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电厂 山东德州 253024)
摘要: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人员、设备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评估,以此来相应地消除并控制一些不利情况,从而强化管理质量,是一个系统性、动态化的过程,对于电力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一、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对于电力行业,确保电力安全生产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也是电力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内容。电力生产发展的实际运作中,由于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未落实、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工作态度不严谨、危险源辨识缺失、风险防控措施不落实、习惯性违章和不规范操作等等,导致出现安全事故,威胁到人身和设备设施安全。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时时刻刻都应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电力生产过程中同样也会面临着很多危险,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导致出现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有必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使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证,从而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
电力安全生产的关键,以火电厂为例,设备设施安全高效运行是确保机组经济性,提高企业收益的关键,而加强对运行设备及配套系统的检查维护工作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针对设备系统的维护,首先必须对运行设备及配套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及维护,对重要的生产设备及关乎生产安全的流程做出系统的、全面的检查维护;其次在进行系统维护时,必须要求检运维人员按照系统及设备的操作流程,正确地进行操作,确保维护管理的规范性;最后必须对检运维人员做好专业的培训,确保人员及时掌握专业的维护技能及系统的理论知识。
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有所忽视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过于重视大型的检修技改项目,对日常的管理有所忽视,虽然我国很多的电力企业都建立了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也严格地规定了安全管理的职责,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常常将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没有将其有效落实。电力企业对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缺乏针对性,使得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没有更加深入分析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未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安全预警方案不完善,这样极易发生事故。
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基层性的管理制度并不是非常优化,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大型的电力生产管理给予了较高的关注,但是对于项目的日常管理缺乏系统完善的管控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事故隐患较大,还可能引发大的隐患。在管理过程中,缺乏良性的监督管理模式,一些监督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具体落实,跟踪检查的效果不佳,指导帮助环节建设也不到位,在一些事故发生后,对于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不够严谨,处罚过于宽松,致使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法取得突破,留下了安全隐患。
3.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
当前电力企业普遍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都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①部分电力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②缺少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规划。虽然每个电力企业都开展安全培训,但在具体实践中没有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工作呈阶段性、短期性的特点,使得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施处于零散状态。③培训内容、形式与生产实践脱节。
目前,部分电力企业的培训方式通常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对企业的安全现状分析不够,缺少实践经验和必要的安全剖析,对不同工种、不同人员及不同专业人员缺乏现场实操培训,使参培者没能真正掌握一定专业的安全技能,容易出现习惯性违章,引发安全事故。
四、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控制措施
1.加强风险隐患控制体系
若风险控制的体系完备,就可以具体要求需要控制的内容,也可制定风险控制原则以向电力行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充分渗透风险把控,成功实现风险控制的目标。①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来说,需认真分析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确保所有人员均参与进来,进而使人的失误得到有效避免;②对现阶段生产管理的水平予以明确,把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找出,再相应地提高,这一环节需要和其他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③高度重视风险控制工作,不论是领导人员,还是相关负责人,均应每隔一段时间就总结分析此前的风险控制效果,总结存在的问题,汲取经验教训,还需对其他工作人员的意见予以耐心听取。
2.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过程管理
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规范管理,规范作业程序和人的行为①通过标准化建设,规范管理制度和职责,规范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工作流程。②通过标准化建设,实施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用明细的作业指导书强制规定作业程序和要求,用清晰的管理手册强行规范作业标准和行为。③通过标准化建设,从细节开始加强全方位的过程管理,规范整个过程的管理和行为。
3.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应该构建完善的电力安全生产防御措施,对我国电力企业在生产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做出分析与研究,并制定出针对性的防范体系,这样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二票三制”以及“春秋两季大检查”等措施,这些工作都符合电力企业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发现并尽早消除安全隐患。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在电力企业资产管理多样化的背景下,监督与检查部门更应该加强管理;电网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电力供需矛盾也逐渐凸显,因此,电力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迫在眉睫,需要电力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统一协作,权责明确,这样才会给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4.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要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规范,并要求每个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日常的设备进行全面的审核与管理,保证生产设备能够安全运行。在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环节之前,对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的危险性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制定系统的安全生产方案,防止出现无票作业的情况。电力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的教与培训工作,可以定期组织并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开展安全生产技能大赛,安全生产演练等,在危险系数比较大的工作环境中张贴规范的工作流程示意图等。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电力企业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机等将电力生产的规范操作制作成视频、音频或者图片等形式,上传至企业的官方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上,方便电力生产人员的观看与查询。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等,提升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
在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中,保证安全生产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对风险的控制,主要目的是在潜伏期消除和控制隐藏的危险源,由于电力生产过程中随时都存在着发生事故的隐患时刻,如果不能在其爆发前有效控制则势必会造成严重事故发生,使企业乃至社会损失惨重,因此在电力行业的生产过程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且可以合理有效的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而让企业的安全生产得到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平芳.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方法的研究思路分析 [J]. 智能城市,2019(12):98-99
[2] 叶明.风险控制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外企业家,2019(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