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供电局 贵州遵义 564100)
摘要:在电力调度工作中,负荷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其能够保证整个电网安全、稳定的输电,同时负荷管理也是电力企业发展计划、财务计划等计划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在电力系统中,提高电力调度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文章对电力调度中负荷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度;负荷管理;技术应用
1 优点及效益分析
效负荷管理可以减小系统用电负荷峰谷差,改善电网运行状况,提高能源利用率,使有限的电力资源充分发挥效益,减少由于电力供需矛盾造成的损失;可以保护环境,促进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对电力供应成本、环境效益、电能数量和质量以及电价等产生影响。有效负荷管理可以产生3个方面的效益:(1)系统峰荷减少可以减少系统装机容量及备用容量,从而减少新增装机容量,新的输、配电设备投资,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短缺性燃料需求。(2)系统峰谷差减少改善了电网运行状况,使机组高效经济运行,提高能源利用率,避免了发电机组频繁启动、停止,减少了机组损耗及运行和维护等费用。(3)少建电厂及少发电减少了CO2和SO2等气体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以及环境治理的社会投入。
负荷管理效益分为静态效益和动态效益:(1)静态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指因为实施负荷管理,减少或延缓新建电厂、减少对新设备投资以及间接获得的各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主要是因机组高效运行而减少CO2和SO2等气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所节省的开支。(2)动态效益是指由于实施负荷管理,改善了负荷曲线,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所体现出来的爬坡效益和备用效益。随着电力市场化进程加快,对电力负荷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新要求。从系统上弱化控制、增强管理,逐步适应电力企业商业化运营要求和不断改进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效益的要求,在电力负荷控制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负荷管理功能、综合扩展功能和负荷控制,形成负荷管理系统。扩展功能包括为电能管理服务、为大用户提供信息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有效控制上网电厂、为配电网自动化服务、管理中心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网和通信功能。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应用和规模不断扩大,功能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电力负荷管理技术正向更高层次发展。
2 功能及结构
电力负荷管理技术已具备用电监测、控制、远方抄表、防窃电分析和线损率分析等功能。负荷管理技术主要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包括230MHz数传电台通信、IS-95CDMA移动通信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公网通信等。无线通信方式可以克服有线网络存在物理环境限制先天不足的问题,增强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提供良好的可移动性和可配置性。无线通信系统结构分为中心站、主站及从站。
2.1中心站
中心站由专业服务器构成,是电力负荷系统运行中枢,对硬件要求很高,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对系统查询以及进行控制命令发布,数据通过无线通道直接传输到主站。基本功能包括负控数据定时自动采集与数据库录入、负控数据即时补召功能、网络通信任务调度与传输、自我主备状态监视与切换、全网或分组即时巡测、即时全网对时,除此以外还必须设计灵活配置有关定时和即时巡测、终端监视等方式的模块,以及有线和无线通信的无缝结合等。中心站对用户信息进行传输时会发生2种情况:一是面对单向控制主站,利用定量控制以及遥控跳闸的方式对系统多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二是面对双向控制主站,利用定时技术向系统设备发出巡检与控制命令。
2.2主站
主站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GPRS、CDMA、公共无线数据通信方式和有线网络通信方式,其传输协议同时支持TCP和UDP协议,可以灵活配置2个或多个主、备传输通道,能够实现GPRS或CDMA与GSM通信通道自动切换。
主站系统采用多任务、多线程并发通信调度管理机制,实现多台工作站并行采集,每台工作站可以支持64个从站并发采集,支持对采集任务的负载均衡。主站与从站通信采用分组加密算法和数据完整性验证安全机制,确保数据传输安全;主站与从站通信采用高效数据压缩算法,压缩效率平均可达60%以上。模板化档案录入设计,支持配电管理终端管理档案信息的出厂设置;支持批量档案录入,从营销系统导入档案数据。主站系统具有灵活的权限管理,权限控制不仅对用户操作功能进行控制,而且可以对数据查询,对操作范围进行控制,不同区域的用户仅能访问其他区域的数据。主站支持配电管理终端软件,电能表规约远程升级,升级支持断点续传。根据电网结构和隶属关系,用户指定方式进行分组、归类,提供曲线、表格等方便用户查询。
2.3从站
从站由多项设备构成,常见的有主控板、显示板、电源以及外围接口等,一般安装在需要采集数据的变电站。从站的作用有2个:一是接收主站命令,按照命令对电量以及电功率进行控制;二是将变电站等采集数据中心的用电情况反映到管理中心主站。
3 提升负荷预测准确率的对策建议
3.1注重对负荷特性区分
企业若要提升电网系统的负荷预测值,就必须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有充分的了解,如此才能够有把握实现提升负荷预测值准确度。那么针对电网负荷特性进行研究时需针对整个电网相关信息进行仔细观察,掌握负荷的构成因素,并且在输送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管理,得出不同负荷运行特性,这样才能够提升预测的准确率。
3.2重视对负荷预测管理
电力企业必须注重电网负荷预测,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成立专责机构,例如可以通过每周召开一次负荷预测会议,在会议上对本周的负荷预测工作中遇到的不足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还要同负荷专责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如果在调度过程中发现出现重大变动,则需要及时上报,以便于及时调整预测结果,从而实现负荷预测准确率提升。由此针对负荷进行预测管理,可以为电网企业提供管理档案,为实现电网负荷的准确预测打下坚实的基础。
3.3选择正确的气象信息
目前预测负荷的算法主要包含了线性回归法,卡尔曼法、线性外推法等,这些方法在不同的场合中使用的情况各不一样,但是这些算法均未将影响气象信息因素列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在过去,很多地区选择气象信息时,主要是依靠全市性的气象指标以及全天性的气象指标,这种做法很难保证负荷的预测精度。因此考虑到天气变化特点,负荷预测工作始终做到对不同区域的风向、温度、湿度等气象信息进行具体分析,然后通过找出负荷与天气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并以此来提升负荷预测准确率,从而达到对气象因素的有效确定。通过选取正确的气象信息,可以对当前的预测负荷进行准确、实时计算,为提升电网负荷运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调度负荷管理是电力企业实现安全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负荷管理工作质量不仅能够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还影响了整个供电的质量和水平,尤其是在电力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提高电力调度负荷预测的准确性是提高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以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不断强化对负荷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翠芝,智明.泰州电网负荷特性分析及负荷预测[J].江苏电机工程,2011,30(4).
[2]李艳.如何提高电力调度负荷预测的准确性[J].科技展望,2014(04).
[3]陈钢,张现刚.城市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