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国内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家车,以至于国内大多数的城市都频繁发生交通拥堵的情况,使得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可见传统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已无法有效管理目前国内的交通运输情况。要想有效缓解现如今国内交通运输行业的压力并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智能化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努力寻找改善道路交通运输状况的办法和对策,打造出可靠的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智能化。
关键词:智通系统;交通运输管理;运用
一、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1.1主要内容
智能交通系统即在完善的交通设施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综合性技术进行高效合成,并通过联系地面运输系统,建立起一个高效、大规模的运输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智能交通系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直至21世纪,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才最终形成规模。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商用车运营系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紧急事件处理系统。
1.2适用领域
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并通过先进的智能化设备打造出具备新型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利用信息实时共享,并通过汽车广播、电子导航的方式实时掌握城市范围内的交通实况。这样不仅有助于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的管理,更有利于人们出行。在信息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行业选择利用信息技术发展高端产业,智能交通系统正是高科技的产物。新型的智能交通系统变革了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为交通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广泛应用,中国城市交通系统表现出了明显的智能化以及信息化,进而协调了中国人、车、路的关系。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服务领域
2.1信息管理系统
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城市各个部分实时的交通信息向管理中心汇报,并将信息网络作为传播平台,通过汽车自带的传感设备实现汽车运行过程中交通信息的互相传递。通常情况下,信息在进行传递前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科学处理,并将科学合理的信息传达给交通参与者,交通参与者获得了有效信息后就可以自行制订出行路线。目前,中国很多种类的车辆都具备了行车导航系统以及自动定位系统,这些智能交通系统可帮助驾驶员制订合理的出行方案,避免因盲目制订出行方案而带来的时间损失甚至经济损失。
2.2交通管理系统
交通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与信息管理系统类似。一般情况下,交通管理者会利用该系统进行交通管理工作。交通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中的交通状况进行实时观测,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将处理后的信息传达给交通管理者,交通管理者依据信息进行交通管理。
2.3电子收费系统
使用电子收费系统主要是为获得道路的建设成本及维修成本。电子收费系统作为道路建设资金收回的主要渠道,在中国道路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道路的交通流量激增,传统的收费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方便出行的诉求。中国交通部门针对现阶段中国公路收费存在的问题,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创造出了电子收费系统,这也是中国道路收费历史上第一次实现无人收费。在电子收费系统运行的初期,政府部门会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鼓励驾驶者在车内安装电子收费装置。当车辆驶过收费站时,车内安装的电子收费感应装置就会与收费站的电子收费系统进行连接,进而实现车辆不停车收费。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特殊时期的交通拥堵,提高了中国道路的运行效率。
三、中国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效率较低
目前,中国许多大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效率较低。为了对交通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相关部门已经使用了包括已知的红绿灯、交通指挥警察、电子监控设施等改善交通拥堵的状况。但实际情况却是,在车流量大的交通要道,仅通过警察或管理人员的单方面协调无法应对交通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紧急事件。当今交通管理人员缺乏交通运输管理相关知识,中国的交通管理部门呈现出交通管理效率底下的问题。
3.2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水平较差
交通运输管理的资源调度力量较弱、城市交通管理工作质量差是中国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较大,且人口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对不发达地区与发达
地区实行同步交通管理是当前国内交通运输管理需要面对的难题。在早、中、晚车流量高峰阶段,一些交通基础较差的地区往往缺乏专业的交通管理人员,无法对拥堵的交通进行及时疏通。因此,在这些交通基础不完善的地区,就会频繁出现行人闯红灯、车辆超载或超运等问题,给当地的交通系统正常运行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四、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于交通运输管理的意义
4.1提高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中国的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应得到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辅助交通运输管理行业进行信息技术开发工作。由于交通运输管理行业的局限性,其很难开展独立的交通建设工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给予专业的指导,进而合理地调配建设资源,推进交通运输管理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在中国逐渐兴起。物流行业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始终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领域。要想促进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务必要加强对交通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相关部门不仅要对物流信息化进行推广,更应对交通公共信息平台进行规范与约束。在进行交通运输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在多方协同努力下,提高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4.2缓解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压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出行的方式也逐渐向信息化发展,人们逐渐适应了信息化出行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运输能力的供求状况。通运输能力的供求状况关系着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只有提升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长远发展。在交通运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运力富余的情况。因此,只有将信息化与交通运输管理结合起来,才能高效地提升运输能力,进而促进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发展,最终实现高效利用运输能力,推进交通运输管理全面发展。
五、结语
从目前来看,我国不同的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生产资源的配置以及生产力的分布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相比起中小型城市,大城市更加需要快速应用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管理技术。当前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能力并不算大,正因如此就更应该要利用好每一份资源,循序渐进地来实现交通运输管理的智能化,最终打造出科学有效的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运输行业实现交通运输管理效率和质量提高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交通运输道路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吕红光,尹勇,曹玉墀.智能船舶背景下复合型航海人才培养[J].航海教育研究,2017,34(04):10-15.
[2]刘洪斌.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7,(8):69-69.
[3]吴晓敏.ITS在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6,(32):8-9+15.
[4]刘洪斌.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7,(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