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机制与方法成静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3期   作者:成静
[导读] 财务是企业一切经济有关的活动的前提,直接与企业的效益相关联,
        【摘 要】财务是企业一切经济有关的活动的前提,直接与企业的效益相关联,风险属于市场经济特征之一,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的组成,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很多风险。财务风险的出现,对企业的生产运转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小觑的。有效的建立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机制与方法,对企业的经济生产和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机制;方法;防范
1.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1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及目标
        财务风险管理,指的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指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企业资产的筹集、使用以及对现金流和所获利润合理配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及问题等进行管理、控制与防范。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其他一般企业别无二致,即通过一定的财务行为和财务活动,辅之以相应的财务规章制度,帮助企业规避或解决经营管理中的财务风险性问题,为企业资金安全保驾护航。作为有着资深生产经营实力的国企,煙草企业拥有较为丰厚的自持资金,负债率较低,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相比于一般企业来说较低。对于电力企业来讲,主要的财务风险的管控目标便是如何处理资金的筹集、投资、运营管理等过程中存在的多方面风险,以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及资金使用效率。
1.2财务风险管控的内容
        资金的筹集、投入与资本运营管理共同组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同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问题,必须严加防范。其中,资金的筹集量的多寡不仅直接关系到后续资金的投资及资本管理等过程,还关系着电力企业如何进行生产经营;资金的投资将焦点聚焦于企业的资金分配到哪里,以及分配多少的问题,同时也将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经济利益;最后一项——资本运营管理,主要解决的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问题,这项内容的工作实质与前两项存在交叉关系,其关键在于大力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而财务风险管控便是深入财务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针对筹资、投资、资本运营管理等多项业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防范、规避与解决。如拓宽多样化的筹资渠道与投资渠道、及时进行电子化结算、平衡资产负债关系等均是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重要内容。
1.3财务风险的来源
        只要处于整合社会大环境之中,就难以避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来源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等两大方面。
        第一,从外部环境来看,电力企业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宏微观环境。外部环境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是企业借以优化业务流程的依据,是企业衡量行业发展前景、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考核,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建立、运营和发展过程。电力公司作为居于垄断地位的电力生产及销售企业,其受到的环境威胁主要来自于国家政策。比如,当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或无明显变化时,证明电力企业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是比较稳定的,财务风险也会相应降低。相反,如果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遭遇较大的政策变动,比如控烟履约、贷款利率上升等问题,那么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便会大大提高,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稳定性。
        第二,从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层面上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是影响财务风险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不合格,财务工作便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比如,企业采取较为粗放的经济管理模式或者较为消极的业务考核形式,再或者企业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浮于表面,无法合理规范员工行为,难以满足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要求等,都将给电力企业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问题。
2.电力企业预防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
2.1增强营运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对电力企业公司机构进行治理完善是防范财务风险管理的最重要的措施。企业监督层、董事会以及股东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遵照制度和规范,使权力的使用做到科学合理,对企业管理人,董事会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对股东和其他得益主体的权力进行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通常设有许多子公司,子公司自负盈亏,也承担民事责任,且子公司均由总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监督和管理。因此电力企业需要进行责任权利分明的治理结构,并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防范风险的发生。


2.2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成本控制
        电力企业需要对投资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对各项财务预算进行优化,并且对企业的内部薪酬制度进行完善,减少不必要的资金的使用,提高支出成本的实际效益。同时电力企业还要对资金的计划加强管理,提供资金支持,防止出出资金中断的现象,同时还要对资金进行动态监视,降低资金成本,保证资金安全。
2.3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提高风险意识
        财务部门的主要管理要不断进行进行法律知识以及财经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防止出现违规操作和主观臆断的现象,同时提高他们的风险管理意识。经过培训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在财务管理的活动过程中加入风险管理,使整个部门的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得到提高。同时对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同时还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风险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进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2.4降低财务风险,完善控制体制
        为了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建立风险约束机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在制定财务决策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分散风险策略,转移风险策略等方法来降低风险。
3.电力企业预防财务风险的防范方法
3.1加强电力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财务管理想要实施必然需要电力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努力,如果员工对企业发布的财务管理措施满不在乎,不能认真的督促好财务活动的发生,有再好的财务管理机制也是不能起到作用的。因此,为了给员工积极的灌输“财务管理人人有责”的观念,就需要电力企业建立相应的员工奖惩制度,同时电力企业的领导者需要身体力行,给员工做好榜样,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势在必行的。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电力企业之间比拼的就是人才,人才是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也是电力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进行财务人才招聘或者人才选拔时,电力企业应当对财务人才的知识掌握和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调查,财务人才想要胜任必然需要合格的会计资格和会计素养,能够有自己熟知的会计管理体系,只有能够高效率的运用会计知识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才是企业所需要的,同时财务人员不能局限于一个部门之间的内部交流,需要和其他部门互动,只有多沟通多交流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为电力企业正常的日常生产提供保障。
3.2建立并完善电力企业内外部环境信息交流体系
        电力企业需要及时的更新市场消息,第一时间获得市场产品销售信息的动向,电力企业需要对自身内外部环境变更带来的信息进行及时的监控,建立并完善内外部环境信息交流体系能够帮助电力企业获得及时、全面的产品竞争信息,为电力企业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3.3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就是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努力实现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有助于提高财务基础工作质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力企业纷纷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总的来说,企业应可以从集中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入手,在企业内部形成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管理、控制和调配,做到“数出一门,信息集中”,促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有关信息,并利用相关手段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做出最科学的财务决策。集中化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企业构建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实时的信息共享,有利于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迅速做出反应,做出科学决策,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能力,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4.结束语
        随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企业想要在众多机遇和挑战中快速发展必然需要积极改革自身产业结构,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监控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情况,企业只有在不断进步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内部管理是最为重要的,内部管理中财务管理应当作为首位进行调整,为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财务风险的防御迫在眉睫。只有电力企业加大对财务风险的监控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才能让自身发展更加茁壮。
参考文献:
        [1]穆园园.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8(16):19.
        [2]唐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策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1):168-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