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那曲供电公司 852000)
摘要:电力系统主要由发电机、母线和变压器等构件组成,如电力系统中的某一构件出现问题,则将直接阻碍系统的安全与平稳运行。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所以,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继电保护技术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和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
1合理运用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用电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依然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据调查表明,最常见的电力系统故障主要就是线路出现短路现象,同时还会对有问题的元件造成严重的损害,如果故障严重,还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富造成伤害。所以一般会借助继电器的作用,最大化降低电力系统的损失,其中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包括:执行、逻辑以及测量。如果在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出现短路时,机电系可以帮助受损的元件迅速从电力系统中撤出,最大化避免受到更大的损害。在此期间还要确保电力系统中其他元件能够稳定正常运行。为此,工作人员还要合理应用继电保护技术,充分发挥保护作用,并结合继电器所处的实际情况以及电力系统元件受损的程度大小等多种因素,采用合理正确的方法进行保护,从而促进我国电力系统能够稳定正常运行。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
2.1源头性故障
当电力继电保护装置出现问题时,很有可能就是源头性故障。一般来说,源头性出现的故障就是软硬件出现了问题,如果系统发生短路接地事故,则会导致电力继电保护装置不能正常运行。另外,当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不合格时,同样会影响到装置的安全运行,从而出现保护误动或拒动问题。
2.2运行过程故障
运行过程故障是电力继电保护在运行时会受到二次回路、定值整定、压板投退、通道状态等问题的干扰,使变电无法达到正常运行。诸如此类的问题发生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否则将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非正常运行,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2.3电流互感器饱和故障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的提高,用电需求越来越大,进而导致我国电力系统的终端控制无法承受此负担,出现了多元化负荷种类。其中电流互感器饱和故障就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类型,造成这类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是,CT一旦达到饱和状态,在较高的作用效果下励磁阻值反而越小,电流增大,导致互感器误差大大增加,电力继电保护不能正常运行,当励磁阻值抵抗能力增加时励磁电流较小,此时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3电力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措施
3.1加强完善管理制度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必须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从而规划相关的制度,在实施继电保护技术中实现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此还可以建立监督机制实施监督继电保护工作,从而最大化延迟使用时间。现阶段市场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较大,电力企业还需要注重对继电保护技术人员技术方面的培训,帮助技术人员树立正确意识,将责任规划到个人,加强安全意识,创造强有力的工作队伍,进一步促进电力系统能够稳定可持续发展。
3.2引入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积极引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设备风险,同时不断提高变电设备的质量安全,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将设备钻探检修技术运用到继电保护装置中能够保证设备的安全以及检修的效率,同传统检修过程相比,在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工作强度以及安全保障上都会存在一定差异,引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运维工人的工作强度以及风险发生的几率,而在传统检修中,工作量往往较大,工作强度也较高,因此,因此引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就显得格外必要。当然,设备状态检修技术还可以同变电设备的治理工作相结合,通过设备状态检修与分析来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以此确保电力企业生产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并且实时监测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有利于生产计划的制定以及检修效率的提升。
3.3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适当提高用人标准,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在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和继电保护要求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主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等保护装置对系统进行定检、整组传动试验、继电保护消缺以及优化升级等工作。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安全标准要求,科学布置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安全措施,进而遵循持续运行、宏观调控的原则来实施继电保护现场作业,这样才能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及时的对电气系统的故障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其次,要加强对在岗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尽量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来进行,不仅要设置专门的实训室,而且还要邀请企业优秀员工代表或行业专家作为培训教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操技能以及安全意识等,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操作要点和规范要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继电保护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水平。
3.4重视设备维护,降低故障率
对于继电保护设备的维护需要从人员、设备及技术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加强人员的培训,保证人员在维护继电保护设备时可以检修到位,不存在漏检漏修问题,可以及时检测出设备的隐患点,避免故障发生。另一方面需要在设备选择时,选用质量高的元器件,避免采用低劣产品而故障频发,影响设备可靠性。最后,需要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作业指导,为维保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升人员的技能水平,还需要研究继电保护设备的接线方式、元件选型及回路设计,有效提升继电保护整体回路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3.5继电保护的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微处理器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继电保护技术智能化也将成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发展趋势。继电保护技术联合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和嵌入式软件等技术,为仪器仪表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人工精神网络和遗传算法等技术广泛应用在继电保护当中,这充分证明了智能化是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再者,数字式综合保护自动装置充分满足了未来继电保护工作的发展要求,其也是配变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中最为可靠的设备。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不断完善的今天,继电保护数字化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该系统能够与其他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共享数据信息。同时微机保护依靠计算机技术数据运算以及信息储存等优势,推动了继电保护的快速发展,且更加灵活地应用多种软硬件平台,彻底完善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有效保证继电管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就需要对其容易引发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内部构件进行合理检测和维修,对系统的潜在故障进行合理分析和准确预判,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故障处理技术进行管理完善,同时,通过对有效技术的掌握做好相应辅助工作,防止因为继电保护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整个电力系统运行不畅,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情况。
参考文献:
[1]侯兰英.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自动化[J].通讯世界,2018(05):161-162.
[2]李科.继电保护故障分析处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与探究[J].信息通信,2019,(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