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电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传输和分配电能,保障电网系统的有序运行。而电力电缆的电压范围较广泛,具有防腐蚀性、防潮性和防损害性等特征,能够确保电能传出的通畅及安全。然而,电缆施工中却经常出现质量隐患,从而影响后期电缆的使用及运行。对此,本文以电力电缆施工质量为切入点,探究并创新质量保障方法,并为此提出以下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电力电缆;施工质量;有效措施
引言
电力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就是配电工程电缆施工质量,它会对电力整体功能的发挥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会影响到用户人生安全,再加上人们对配电电缆施工过程中的观念的改变,比较重视配电电缆的实际施工质量,配电电缆施工和其他配电施工相比较,存在着比较高的技术性,如果某一施工技术不到位,就会给配电电缆施工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
1当前电力电缆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诱因
1.1人为原因
操作人员没有按照安装标准安装电缆头,造成电缆头外部绝缘受损,电缆实际弯曲半径过小,不符合相应标准。违规的人为操作还会导致电缆头出现接触不良以及接地不可靠等现象。这些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都会影响电缆头发挥自身性能,很容易被外力击穿而导致故障。此外,电缆因人为机械性损伤而导致性能下降,长期运行在发热状态下容易发生烧毁等严重故障。
1.2环境影响
电缆在潮湿等不适宜的环境下会导致绝缘性能下降,使绝缘层的抗击穿能力下降,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击穿短路故障,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烧毁等严重故障。
1.3制造工艺
生产制造过程中工艺水平不高会导致电缆下层保护套或主绝缘层受损,不按标准扎PVC胶带,导致扎得不严密。工艺水平不够还会导致在电缆上留下棱边、毛刺和尖角等不良痕迹。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电缆击穿故障。
1.4附件问题
电缆线路的相关附件质量也会影响电缆本身性能,电缆附件有问题容易导致绝缘下降,电缆就容易被外力击穿,还有可能导致电缆过热而烧毁。
2保障电力电缆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及建议
2.1施工前期的检查工作
施工前期的检查工作是对施工工作的保障。前期检查的范围和内容较多。比如,电力电缆施工方法的选择、电缆截面的选择,以及施工设计、电缆质量等,都要进行综合性检查与准备,为后期施工奠定可靠的基础。其中,电力电缆规格达标程度、施工工具和设备的质量,以及所运用材料的规格等,我们都要进行例行检查。同时,还包括施工设计图纸和安装图、产品附件说明等,我们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最主要是检查电缆线盘有没有损坏,从根源处管控电力电缆的质量。另外,电力电缆施工路径的选择,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因此,我们应当在电缆铺设时,选择安全、稳定的环境,多方面考虑,并规避不安全的影响因素。同时,我们还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选择铺设长度短、弯曲力度在规范范围内的施工路径。以此,提高电力电缆的施工水平。此外,我们还要重视电缆截面的选择。电缆截面选择的优质性,是确保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的有效保障。其中,选择电缆截面时,要注重电缆的承受温度,以及外界机械带来的较大压力,综合考虑电缆的电压承受力。此遴选过程我们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比如,升温法、经济电流密度法,以及电压损失法等,对电缆截面进行精准检查和测量,确保所选的电缆截面,满足施工及电网系统运行需求,从根本上提高电力电缆的施工质量。
2.2电力电缆施工中的质量保障
我们在电力电缆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就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我们要保障施工人员运用科学性、合理性的施工方法,避免由于技术不到位、操作不规范,而造成对电力电缆的损害。我们还要确认电缆铺设路径和电缆电压、型号及规格的标准值,与工程实际需求是否一致,再进行施工。而施工中的人员分配要符合要求。比如,直线端施工人员的展位要间隔6~8米。我们应以此为标准,根据所使用的电缆实际重量为前提,合理增减施工人员,最重要的是在转弯处要设置两人,确保转弯处电缆不受外力损害。另外,还包括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穿过平台和管道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人员。其中,电缆穿过墙和楼板,以及管道时,要增设两人,他们要站在相对位置,以保证电缆的稳定性;电缆盘位置要增设4人左右,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电力电缆与所接触物体保持较小的摩擦,甚至不摩擦。这样,才能提高电力电缆的施工质量,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
2.3敷设的方式分析
一是为直埋方式。对于直线敷设的方式而言,主要是对电缆进行敷设施工,在对电缆进行施工前,需要对电缆沟作出仔细的清理,为电缆的敷设提供出相应的保障。此外在电缆进行安放前需要对滚轮的放置位置进行合理控制,对其滚轮安放距离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为三米到五米,需要将滚轮合理的安放到电缆沟中,在滚轮的带动下,能够让电缆根据相关的顺序进行敷设。然而在对电缆盘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专业的线盘支架对电缆盘做好架设工作,其中架设的距离必须要控制在五米到十米,对于一些其他的方式而言,这种方式的投资资金不是很多,施工的过程中流程也相对简单,比较适合应用到电缆施工。
2.4做好对电缆外围的保护工作
在实际架设配电电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保障电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往往需要对电缆的外围进行一定的防护。通常情况下,防护电缆外围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将保护套安装在电缆的内芯外围,通过保护套的安装消除电缆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第二种则是进行土体回填的方式有效保障电缆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外部安全隐患。
2.5对电缆从业人员的精益化管理
电力电缆的施工队伍越来越庞大,电缆施工质量不均衡和局部质量下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部分电缆施工单位质量管控和安全意识不够,遇上电缆施工赶工期,甚至让一些没有工作资质的人参与到施工当中,造成了电力电缆运行故障日益增加。电力电缆相关技术人才的供不应求也会影响电缆设备质量。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培训,可以聘请相关电缆专业专家进行理论授课,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增加专业的电缆专业从业人员数量。参与到电力电缆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考核把关,除此之外,还要做好责任到人、不定期抽查等工作,进一步保障电力电缆施工质量。
2.6电力电缆规范化作业的精益化管理
对新投运的线路要进行环境评估工作、设备的基础资料整理,以及坐标、终端和沟井照片等资料的收集。企业还要建立电缆操作规范化管理体系,其中包括设备的运行分析、基础数据和台账等,每个阶段的数据分析报告都要完善,报告中要体现每个阶段的运行情况和故障情况,突出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对现场规范化操作要进行监督,不定期进行现场抽查,进一步推进电缆精益化管理以及电缆作业规范化制度的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电缆施工建设时,对配电网络的运行有较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对电力电缆施工的重视程度,通过把控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施工水平,确保电力系统更好地运行。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电力电缆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诱因,从施工前期质量控制和施工中各方面的质量控制,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以此,确保城市配电网络的优化及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荣秋.探究电力电缆施工过程中遇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7):229-230.
[2]陈銮,杨简文,袁慧宏.浅谈大截面电力电缆施工质量监理控制措施[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9(S1):16-19.
[3]王军,郭智刚.高压输电电缆安全管理的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