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支持系统在电力调度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6期   作者:姬薇 张彦昌
[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发展的也十分迅速。
        (国网浙江乐清市供电有限公司  浙江省乐清市  325600)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发展的也十分迅速。将决策支持系统运用到电网调度管理中可以提升电网工作的效率与效益,实现经济、高效调度的目标,而数据仓库的应用又强化了其在决策方面的作用。本文从决策支持系统和电网调度技术的概念入手,以精确进行调度为目标,构建了适用于电网企业的基于数据仓库的电力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并介绍了决策支持系统运用至电网调度中的实现方式与功能模块,描述了系统的决策过程。该系统的应用可以保证电网调度的安全可靠性,提升电网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关键词:决策支持系统;电力调度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日益凸显,电力调度管理在维护我国居民用电秩序与用电安全方面体现了其重要价值,在电力调度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对于改善其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对电力调度管理现状与需求的分析,重点从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及功能两方面,探讨了电力调度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供同仁参考。
        1理论分析
        1.1决策支持系统
        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等,可以加速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帮助决策管理者实现目标。信息系统一般包括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MIS)、决策支持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决策支持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处理,还能结合外部环境因素,给管理决策人员提供关键信息并辅助最终决策。DSS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SMorton教授在《管理决策系统》一文中首先提出。随后,由于其实用与高效性,DSS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和运筹学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DSS将众多辅助决策的模型有效地组织和存储,通过人机交互功能,将模型库和数据库有机结合起来。
        1.2电网调度
        调度的目的是保持发配电平衡,从而使电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电网的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对发输配电设备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并保证其不受外界影响。智能调度系统功能丰富,包括远程监控、远程控制以及智能决策等,可以指挥配电网中的多项设备,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将智能配电网与地理信息平台(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结合将区域配电网直观反映,当区域中某处配电网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GPS信息迅速定位,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智能调度中还结合了云计算功能,可以实现实时在线分析与计算,并实现信息共享。电网调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只能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还不能实现数据分析。第二阶段是基于通用计算机的调度系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可以实现完整的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功能,具备初步的分析功能。第三阶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采用大量关系型数据库和可视化用户界面技术,可分析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也更为精确。目前,电网调度系统多处于第三阶段,可以实现较为广泛的分析和应用,但还需要人为操作来调用分析功能,这使电网的调度决策变得滞后。
        2基于系统功能分析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2.1检修管理方面
        主网调度指令票借助于OMS系统拟写,配网指令票借助于DMS系统开票,调度指令票由副值拟写,经值长或正值审核后,提向下传达,如有更改,需及时向运维部门报告,并重新填写操作票,继而向下传达。
        2.2调度管理方面
        ①交接班。通过OMS系统、GOMS系统,可直接完成检修、事故处理、缺陷遗留等问题的交接,自动签名,移交下一值。②值班运行日志。

当值调控员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当班运行记录,包括日常工作、停电检修、调控技术支撑系统异常、运行方式变化、工作票及带电作业、重点监控、设备变动、电厂管理、故障管理等。完成交接班工作后,不能对上一值班记录做出修改,值长应对当值记录进行审核,避免出现记录错误,或者是有遗漏的情况。③查询与浏览历史记录。各用户均可查询、浏览历史记录,结合“系统运行情况”、“接班时间”及“当班人”等条件查询历史记录。在查询过程中可通过输入关键词方式进行查询,如输入“系统运行情况”,可通过系统的自动模糊匹配,为用户找到各相关查询结果,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其需要的查询结果,并双击打开,便可浏览其中的详细内容。
        2.3继电保护定值管理方面
        ①继电保护计算书。继电保护计算书应包含计算系统元件的参数、计算和整理电网参数,如变压器容量、线路长度、线径等参数计算。②继电保护通知单。保护定值通知单可为保护装置整定创造条件,为现场保护装置调试奠定基础,各定值需包括批准、审核、计算和签名盖章。定值单需按要求编号并标注出计算与执行日期。完成现场整定后,运维人员与调控员共同签字并将整定信息进行归档。
        2.4负荷管理及信号监控方面
        ①负荷预测与实时监控。负荷预测包括三种,一是人工智能方法,如模糊预测、专家系统预测、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二是时域分析方法,如傅立叶分析预测、小波分析预测;三是动态过程描述方法。借助于iES600系统及信号分类系统,可对主变、线路负荷及设备、线路运行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结果以一般上限,严重上限,事故上限三个等级进行显示,调控员可结合负荷越限情况,通过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解决,并向相关管理人员报告。②无功电压管理。投入AVC系统,变压器档位可自动调整,电容器自动投切,在电压越限范围的条件下,经相关工作人员手动调整,可确保无功电压控制在合理范围。
        2.5全过程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模式落后,属于电力调度风险因素中“人员因素”的一种。对此,电力企业可将“全过程安全控制模式”,应用到管理过程中。例如:当某区域发生超负荷,或备用容量风险后。电力企业需立即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并对当前的安全控制方案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方案后,需将其再次投入到电力调度运行管理过程中,对方案进行检验。采用上述方式不断优化安全控制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方案的合理性、全面性及适用性。不仅有利于预防电力调度风险发生,且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提高电力调度安全管理质量。
        结语
        随着该系统的开发实施,电网调度的决策支持系统寻求、扩展了信息与知识,强化了规则推理过程,通过“自学习”增强知识深度,必将大大提高调度运行人员应对电网复杂多变的运行方式和电网严重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调度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效益以及生产管理水平,同时大大减轻操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培育与增强应急预控与处理恢复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孝信.能源革命中电网技术及发展预测和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20-30.
        [2]李碧君,周晓宁,刘强.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防控[J].华东电力,2018,42(6):1057-1063.
        [3]陈文伟.决策支持系统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1-13.
        [4]高洪深.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方法·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25-36.
        [5]关守仲,马金辉,戴长春,等.电网调度智能监控与事故处理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实施[J].华东电力,2019,37(9):1450-14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