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管理水平是检验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为了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配电运检进行标准化管理势在必行。在现代电力企业管理中,实施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高效运行,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现代电力企业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问题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其中社会各界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工作中对于电力配电以及配电的管理都极为重视,这不仅关系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关系着电力企业平稳的生产活动。配电网是电力网络系统中最后一个只要的环节,因为直接面向用户,所以配电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配电网络系统的运行性能、设备特性以及管理与服务水平。
1、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概述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配网的运行安全关系到末端用户的实际利益,企业应该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加强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配网在保证供电稳定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若其日常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则会对配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甚至出现大面积断电现象,不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秩序。在对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进行优化过程中,有关人员首先要对指标管理进行强化,要对各项指标进行逐一分解,并有部门进行科学指派,将其权责落实到个人,实施权责分配式管理模式,并要通过建立配套考核制度的方式,对各项指标落实情况进行保证,要通过实施奖惩机制的方式,对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行调动。标准化管理模式在电力企业的具体应用,围绕设备的管理为中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作业流程,统筹电力企业人力、技术及装备资源,有效实现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全面深化状态检修,实现资源集约化、组织层次化、业务专业化、管理精益化四大目标,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生产效益和工作效率,更好地适应电网发展。可见,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意义非凡。
2 、标准化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电力企业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配电网的管理工作十分复杂,涉及的部门很多,需要各个部门协同配合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电力企业中存在管理制度不规范、责任认定不清的问题,部门之间配合不到位、协作不同步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继而给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造成困难,继而增加了配电事故的发生概率。部分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对其了解程度不高,甚至某些工作人员将制度建设工作和标准化管理工作画上等号,无法将标准化管理工作上升至应有高度,对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标准化工作落实情况不佳。一些区域对配电运检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时,存在和现实脱节的问题。同时,在实施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存有对现有标准监督和考核力度不够的问题,很多的监督工作都流于表面,没有落实到实处。例如,标准化考核力度较弱,无法根据如今的标准及新时期特点开展检查监督工作,再例如标准化检查工作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点,未能建立长效稳定机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陷入瓶颈期,部分标准化管理工作无法更好的落实。
3、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策略
3.1健全标准化管理机制
标准化管理机制的健全能够为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为了对标准化管理的有效性及科学性进行提升,即全面抓好各项管理工作,这其中包括队伍建设,和技术数据的控制。
电力企业应在认真分配配网管理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实施专门的配网运行管理考核责任制,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方式,将每一项工作都能够落实到个人,避免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忽略了对设备的检查,继而产生严重的事故。队伍建设可以业务培训,严格考核以及完善规章制度等方式来实现,这也是配网管理最重要的一环;指标的控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可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来实现。成立标准化工作组,工作组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出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方案以及目标,清晰明确的划分岗位职责,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在实施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考核,一旦发现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要及时予以停止,调整标准化管理方案。
3.2明确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流程
对于现代电力企业的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要进行统一的计划管理,明确其工作流程。在配电线路运行检修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进程是十分重要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准确掌握配电线路检修的全部流程,根据实际情况将检修流程做合理的调整与更改,从而大幅度提高配电线路检修的工作效率。首先根据企业所制定的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方案进行工作安排,将所制定的配电运检实施标准规定定期发放到每一区的主管以及班组标准化实施工作组的手中。电力企业还应建立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在用户出现电力故障时,能够迅速上报并派遣相关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检修处理,提高用户满意度的同时,保证其他地区的电力配网免受影响。标准化管理流程的明确和统一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应结合制定的标准化管理方案对工作进行布置,并且将相应的规定下发至各主管人员及标准化管理工作实施小组手中,使其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时间等完成自身工作,并且定期向上级进行汇报。同时,电力企业要提高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力度,要通过聘请专业讲师以及行业优秀人员等手段,帮助员工掌握更多新型配网管理手段与技巧,为供电网络高质量运行提供可靠的人力方面支持。同时要定期组织召开经验交流活动,要让管理人员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不断对自身短板进行强化,确保能够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配网管理团队。
3.3完善管理组织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下,电力配网相关先进技术和设备也得到飞速进步,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大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企加大先进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企业现有的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并定期开展员工之间的技术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提升电力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组织结构的完善能够为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需要对组织结构建设工作产生更多重视,对标准化管理岗位划分进行明确,并且使相关工作人员对标准化管理产生更多理解与认识。标准化管理工作离不开基层员工的支持,基于此标准化管理人员需要争取基层员工更多的配合,在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基层员工参与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为其可操作性、管理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标准化管理相关适宜进行探讨,切实落实本区域责任及岗位划分工作,将每个人在标准化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明确,为标准化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奠定基础。最后要对配网人员自身素质进行增强,要通过定期培训以及组织学习等方式,借助标准化管理知识讲座、教育培训等方式能够使标准化管理人员、普通职工等对其产生更多理解,对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素质进行优化,要对各项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明确,并且可将其与员工绩效、职称等内容挂钩,进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促进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
4、结语
总之,电网规模不断扩大,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也增加了难度,只有认识到其对供电产生的影响,才能进一步增强供电可靠性,完善配网线路,实现优化网络结构这一目的。这就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提高标准化管理质量和效率,使电力企业的发展逐步加快,确保配电网运行安全可靠,为建设智能化的优质电网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妍,张冲.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农村电工,2015(06)
[2]陈家伟.配网管理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