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大数据对计量装置运维工作分析王 翔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3期   作者:王 翔
[导读] 虽然近些年电力企业在电力计量检查方面投入了较大力度
        摘要:虽然近些年电力企业在电力计量检查方面投入了较大力度,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但是窃电技术也在提高,并且违法违规人员的警惕性也在提升。若是电力企业还是采取传统反窃电技术进行电力计量检查,那么计量检查效果必然较差。随着近些年大数据技术水平的提升,电力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实施电力营销优化升级,利用现代技术提升电力企业电力计量检查效率,确保电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力计量;大数据;计量装置;运维
        1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的因素
        1.1设备误差以及准确度的影响
        设备运转过程中往往会消耗电能,并且自身负载特性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误差。在设备制造过程中的疏漏所导致的质量问题,也会造成设备误差的出现。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误差。尤其当电流经过电表时,其负载电流与功率因素会发生变化,它的功用会受其影响,使电表数出现误差。另外,由于电表运行过程中,部分元件会出现损耗,所以很多电表的误差水平会处于不断增大的状态。
        在设备运转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电压互感器准确度失去控制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另外,变电所本身的技术水平也会影响设备的误差水平。由于部分变电所资金较为紧张,所以难以实现有效的技术更新以及设备升级工作,因此很多计量设备存在不同程度故障,进而造成误差的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计量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设备本身的质量达不到技术标准要求,那么其互感器也会存在不同的问题,影响计量数据的精确度。目前,大部分变电站都能采用质量合格的互感器,很多误差问题得以解决。但是,如果供电系统本身负荷过大或者过小,那么互感器的反应速度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计量误差变大。一般在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保证计量器端二次负荷,并处于一定的浮动范围。
        1.2技术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目前,部分技术人员本身业务水平较低,所以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技术性的问题。由于技术人员没有掌握足够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知识,也很难发现计量设备中存在的故障及问题,进而导致计量设备处于负荷过大或者负荷过小的情况,进而影响设备的准确度。由于技术人员不能熟练掌握设备安装流程,所以在接线、调速等方面就很容易出现技术性的问题。此外,由于技术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训,也会导致一系列的计量误差出现。
        1.3电压因素对计量结果的影响
        电压水平会对计量设备运转过程中三相变压造成影响,如果电压长时间没有处于良好的状态,那么就极易出现三相变压失衡的问题。此外,长期负荷电量累积、电流回路异常,都会影响电压水平,并对电能计量造成影响,降低供电设备的稳定性,为供电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大数据环境下电力计量检查系统的应用
        2.1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
        对于反窃电系统来说,在设计过程中要遵照如下操作流程:
        第一,要确保系统能够覆盖到所在区域的全部电力用户,为了确保充分了解每个用户的情况,需要针对每一个用户建立起相应的电力档案,以此来记录好用户的相应信息,主要包括电气负载、电压以及电流等等,这样就可以对用户的电量进行动态监控。
        第二,要将电力用户的相应信息转变成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数据形式,能够为后续相应的软件操作做好准备。
        第三,对电力用户信息进行相应数据转换之后,系统就可以将其传输到计算机的相应软件当中,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应的防盗诊断模型。通过相应的防盗系统能够对用户用电量实施动态监控,在此基础上结合计量装置实时监控情况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存在哪些不良情况,以此来判定用户是否存在窃电行为,这样就能够大大缩小违规行为的判定范围。为了进一步明确电力用户是否存在着用电违规行为,可以在变压器内部设置相应传感器,并且融合无线控制方式对用电违规行为进行监控。

总的来说,计量检查系统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智能化用电信息采集和分析,对于可能发生的窃电行为取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2系统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降低用户违规用电行为,需要制定好相应的预防准则,基本原理为: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及时分析归结出相似的违规用电行为,从而大大缩小稽查的范围,能够更加准确地锁定窃电目标。另外,也要对违规行为的起止时间进行准确记录,从而为相关稽查人员的进一步稽查提供准确的判定依据。
        首先,要充分利用违规用电客户的档案信息进行分析总结,确定出这些用户的特征,以此为基础找到具有相应特征的用户,将窃电范围进行缩小;其次,要按照实际用电量数据进行采集,进一步明确窃电目标情况;最后,明确窃电目标后要通过功耗起止时间、功耗等相关信息实施取证,从而对其进行相应处罚或者进一步处理。
        3电力计量装置运维工作中的应用
        3.1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应用于电能计量装置首次检测
        计量装置主要是对客户的电能使用情况进行计量,计量装置的质量决定着电力企业对客户电能计算的准确性,因此,电力企业做好计量装置初次投入使用时首次检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电力企业首次检测的技术如果规范到位,就可以保证装置的严密性。在原始计量采集工作模式下,企业对计量装置的首次检测工作主要依赖于企业现场操作人员,由于人员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对计量装置的检测数据可能会存在误差,从而影响着对客户的电能计量统计工作。运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对计量装置进行首次检测,系统检测程序的规范化、标准化会使计量装置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化。此外,计量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对计量装置进行维护检修,以保证计量装置数据信息精准及计量装置的正常运行。
        3.2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应用于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检查和维护
        计量自动化系统具有对计量装置远程检查和维护功能,传统模式下对计量装置的检查维护工作主要以定点检查维护为主,工作人员根据电力企业的指令,对相关区域的计量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这种方式降低了企业检查维护工作的水平,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去促进检维工作的有效进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在检维工作进行中,维护人员的综合素养也限制着检维工作的质量,因此,传统模式中的检维工作可靠性低。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利用相关技术对计量装置进行检查,此外,计量自动化系统检查标准的统一性,维护工作的全面性,进一步提高了电能计量装置检查和维护工作的可靠性。
        3.3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应用于故障监测、及时示警
        计量自动化系统具有的故障监测和系统警报功能,可以减少以往模式下工作人员的故障排查时间,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自动监测并及时示警,系统自动筛选故障原因并把其存储到数据系统中,同时还会显示出故障的具体类型,使工作人员能够提高排查效率。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工作人员能及时获取到故障信息,根据计量自动化系统提供的故障内容,采取相应的解决手段,排除故障,故障解决后,历史故障信息还会自动存储在系统中,供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在日后的计量运维工作中进行参考。
        结论
        总而言之,电能计量运维工作是电力企业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构成,计量运维工作标准化,关系着电力企业的计量运维工作效率。电力企业采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改变传统计量模式下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的处境,提升计量运维工作效率与质量,降低运行成本,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赵伟华.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计量运维工作中应用[J].智库时代,2018(45).
        [2]邓帅.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27).
        [3]杨德超,杨旭,李钊,赵皖豫.电能计量装置计量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J].智能电网,2019(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