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与防范策略分析 徐桂伟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6期   作者:徐桂伟
[导读] 摘要: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是保证工程项目投资合理应用的关键所在,受到市场环境、人员、制度等多方面影响经济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
        (国网西藏建设管理分公司(监理公司)  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是保证工程项目投资合理应用的关键所在,受到市场环境、人员、制度等多方面影响经济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下面文章就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风险防范策略。
        关键词:电力工程;工程经济;经济管理;风险防范
        引言
        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指的是电力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经济方法,从而有效地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进而合理控制造价,降低市场风险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则是加强对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从而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电力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强对其的研究,能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1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电力能源是现阶段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电力工程的建设为提升电力企业的电力服务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不仅仅可以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物资损耗,而且能够帮助电力企业规避生产经营中的风险,达到节约资金和财务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电力工程建设与发展中,一些电力企业市场会出现建设资金不足、经济成本过高等方面的问题,存在着诸多的经济管理风险,直接制约着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因此,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工程建设时,有必要注重经济管理风险方面的分析,针对性地采取防范策略来规避风险,这对于降低电力工程的风险损失和促进电力企业利益最大化有着强烈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分析
        2.1管理模式科学性有待提高
        电力工程市场经济在面对外部市场环境的飞速发展和千变万化的情况下,要时刻做到以市场动向为风向标,随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经济管理模式。但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国内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后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还不够科学合理,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规模都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究其原因一来是因为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够高,很多现代化设备投入不够,使得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状态。二来是电力工程对成本的分解和控制程度也不够高,经常出现经济管理和工作人员就工作实际衔接不到位,即便是优秀的管理方式也沦为形式主义,这种缺乏科学性的管理模式并不利于电力工程的良性开展。
        2.2过程管理存在问题
        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也存在着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量无法实际测算,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经审批通,就立即确定了投资预算,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预算数值不科学、不准确的情况;在设计阶段存在着不正当、不规范的竞争行为,影响电力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在施工阶段,由于一些施工单位受到低价中标的因素,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偷工减料、偷换原材料或者不按照图纸施工的情况,严重影响着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甚至在结算阶段,相关工作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虚报或者造价结算书,为电力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着经济损失。
        2.3成本预算制度不完善
        成本造价是电力工程建设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部分电力企业在做成本预算的过程中显得较为笼统,仅仅重视重要工程项目的记录,却忽视了细节工程与隐蔽工程,最终发生实际工程造价与预算金额相差甚远的情况。
        3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
        3.1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因电力工程主要通过施工的人员来完成,因此电力工程的进度、具体实施与施工人员紧密相关,所以,在电力工程具体的施工现场加强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主要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减少返工的次数,也能推进工程进度。

在电力工程施工前,电力工程相关人员需要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并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经济评估,每个环节按照施工步骤计算成本,根据施工步骤明确施工的成本,则有助于提高电力工程经济管理质量。为了进一步确保电力工程按时完工,需要电力企业就相关的事项通过法律手段采取保护措施,在确保电力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为电力企业获取较大的利益。
        3.2加强对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管控力度
        在进行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时,必须加强工程施工阶段的管控力度,对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中,都必须引起工程管理者的重视,从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控,尤其是成本投入方面,进行严格的管控,才能有效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控制企业施工成本,特别是材料管控环节,因为工程材料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工程后期建设的质量,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加强对工程施工环节的细节管控,要做好工程材料方面的管理工作,才能最终保障企业的工程收益。
        3.3健全成本预算制度
        电力工程的成本预算是决定了工程招投标的报价、工程造价和后期决算等多方面的预算,它是施工管理的基础所在,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后期的经济效益,可见成本预算的重要性。而几乎所有的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都非常大,任何环节的技术性都非常强,每个环节又相互关联,错综复杂,所以要保证建设工程过程中的顺利,就必须制定一整套科学的成本预算制度,以加强相关管理工作,避免造成成本浪费。此外要考虑到的是成本预算对工程还具有监督和管理的功能,所以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应该套用国家和建筑行业的标准规定,立足电力工程实际展开深度调研,最终成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制度,以确保预算编制合理。
        3.4建立信息化的经济管理监督系统
        在企业经营模式的规范化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便利性与时效性,将其做为规范化工作的主要辅助手段,通过在企业管理平台拓展经济管理监督系统,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保证经济管理规范化工作的良好运行。比如:EPR系统,ERP系统是一个将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进一步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已经在很多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ERP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科学预测企业经济发展需求。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只需要相关人员上传必要的信息数据,ERP系统就会依据指令对相关信息进行优化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降低了失误率,更好地为电力企业经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ERP系统还可以通过将相关经济信息整合与计算,最终形成企业经济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服务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
        3.5结算环节的经济管理与控制
        通常情况下,在电力工程建设期间,电力企业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式做好审查工作,在实际的电力工程结算环节,审查人员需要根据合同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为基础,并加深工程量计算与图纸审查等方面的知识,理清电力工程设计方案与施工过程,确保施工方的工程量符合合同要求。通过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定额、取费的审查定额工作,保证定额单价的准确性,避免发生高套或者错套的问题,针对需要定额换算的电力工程项目,在实际的定额换算中,务必保证换算方法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特别是在审查取费的时候,需要确保取费的种类与招标文件、合同文件保持一致,以此来有效地控制电力工程的成本,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加强对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的管理力度过程中,必须在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创新经济全过程的管理理念,为实现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还需要从经济管理风险入手做好管理制度建设与全过程管理,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任群周.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与防范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247.
        [2]戚若男,邱智文.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与防范策略分析[J].智库时代,2018(39):42-43.
        [3]彭晓洁.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低碳世界,2018(10):262-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