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安防在智慧城市中的发展与应用解析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石海峰
[导读] 随着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智能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高质量,而安全则是享受这一切的前提保障。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立一个全方位综合实时安防系统提供了基础性的技术支持。智慧安防系统不仅能够保障居民衣、食、住、行等紧密相关的生活安全,在未来还可能改变人们智能生活的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安防;智慧城市;发展;应用
         引言
         智慧城市是在城镇化与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统筹城市公共数据资源,整合业务系统,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城市是在城市信息化发展到一定基础之上,为了破解城市各业务领域信息化深化发展带来的数据孤岛、业务壁垒、局部智能等一系列发展障碍而提出的。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在城市数字化前提下,实现数据的融合与共享,进而实现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深度学习、跨界融合、全局智能。安防是城市的刚需,没有智慧安防智慧城市将无从谈起。城市公共安防涉及城市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安全生产监管、应急指挥等众多行业和部门,对数据的多源采集、充分共享、深度挖掘、创新应用要求非常高。在智慧城市众多的专项领域里,智慧安防是最能体现立体感知、数据融合、业务系统、开放创新等智慧城市建设特征的专项领域。
         1建设智慧安防的重要性
         安防行业是一个城市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与建设者,城市要想发展,要想做出更多贡献,就要积极主动的对接国家的大数据战略,响应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号召,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传统的安防手段进行转型升级,利用智慧安防提高安防效能。对国家建设而言,建设智慧安防能够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和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力量;对社会需求而言,建设智慧安防是在有力的响应人民群众对于安全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对行业发展而言,建设智慧安防能够能够推动安防行业的发展,促进安防手段不断完善,进而衍生出创新产品以及新的安防模式,从而提高安防行业的整体水平。
         2智慧安防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
         智慧安防的建设切实增强了城市整体防控、打击犯罪、信息安全、城市治理等能力,目前已进入以数据分析为核心的情报驱动的信息化建设阶段。在这个阶段,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是关键。在智慧城市中,城市公共安防在各行业领域广泛应用,并融入全社会乃至普通百姓的多方需求。与此同时,推动安防系统从传统的被动防御升级成为主动判断和预警的智能防御,是安防行业一直以来的迫切需求。安防信息隐藏在城市运行的各项指标背后,其数据的采集不能只依靠政府部门,要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推动社区、学校、医院、企业、酒店、工地等企事业单位等共同承担起数据采集责任;要建立起以视频监控为核心,包含MAC、音频、指纹等多种类型的数据采集手段;要实现吃、住、行等不同场景的信息全域覆盖、全程采集。安防数据数量巨大、价值密度低、种类繁多,不仅对人类来说使用起来非常困难,对其进行智能分析和挖掘也是很困难的事情。目前,安防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对于视频成像质量要求较高,而目前的视频图像质量受环境影响较大,加上由于编码、网络带宽等因素制约,在视频模糊、光照不足等情况下无法实现视频分析技术的有效辨识;同时,安防数据在各数据库之间的关联融合非常少,数据资源仍处于分散状态,数据的开放和共享程度低,难以开展多维数据融合分析,需要结合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模型算法,充分发挥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和挖掘等各种人工智能优势,开展智能分析。


         3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安防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3.1智慧安防应用:行人闯红灯
         令国人诟病已久的“中国式”过马路想必大家都知道,“凑够一堆人”就往前走、对机动车“熟视无睹”、不仅有损了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还对城市交通造成恶劣的影响。近日,抓拍行人闯红灯的“电子警察”在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营口道交叉口上线,其有望将这些困扰我们数年的问题进行解决。这套系统是天津市首次应用,此交叉口位于商业区街区,周边交通量较大,之前“中国式”过马路这一无视红灯的行为经常会造成交通事故,降低了道路的通行率。系统上线运行后,行人闯红灯会被抓拍,并被识别出身份,实时上传至行人闯红灯曝光屏进行公告。交警部门还将在“行人闯红灯曝光台”显示屏进行公布,公布内容为违法者的违法地点、抓拍时间和违法行为的照片,提示当事人尽快接受调查处理。交警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告知,当事人现场或前往交警部门接受调查处理后,相关信息将会从曝光台撤下。对于那些不接受调查处理的当事人及多次闯红灯的违法当事人纳入征信体系。这是智慧安防实战落地的典型应用。通过人脸识别摄像机,提取人脸特征,生成特征值,并与数据库中二代身份证的照片进行动态比对,如果识别准确率超过90%时,就会比对成功,确定闯红灯人员身份,同时大屏幕会报警显示,一整套流程无缝衔接,可以对行人闯红灯的行为进行有力震慑和警示。
         3.2智慧安防应用:实景智慧+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概念,更多地是能够促进整个视频产品链条的发展,如天地伟业推出的实景指挥系统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应用。视频即地图。系统通过全景拼接摄像机采集360°全景画面,可以覆盖周围很大面积的区域。但它不仅仅是看看视频,而是要将它当作地图。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对视频画面中的建筑物、道路、重点目标、方位方向进行信息标注和动态显示,融合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提供静态标签和动态标签,可快速检索和实时定位。推送数据到对应的标签,可以查询区域内的商场、酒店、学校、医院等详细信息,以便应急时有利于科学的指挥决策。还可以高低联动,高点做整体性的态势分析,联动低点的治安监控、人脸抓拍、车辆识别等技术应用,更加直观和便捷。
         3.3智慧安防的应用发展趋势
         在未来智慧安防应用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智慧安防与行业的结合。当下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他们需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安全防护。由此智慧安防可以与各行各业相融合,创新性地打造一种新的环境,即“智慧安防+”。(2)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更加喜欢稳定的、可靠的、功能多元化的高端安防产品,所以安防产品要朝着更加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3)智能社会的网络化要求多领域的异构安防系统互联和协作,建立针对全域的智慧安防系统,如平安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智能安防信息协同及调度中心的系统级应用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热点。
         结语
         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中,智慧安防无疑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新技术与业务结合性好、需求迫切、落地性强的一个领域。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传感网、深度学习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质。
         参考文献
         [1]高德.美国安防行业2012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安防,2019(1):23-25.
         [2]王彦吉.把握新机遇与世界安防共发展[J].中国安防,2019(23):26-33.
         [3]叶雷,王莹.物联网趋势下的安防监控发展[J].电子产品世界,2019(6):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