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的机械管理与维护的探讨 陈洪晓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6期   作者:陈洪晓1 袁安迎2
[导读] 摘要:系统管理的自动化技术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机械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制造水平。
        (日照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535)
        摘要:系统管理的自动化技术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机械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制造水平。因此,必须要加强整体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力度,才能更为有效地提升整体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设备故障事故发生的概率,使整个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正常运行。本文围绕电气自动化的机械管理与维护进行深度分析。阐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意义,结合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维护的实际过程,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多种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维护
        1.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建设缺失
        虽然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给人们的生产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主要是由于电气自动化机械在进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基础建筑基础建设缺失。大多数的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主要使用在制造行业,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他们需要考虑到生产某种产品所能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成本建设,并没有对相关的基础建设内容进行控制。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为了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设置,单独的管理室、也没有按照说明书和养护手册进行机械使用,可能胡乱地将产品堆放在库房中。
        1.2机械管理和维护的重视性不足
        目前,在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过程中,由于多数的工作人员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忽视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是制造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这就意味着,在电气自动化机械日常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系统优化。在最大范围内降低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之下,我国的制造行业逐渐的迈向迈入现代化和科技化,进行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管理应该有更为充裕的发展空间,将制造业作为主要的管理目标。然而,我国机械化程度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大部分企业忽视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意义。很多企业可都会选择非专业的员工进行机械管理,由于该部分的人员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无法针对无法对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存在的故障进行解决,使得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信息技术停止不前。
        1.3工作人员素养不高
        在进行自动化机械管理和日常维护过程中,必须要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和维护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机械设备测定指标展开工作,忽视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机械设备测量都是有相关的从业人员完成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性,忽视员工的培训工作,这时很多员工在进行日常作业时没有责任意识,专业技能无法得到全面提升。
        2.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对策
        2.1构建全新的电气设备巡检保障体系
        企业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工作中,不仅需要相关的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才能更好地保障设备日常的管理与维护效果。例如,在实际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中,企业的相关设备管理部门需要深刻认知到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体系与相应的制度的创建与制定的重要性,必须通过全新构建的电气设备巡检保障体系,来规范管理人员的设备管理责任意识,制定的多种管理方式与流程,严格规定管理人员按照管理流程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如定期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点检、维修以及保养工作。当然不仅仅是定期的维护工作,在日常的管理维护中,管理人员也要每一天都要检查所使用的设备,检查到每一个设备巡逻点中,严格管控整个设备基础保养工作的实效性。

例如,设备岗位专业维修人员就要做好自身的重点设备的检修任务,从负责的范围点一步步承包重点的设备高级保养工作,有效防治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因素点,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维护操作人员的设备操作安全性能,保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处理可能危害人身安全的隐患,在发生事故前就排除根本隐患是促进整个维修工作稳定运行的方式。只有通过计划、目标性的设备维修方式,做好相关的维修数据记录,才能建立良好的电气设备巡检保障体系。2.2持续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
        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程度性引发故障的原因多为人为性的故障,即具体分析人为性故障可以发现大部分都是前期的设备安装不够规范、同时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的操作不到位,或者是设备维修不够等导致的故障。另外的故障引发点就是自然故障,可以从设备超负荷过载量、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太高等因素,导致设备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自我运行过程中就出现磨损、老化等,这也是设备零件发生质量问题的一大原因。基于此状况,企业一定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从保护设备的完整性出发,维护基础的设备本体、设备工装、器具零件等,保证在实际的运行现场中,设备的各式零件位置安装正确,不受到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其设备可以从始至终保持完整的状态,这是设备运行的最基础、关键的原则。当然企业要健全思想认知,让管理人员意识到设备保养的重要性,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基于强制保养性原则可以理解为管理人员一定要按照企业所设置的计划进行设备管理工作,健全科学管理观念。
        2.3推行全员生产维护管理
        企业设备企业必须要认知创新的不仅是技术,同时还包括设备管理思想创新。因此必须要推行全员生产维护培训工作,以便让相关的设备得到更为有效的生产。当然企业在一开始建立整体的设备预期生产目标时,不能设置过高,一定要结合企业当前的预期目标值,从中制定相应的可持续性目标,当然为了提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可以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提升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程度,保持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稳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从本质上促进工作进取心,管理人员受到激励机制的推动,就会全身心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工作中,进一步提升维修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维持整个设备维护管理的工作效果。
        2.4健全人力资源工作内容
        电气自动化设备得到先进技术的引进,促进整体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技术水平的提升,但是现阶段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是受到维修队伍人员的技术水平限制,不能达成企业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可持续性发展需求。因此企业势必整合设备管理以及维修人员技能水平培训活动,通过适当的内培与外培力来具体化分析设备故障报告,做出相应的维修人员技能PPT课件来开展相关的管理与维修培训课程。或者可以通过专家、技术工程师的培训授课讲解,来健全人力资源。以此来提升企业自我的设备管理能力与维修效果,促进企业的设备利润率,达成企业的生产可持续性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在日常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针对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结合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的运行环境,全面落实管理和维护工作,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稳健运行。除此之外,还需要要求相关的作业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机械管理和维护的作用,对症下药,实施全方位的日常养护和管控工作,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利润。
        参考文献:
        [1]郑德祥,廉志先.电气自动化的机械管理与维护研究[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6(3):269-270.
        [2]汪立文,马驰,李新颖,等.电气自动化的机械管理与维护研究[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12):104.
        [3]底伟.电气自动化控制对矿山机械设备的影响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21):263-264.
        [4]汪立文,马驰,李新颖,等.电气自动化的机械管理与维护研究[C]// 决策论坛—— — 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