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13219920713XXXX)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该技术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不仅有效保障了机械工程的效率与质量,也大大减少了各种工程误差,实现了更为有效的机械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虽然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步伐较快,但是其技术发展还不成熟,一些领域还处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探索时期,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机电一体化的应用领域将逐步扩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工程;应用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发展与应用中,逐步凸显了其技术价值。在未来,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加大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朝着智能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带动各行各业的生产变革与创新。
1、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工程的内涵
1.1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主要包含的内容就是对信息进行收集、计算机应用,电子处理技术、通讯技术以及感应技术与一体的全方位先进技术,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功能性,比如,结合相关结构以及系统构造,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里面的整体,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各结构的安排科学合理。这样才能让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行更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将机电一体化作用发挥到极致,另外,在各大企业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规定,要保证其具有功能性、规范性、便携性以及成熟性等,将各项规定落实到位,才能让机电一体化技术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对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理解。
1.2 生产设备
在工业生产以及生产建设的过程中,生产设备使用得非常普遍,其中最有特点的是机械设备,会大量地应用在大型生产设备企业中。现在,在社会中存在非常广泛的就是生产设备,特别是在对道路进行生产或者桥梁建设时,这种大型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在工程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生产设备会涵盖各大行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各行业的正常有序发展,在不断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了技术上的革新,并逐渐推进生产设备走向自动化以及全智能方面,让生产设备技术走得更远。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1包装机械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结构复杂是包装机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过去的包装机械,大多是依靠线路调节手段以确保各组件间的协作,但是这不仅造成包装机械工具无法相一致,而且还使得设备难以维护。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包装机械领域的广泛使用,不但提高了包装机械的使用性能,同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模块化管理的优势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展现。
2.2节能系统
在机械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压燃发动机,常用规格的压燃发动机存有消耗能源过大的问题,在这种发电机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明显提升其所输出功率的稳固能力,使其内部的空气和燃油能够全部燃烧。因此,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电子控制系统中,能够明显的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而推动了机械工程的长期稳定进步。
2.3系统故障实时监控
在实际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监控工程的运转,检测工程是否出现故障,可以尽快地找到出事的位置,进行及时的补救,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相对于过去的工程建设,不但可以更高地增强工作效率,还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迅速地找到出事的地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出现故障时进行线路切换,能够及时地将机器进行运转,让整个工作顺利地进行下去。
2.4纺织机械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纺织机械工程中,其机械系统内的绕线架多采用主动传输模式,这种模式使得纺织机械运行过程中,绕线架与导轨可以保持频率的固定性,保障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以后,在进入正常的运行状态以后,速度传感器会发送相应的信号,当TPU数据处理器在接收到相应的信号以后,可以直接对这些信号与数据加以处理,处理以后的数据被传输于PCC,经由这种处理方式,能够获得最优的绕组比,有效保障了纺织机械运行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2.5机床改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数控机床在整个运行阶段对其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对工作台与道具的运行轨迹误差都要予以严格的约束,如此才可以使得制造质量满足设计的标准。此外,数控机床设备构成并不复杂,而且成本较低等,很可能会大量使用。滚珠丝杠的最为突出的特征便是其转动效率很高,而且有良好的稳定性,另外在运行期间可以结合实际的要求予以优化,以保证加工精度达到要求。大量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现在对数控机床设备的改造差不多都集中于Z80-CPU上,改造此类的数控机床设备的原因并非完全是应用投入低、而且有良好的通用性,以及设备性能稳定,有利于维护,同时其自身所具有的I/O指令,为输出步进脉冲的处理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2.6作业精度的提升
在机械工程领域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电子系统实现监控和管理,并有效保障自动化工业的发展效果。在这种技术引进的背景下,机械工程的整体运行效果也更加明显,进度较为准确,有效防控由于人工工作效率降低而出现的各种状况,并对误差问题实现良好的控制。这样的产品在生产之后能够保障精准度的提升,并增强其耐用和安全性的效果。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会结合微处理器来实现对作业内容的精准控制,对整体工作过程实现自动化的检测,从而最大化的避免安全生产事故问题出现。在产品生产制造商速度提高,更加有助于检修控制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下构建的闭环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产品的合格率。
3、提升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3.1减少机电设备消耗,贯彻节能理念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机械的驱动动力,自动化控制的方式降低了机械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为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效果,需要加大技术投入,尤其是要加大技术创新,通过新型技术来解决传统机械中存在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
3.2制定系统化发展战略
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要求有关企业要制定系统化的发展战略。系统化发展要求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中要遵循系统化的发展原则,保障在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中时,能够形成独立运营系统,使得该系统可以在机械工程的运行中发挥其整体协调与控制的作用。
3.3模块化
机械工程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品类,其也伴随社会的进步而变得愈来愈复杂,但是模块化的研发,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其生产成本,还能够显著的提升机械工程的整体性能。
3.4互联网化
互联网具备开放的特性,工作人员只需要对集控中心的计算机进行操纵,才能控制生产现场的设备,互联网可以冲破时间以及位置的约束,这样一来就能够显著提升机械工程的安全性能,同时也保证了准确度。另外,由于各行各业都在倡导节能减排,因此环保化以及微型化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导向。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方面显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体系,另一方面也显示科技将会影响今后的社会生产。机电一体化为传统的机械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在机械工程进行应用的整个阶段,令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使得机械加工的准确度也有所提升,同时确保了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伴随科技的持续升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也会在机械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孙领山.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4):6.
[2]孟广松.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9(22):190-191.
[3]李景伟.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9(1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