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电力系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为人们正常生活提供了电力便利,而且对城市基础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关提高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效果的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力配电;电力自动化;配电管理;措施分析
1、目前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电力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变得更加适应人们生活水平的需要。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中逐渐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并培养了一些符合电力企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为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电力企业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大的电力行业需求凭借自身特殊的特点和长期的发展空间为众多企业的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同时,配电电网也在进行不断变革和创新,不断满足我国电力电网力布局和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这样一来,逐渐形成了规模较大、结构完整、运行高效的电力配电网和电力自动化,促进我国电力能源的灵活调配和输送。
虽然我国在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成就和明显效果,但是在长期的创新变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我国电力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电力自动化的明显效果和优点,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比如,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为电力企业的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受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电力配电自动化创新仍然需要改进和研究,从而扩大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应用领域和运行效果。
2、电力配电自动化
电力配电自动化是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远程传输技术、监控和技术等综合性的电力运行配电系统。目前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我国众多电力企业中得到良好应用,电力配电管理正逐渐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的基础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的创新进步。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在电力变电站运行过程中,有效促进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等电力辅助装置的稳定运行。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需要电力企业积极引用现代化科学设备,及时更新换代变电站的电力设备,包括电力监控系统等,促进电力信息传输的及时分享和交流,为工作人员进行电力工作提供设备基础。同时,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加强电力设备的运行监控效果,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和处理。除此之外,电力配电自动化使得电力变电站的二次接线更加快捷高效,提高整体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帮助电力企业降低电力设备维修次数,保障电力用户的日常用电需求。
3、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措施
3.1优化改进电力配电网结构
电力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自动化功能,降低电力故障出现造成的停电或断电范围,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为了充分发挥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优异效果,需要电力企业在电力运行过程中,积极进行电力故障原因分析和总结,发现电力运行规律,从而为电力配电网结构优化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配网结构从根本上影响电力设备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为了提高电力配电自动化效果,企业要在实际电力运行过程中优化配网结构,完善配网系统。比如:①合理控制供电系统的供电半径范围,降低线路的承受压力和传输损耗;②高度关注配电关键部分,及时更换线路设备及设备零件;③在进行电力设备和运行器械的选择时,关注地域差异,有针对性的选择变压器等。
配网结构的改善和优化对于电力配电管理中的智能管理也会产生影响,使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准确率更高。
3.2积极解决线损问题,加强配电管理认识
同时,优化改进电力配电网结构需要加强对于电力线损问题的认识。电力线损问题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电力班组配合不足、电力抄表时间不统一、电力配电变压器故障、配网结构不合理、电力工作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电力企业对于线损问题重视程度不足等。降低电力线损情况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电能供应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电力配电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有效降低电力线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提升工作素养,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提高电力电能参数的采集精确度,及时进行电力设备维修和保养,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除此之外,提高配电网的故障问题应急处理能力对于优化电网结构意义重大。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会使众多10kv的电力母线发生电力失压情况,从而出现大规模停电。此时需要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积极调整,解决电能输送和输出矛盾,帮助工作人员快速解决故障问题。
3.3强化电力配电监督和管理力度
强化电力配电监督和管理力度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对于电力配电系统的掌控力度,及时纠正出现的故障问题,同时对可能出现的电力问题进行提前行预判和防范。采用严格的配电监督技术,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电力监控,将工作责任进行详细划分,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经过长时间的有效管理,逐渐形成自上而下、由内到外的精细化监管体系。电力配电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企业可以通过成立专业的电力配电故障检测小组,对发生的异常和故障及时做出反应,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企业管理部门加强对电力配电的认识理解,在遵守电力运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减少故障问题的发生频率。除此之外,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包干治理或分类治理,划分电力配电运行的责任人,落实责任人具体班组工作,根据不同电力项目种类进行划分,使专业故障小组有针对性的进行检修和维护,综合性提高配电班组运行的协调性。
3.4调整配电变压器负荷,维护系统正常运行
根据电力运行规程要求,为了提高电力配电自动化的稳定运行,需要加强对于关键设备的维护和检查。以配电变压器为例,为了维护变压器的运行安全,工作人员需要在日常检修过程中加强对于配电变压器的出口、干线、中线和支线的电流平衡情况的检查,将不平衡度保持在10%-20%的幅度范围内。因为一旦相电流发生不平衡,会极大增加线路的负荷和压力,提高故障发生的概率。因此,企业在进行配电自动化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电压器的三相负荷,使其保持在相对平衡状态,减少电力线路中不必要的能量损失,综合性提高线路的运行质量,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是电力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和稳定运行的基础。其能否得到良好应用和改进对于电力企业的各方面发展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于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研究力度,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企业经济成本的投入,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长期良好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新波.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4):3+5.
[2]张秀琳.地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J].上海电气技术,2017,10(04):9-11+38.
[3]尹元亚.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7(36):44-45.
[4]崔俊.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探讨[J].自动化应用,2017(12):73-74.
[5]王志宇.自动化管理模式下的配电网运行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7,8(2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