善安全标准,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管。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是从根本上实现事故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的举措,是从源头上对事故发生进行防范的创新一步。其目的是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将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实现事前预防。
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在事故发生前构建两道防火墙来预防事故的发生。第一道是风险分级管控,通过对风险点的识别与风险等级的划分,确定不同风险的等级,对风险实行分级管控;第二道是隐患排查治理,针对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以及风险极大的风险点进行隐患排查,并且将隐患排查出来的重大隐患再进行风险分析,实现隐患闭环管理,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治理。
2.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用与意义
(1)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安全管理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双重预防机制使安全事故的防范从以往的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了风险管控,构筑了防范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同时,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强调工作过程的信息化实现,以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技术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工作,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改变钢铁冶金安全管理和行业监管的方式。
(2)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一部分,能够有效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的两个专业,分值占比达到20%,其建设贯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始终。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能够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质量和效果,可以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
(3)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安全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管控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通过对风险的全面辨识、风险分级管控有效降低隐患的产生;通过实施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切实做到了安全关口前移,能够有效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3.提高双重预防机制高效性
3.1加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力度
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应当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如实时监测系统、云数据上传系统等,把握不同风险的信息,进而更精确地分级管控,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对于一般风险和隐患,应从规范日常行为和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等方面实施措施;对于重要风险和隐患,应当严格执行信息上报制度,保持信息的流畅性,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评价;对于重大风险,企业应当编制冶金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并且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定期对企业重大风险进行分析。并且对于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企业应当记录在案,及时上报,安排专职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控。


3.2落实安全责任制
冶金企业应当成立双重预防机制责任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安全管理部门与其他主要技术部门主管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技术人员与基层员工为小组成员。公司领导组织安全管理部及各单位分别组织车间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人员等相关人员分别对本单位内的岗位制定责任清单,进一步细化检查内容及检查标准,建立隐患排查责任制、隐患排查制度、隐患排查奖惩制度等。对于冶金生产中存在较大爆炸、火灾等危险性的生产环节,应加大责任制的落实与监管。
3.3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首先,应当在企业内部弘扬“以人为本”的安全精神,倡导“安全重于泰山”的安全生产理念、安全管理理念,使企业从生产到办公各环节都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力争做到全员参与。例如制作风险分级管控公示牌,并在车间及仓储部醒目位置悬挂,让职工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管控措施熟记于心,养成规范的作业习惯。
其次,员工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要强化人因本质安全,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岗位培训,对领导层组织进行安全管理培训,新人职员工和老员工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测试,提高岗位的安全防范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员工心目中的责任感;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保障应急装备等的完备性;提高员工岗位安全技能,鼓励其对生产安全机制的运行进行创新。
3.4建立安全绩效评价机制
解决机制运行成效的问题,还可以通过企业的安全绩效评价来达到更满意的效果,其应当从安全责任划分与落实激励政策两方面开展。安全绩效评价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艺、管理创新性,形成良性循环。首先,不同安全生产责任的划分能够让企业对各部门和岗位人员应履行的责任以及践行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基础工作、特定的安全管理与技术工作与职业健康目标。
其次,对安全绩效进行打分并落实激励政策是激励企业员工创造安全管理新效能的重要方法。激励政策的人员包括从事作业活动的职工与进行监管督查的管理员工,手段包括安全责任追责制、公示表彰等。
3.5探索科学高效的风险分级方法
在对危险源辨识以及之后的风险分级中,应当遵循相关化学品危险源辨识的法规、标准,按流程对危险源进行识别,针对不同的生产单元,选用不同的风险分级方法进行风险指标分级,尽量选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或者采用补偿系数等手段,建立可靠的模型,尽量减小因为人因因素导致的结果误差。企业也应努力探索适合本企业冶金生产环节特点的风险分级方法。

3.6建立双重预防信息系统
冶金企业要建设双重预防信息管理系统,并不断完善优化系统功能,按照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实现相关数据的及时上传、信息共享,实现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动态预警。要通过隐患排查不断完善风险管控措施,通过补充风险管控措施、不断完善信息化数据库建设,保持对系统的持续改进。要坚持建设、使用紧密结合的原则,防止建设和使用脱节,形成“两张皮”。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期间,要不断对机制运行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发现问题后应该及时进行整改、调整,做到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的效果。
结语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能够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钢铁冶金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双重预防机制落地的抓手,通过标准化创建推动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构建,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刘佳兵.“双重预防机制”在基层安全管理上的应用[J].石油冶金安全环保技术,2018,34 (5):10-12,5.
[2]刘博.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冶金安全管理创新模式[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39(4):469-473
[3]范寿鹏.浅议风险管理在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4):247-248.
[4]周崇然.行为安全“2-4”模型在冶金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7 (16):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