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营林技术直接影响了林业经营活动中的营林生产技术,因此必须应用科学的营林生产技术,这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而且还能起到推动林业经营生产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新时期管理人员在组织林业经营活动时要提高自身对营林生产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从具体的营林技术出发进行系统研究,取得显著的林业经营成果。
【关键词】林业经营;营林生产;问题;技术要点
现如今全球都在提倡绿色经济,因此评价一个国家是否先进与生态环境的质量以及森林资源覆盖率等也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了退耕还林、开荒造林等工程,营林速度较快存在林种结构搭配不科学等问题,很有必要强化管理营林技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1-2]。现代林业经营管理中林业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保护森林与生态平衡等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属于长期的过程,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营林技术相关研究也比较复杂,需要我们在全面了解林业系统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高效利用森林资源。
1.林业经营中营林生产面临的问题
1.1营林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部分从事营林生产的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其在营林主要起到栽植、除草以及浇水等简单的作用,时常存在简单的常识性错误的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对林立造林的成活率产生影响,增加了造林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1.2缺乏完善的营林生产管理机制
若营林过程中选择了管理水平不高的人员,则很难实现科学管理目标,因此在管理方法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粗放式的方法,很难集约化管理森林。由于管理模式较为落后,所以无法及时砍伐成熟林木,对后期栽种幼树的工作进度产生直接影响,并未实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目标,造成资源浪费。
1.3造林过程中林木数量与质量失衡
近年来我国提升了对植树造林项目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也已经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机构主动加入到植树造林工作中[3]。当前,其中有一部分企业仅是盲目跟风,且部分企业与机构存在投机行为,由于其对造林工作不重视以及认识不足,因此无论在选择苗木品种还是在培育苗木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也达不到适地适树的植树造林要求,使得造林过程中林木数量与质量严重失衡,这对林区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利影响。
1.4营林生产技术水平不高
当前,很多参与造林中的企业大都存在营林生产技术水平偏低问题,且没有充足的资金引进人才,更无法改进相关技术,直接影响了造林工作效率与质量。不同的阶段苗木生长过程中的特点与需求仍然存在一定差异,若营林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且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苗木成活率,并不能保证林木的生长质量。
1.5营林与林业市场相脱节
目前我国仍然受到平台建设不完善以及相关机制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林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与营林与林业市场相脱节的问题。部分企业在没有了解林业市场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便投入大量的植树造林,且对造林工作没有科学的规划,降低了营林生产水平与生产效率,甚至存在林业市场供大于求等问题[4]。
2.林业经营中营林生产技术要点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强化建设林业问题,且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已经明确了经济林的重要性,针对建设林业生态提出相关的探索,我国林业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的造林中需要逐步改进当前现状,因此要想全面提升林业经营与生产能力就必须结合林业生产实际情况主动探索行之有效的提高林业经营发展水平的营林技术要点,促进林业经营生产可持续发展。
2.1强化抚育幼林
抚育管理幼林属于营林生产中的重要内容,除了综合考量幼林品种、环境条件、季节情况等方面的因素之外还应以幼林的生长情况等合理规划抚育方案,结合抚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首先,工作人员应做好林地土壤水分管理工作,因为其不仅是幼林成长必须的资源,而且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幼林的生长,比如水分过少可能使得苗木根系变得木栓化,水分过多则阻碍苗木根系呼吸。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幼林实际情况、降水量等严格控制浇水量,保证充足的水分。同时,还要建设林地排水设施,避免雨季来临时林地存在大量积水的问题。其次,制定完善的管理幼林制度,比如苗木更替制度、每日巡查制度等,通过相应的监督机制与管理机制保证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2.2积极引入混交林技术
当前时代若仍然按照传统造林方式营林,很有可能降低种子品质,最终很难取得理想的营林效果,甚至还会降低经济效益[5]。这就需要创新营林方法,适当调整种植技术,积极引入混交林这一先进的营林技术理念,在地区范围内打造多样化的生物体系,给林木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同时有效控制病虫害等问题,避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这样一来便能保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给林木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改善林木整体生长状态,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可谓一举两得。
2.3积极开发新营林模式
创新营林技术过程中开发新的营林模式属于重要的内容。在开发新营林模式时可引入种类较多的数种合理配置,有效改善营林设计工作,切实提升林业经营效益。在开发新营林模式时需要严格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因地制宜的合理配置,确保科学选种,避免出现不良后果[6-7]。比如若当地种植的是针叶林,可于林分疏伐后适当补充栽植优良的阔叶树种,转变为混合的营林模式。之后也可以根据视程度需要调整,提高营林的科学性,优化林业经营活动。
2.4强化生产管理降低成本
营林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以当地情况,在选择幼苗到林木成熟砍伐阶段采取合理的经营管理方式,确保森林营林经济基础的同时降低成本,这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如造林过程中结合就近种植的方法,降低购买与培育幼苗成本,保证幼苗极强的抗损坏性,促进幼苗快速成长,降低重新培育的成本,缩短林木生长周期,提高森林林木生产能力。
2.5结合实际需要采取集约化管理
林业的经营应以市场需求与实际情况作为导向,了解林业市场现状并分析林业市场发展趋势,结合当地环境科学选种,制定更加科学的苗木补种计划与搭配方案,之后根据林木的生长需要与生长特点科学管理并适时抚育,从而提升林木生长速度与生长质量。该种集约化的林业经营模式除了提高苗木成活率与抚育质量之外也能达到提高营林生产效率的作用,有效降低了营林成本,因此提升了整体效率,这对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分析林业经营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期能改善目前我国林业基本生产环境,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地区生态建设水平的提高,给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较多的支撑,促进当地经济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贾志海. 林业经营中营林生产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 No.584(15):187.
[2]高世信. 刍议林业经营中营林生产技术要点[J]. 农村科学实验, 2018, 000(005):64,67.
[3]唐建忠. 林业经营中营林生产技术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000(033):269-269.
[4]孙文超. 林业建设中营林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措施[J]. 北京农业, 2013(18):118-118.
[5]周学猛. 对于现代林业中营林技术措施的分析[J]. 农技服务, 2016, 033(011):111.
[6]张晓飞. 改进营林生产措施完善林业经营模式[J]. 科技经济市场, 2017(10):136-137.
[7]余隆川. 营林技术中管理创新的研究[J]. 中国林业产业, 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