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以精益化为导向的经营规划管理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6期   作者:唐勇
[导读] 摘要: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精益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分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新疆新能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26)
        摘要: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精益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分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发电企业中的实际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电力行业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之外,发电企业也将是确保人类正常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它在社会各行各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发电企业精益化为导向的经营规划管理是以推动发电企业精益生产为总体目标,推进以精益化资产、投资、成本管理为出发点,以战略规划、综合计划、成本计划管理为主线,以综合计划考核考评管理为基础,以安全生产管理为中心,以经营分析管理为反馈的精益化经营规划管理,并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实现精益化经营规划管理的计划、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形成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把控、事后有考评的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流程,建立起精益化安全生产方式与经营规划管理相结合的科学管理体系。
        关键词:发电企业;精益化为导向;经营规划管理
        一、精益化经营规划管理研究背景与意义
        2020年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十四五规划谋划开局之年,更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发电企业作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核心,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为社会提供可靠、充足、绿色的电能是发电企业的社会责任。根据这一责任,要求发电企业必须进一步优化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企业战略目标,把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精益化管理企业作为新的战略目标,中国特色是根本,国际领先是追求,精益化管理企业是方向,三者有机一体,形成了企业精益化发展的航标。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融合发展,各类用户的需求和电网消纳目标的不断提高,发电企业的经营任务和社会责任更加重要。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扩大,新能源(风电、水电、光伏)占比的增加,对电网的接入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发电企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新疆地区来讲,新疆能源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巨大,2016年以来电力的产能已严重过剩,供需矛盾突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和能源传输的大通道,始终通过疆电外送的方式来缓解电力供应过剩的问题,在十三五期间确定了“外送八通道、内供五环网”的目标,但截至目前弃风、弃光、弃水等消纳造成的浪费依然大量存在。当地政府采取了进一步强化电力规划目标引导和消纳保障机制约束等措施,合理布局发电产业和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建设,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对新疆区域的风电、光伏、水电、火电发电建设工程进行规划后评价报批工作,结合发电产业国土空间规划、新能源消纳市场、电网建设规划及电力送出条件,对发电企业提出新的管理要求,按照“优质资源优先开发,就地开发就近利用消纳”的原则,提出了发电企业今后5—10年平价上网,这也对发电企业如何开展精益化的资产、投资、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平价上网政策(新能源发电有国家一定的财政补贴),首先发电企业要更为理性的投资,防范投资风险,要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发电消纳情况,及时测算论证项目装机容量,以及当地电网企业的接网和消纳能力,并积极与政府和电网企业沟通,落实发电项目配套送出工程,最终能实现发电建设项目与配套送出工程同步建成投产,及时并网运行,避免出现新的弃风、弃光、弃水等现象,最终实现发电企业建设项目能够当年建成,当年并网发电、当年收益,取得精益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精益化经营规划管理是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实施积极的经营规划管理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发电企业未来必然选择运用积极的利益思想,其核心是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包括设备、人力、材料、资金、空间和时间,提供满意快捷的产品和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提高标准、精益化管理、加快生产(建设)进度、加快资金流转、实现发电企业经营价值的最大化。


        (1)创新管理是发电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抉择
        随着中国电力体制第二次改革的深化,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经营方式方法与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发电企业的发展要求,并且已经暴露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对发电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关注程度不够,企业资产管理不能切实反映发电企业资产价值及企业的资产运营风险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2)安全生产计划流程长,重复和冗余的环节多,生产效率不高;(3)传统管理方式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运行状态和生产成本,难以实现对发电企业生产成本的精确、有效控制;(4)发电企业工作班组是以基层电厂单独作战,部分工作未实现量化考核评估,不利于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5)传统的评价标准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结合不紧密,无法实现评价的精细化。(6)传统的管理模式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规划管理的实施难以形成闭环控制。
        (2)精益化是企业规划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发电企业发展模式要求企业摆脱粗制滥造的产品开发、安全生产的模式,走集约精益生产之路。在经营规划管理中,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精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贯彻精益生产原则,利用信息技术等信息技术加快规划管理模式的创新。这是实现“一强三优”现代企业战略目标的一条途径。
        二、精益化管理的内涵
        精益化的管理意味着发电企业必须摆脱原来的粗放发展方式,走集约化、节约化发展的精益发展之路。精益化管理源自精益生产,其中“精”表示精确、精美、精良;“益”表示效益、利益。精益化管理是指精准实施或精确生产的汇总和提高,精准实施或精确生产拓展到各管理层级,落实到各个业务,就形成了精益化管理的理论。它意味着人力、材料、设备、资金、时间和空间的投入减少,尤其是不可再生类能源(像火电厂的燃煤、燃气电厂的天然气等)的投入减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风、光、水)的投入增加,通过精益化的管理使得发电企业控制成本、减少投入获得更多的效益,最终实现发电企业升级的目标,将发电企业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精益化管理企业。
        “消除浪费”是指发电企业分析从生产过程到组织管理的发电量、上网电量和结算电量,从电力用户的角度找出消纳制约点:电力调度数据、发电量指标、上网电量、关口计量电量、结算电量及电价等各个环境进行跟踪,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实时处理,充分利用政府及电网的相关政策和配套设施,因电网消纳造成的浪费(弃风、弃光、弃水)。
        “持续改进”强调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中人的潜能,精益求精,不断优化升级,以达到尽善尽美,彻底杜绝浪费,充分体现精益管理模式的精髓。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改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企业要深入查找问题的根源,不仅要有临时措施解决烧眉毛的问题,还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源头上防止问题再次发生,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第二,持续、精益的管理是杜绝一切浪费,一切指标以无限近似为目标,这就要求管理者持之以恒,不能靠跳跃。精益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精益化管理的作用
        精益化的发电企业管理关键在如何避免发电企业的浪费(主要是指弃电),提高上网电量及上网电价,做好成本管控,实行精益化节约化的内部管控,做实做细企业经营规划管理,将规划战略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一是通过发电企业经营规划管理模式来规范企业经营规划管理体系,明确机关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发电厂)的各自职责,落实各岗位人员分工,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使发电企业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一定提升;二是通过精益化的企业经营规划管理,提高发电企业管理能力和效率,优化管理层级,最后,在优化更新管理理念的过程中,运用规划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员工全盘思考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使企业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四、规划管理的成效
        以精益生产为目的的管理规划管理不仅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规划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在精益化安全生产管理规划管理的推动下,企业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规划意识,做到了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计划走,计划跟着规划走,通过规划体系研究,结合精益化生产的发展,使得企业实施精益化经营规划管理后,企业战略规划、综合计划已经依法治企规范管理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对精益化安全生产进行经营规划管理,发电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增强了企业活力,企业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