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林供电局 广西云林 537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电力系统是人们安全用电的重要保障,电力系统的调度也是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电力的系统调度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其各个环节都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这不仅会阻碍电网的安全性能,还可能引起各种安全事故,危害人身安全。本文阐述了电力调度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主要危险点,探讨了完善电力系统调度的有效措施,为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危险点;有效措施
引言:电力调度即电网调度机构,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组织结构,包括电网的发电输电、用电运行、指挥、组织和协调等工作。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新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涌现,以电力为能源的工业生产方式已经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生产方式,电能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电能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对电力系统进行调度的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的调度是保证整个电网络系统的平稳运行和调度指挥的关键工作,也是保障人们用电质量与用电安全的重要工作。调度人员需要进行调压、调流和调频等工作,熟练掌握各种事故情况的处理方法和应对策略。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关系着电网的运行安全,一旦出现调度失误和操作问题,就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断电等严重故障,不仅可能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还有可能危及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对电力系统进行科学合理地调度对电网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主要危险点分析
2.1检修计划审批的危险点
主要表现在计划内容大纲上填写的不正确性,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以严格的流程进行批转,从而引发后续的系列问题,加上对相关问题的考虑缺失,没有对其危险点做出快而有效的应对举措,必然会导致其核心受损,造成倒闸这样的前奏性操作失误,以此为导火线,引发停电、甩负荷的重大问题,造成正常流程运转的严重中断,如果各单位之间的拯救性措施还不够全面,甚至会出现反复性的停电等潜在危险。
2.2电力调度操作不规范
通常情况下电力调度工作程序繁琐,在调度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电力运行方式的调整导致电网的负荷过重的问题。当出现2台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情况时,如果电力调度人员要对其中1台主变压器进行停止检修时,必须要考虑电压器的负荷问题,先进行限负操作、再停止需要检修的主变压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电力调度人员往往会忽视这一操作,导致电路负荷增加,形成电路安全隐患。如果将母线进行分流运行,并观察分线的负荷情况,就能避免因负荷过大而导致的跳闸情况。
2.3人为操作上存在的危险点分析
电力系统的调度过程主要是以人为操作为主,如果操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就可能造成电力系统出现各种运行故障。如果电力系统调度人员缺少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也会大大降低电力系统调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4故障隔离与处理时存在的危险点
关键点在于调度员自身的问题,表现为对业务的不熟悉,对设备的掌握缺乏经验,对待着手处理的事物不够冷静,容易慌乱,缺少心性的磨练,不能独立妥善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因此耽误了事故处理的黄金时间,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3、完善电力系统调度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对检修计划审批的控制措施
在检修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务必确保根据相关规程进行填写,审批的同时保证跟计划同步进行,并办理好相关规定手续。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其危险点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对设备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最重要的是要仔细考虑计划的运行方式,确保一切按流程正常运行,同时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相关风险分析以及管理措施。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做好应对措施。严谨的思考加上绝对的计划执行才更有利于实施控制的把握。
3.2规范电力调度的操作流程
执行电力调度命令时,电力调度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调度执行操作票中的要求开展检修工作,不能随意更改操作顺序,必须按照操作票中规定的顺序进行,也不能随意地增加操作环节,这样能很好地避免在执行过程发生遗漏的问题。执行指令发出前,电力调度人员需要与相关部门的人员充分沟通,对各项事项做好核实之后才能下发指令票。在指令票下发之后,电力人员必须在调度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指令票能准确传达,避免检修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错误。如果实际操作中必须对操作顺序进行调整,则必须进行申请,待审批完之后方可进行调整。
3.3提高电力调度的智能化水平
电力企业要在对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在电力设备改造工作中对电子信息智能化的各项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通过引入了分布式控制系统加强功能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对设备情况进行记录与完善,并推动电力调度逐渐向多种设备功能集一体的方向不断发展,同时借助相关软件提升电力系统调度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为之后各项工作方案的开展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电力企业还要对固定的检测运行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安排,不断提高试验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并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与制图,为最终报告的有效性与规范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3.4高处坠落风险的控制措施
作业人员登梯前,应对梯外观及其稳固性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申报更换。2003年,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工地,上海电力安装第一工程公司职工王熙昶25m处高空作业中,电力消防公司在22m安装消防管的同时,拆除了一块1.23平方米的平台格栅。王熙昶自脚手架下降到该处时,不知道原有的平面格栅被拆除,直接从22m处的孔洞中坠落到15m的钢梁上,头部撞击到12m处冷却水管,由跌倒6m高的竹栅栏上,经抢救无效身亡。这也再次验证了高空作业时,及时检查更新设备状况的重要性,一不留神丧失的就是一条人命。使用升降梯时,梯子与地面夹角应为60%。电缆竖井口应有井盖或设有固定围栏;使用时开启井盖,必要时应派专人看守;进入竖井工作应先通风,攀爬前检查是否有缺失、严重锈蚀、脱焊问题。
3.5规范交接班工作程序
在电力调度人员进行交接班时,必须要等到接收人到达值班地点之后,交接人方可离开。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电网系统中安装自动提示功能。当在特殊情况下导致的值班室无人或者是交接人的交接工作没有做到位时,通过自动提示功能,工作接收人能对之前的电网运行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及时了解电网的整体运行情况,在电网出现故障时能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反馈线路的运行情况,降低电力调度时间。
3.6完善操作管理和检修管理
电力系统的调度控制需要从调度的操作和系统的检修上出发,改进日常工作中的习惯性违规操作,减少误操作,提高调度的操作水平和实际效果。严格控制非计划的检修,推行高效率的检修方式,实现检修计划的一条龙管理,严格规范审批手续,始终保证检修管理的可靠性,避免出现重复停电的现象,并科学合理地控制可靠性停电,保证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做好检修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最大程度上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正常运行。
4、结语
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的脚步越来越近,电力系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同时在新时代的影响下也会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不断创新,勇于前行是电力系统必须坚持的源动力。电力调度员的职责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工作中也面临着诸多危险。然而保证调度人员、设备及电网的安全是一个关键且必要性的问题。所以必须针对其危险点实施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实时维护,这就需要各环节的紧密配合,调度员自身同样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心理上的抗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通过本次对电力调度工作危险点及控制措施的讨论,一定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得以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向学芹,黄国佑.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7(15):216.
[2]陈静,郭燕霞.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15):158.
[3]周飞,王昊.电力调度操作危险点分析及预控[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5):84-85.[2]梁志峰,葛睿.印度“7.30”、
[4]“7.31”大停电事故分析及对我国电网调度运行工作的启示[J].电网技术,2013,37(07):1841-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