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900519790720XXXX
摘要:目前,我国电气工程发展迅速,其中电气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我国对于电缆铺设的施工准备、工艺、注意问题和质量控制已经有了良好的把握。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线缆敷设;问题;防治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现代智能建筑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整个建筑中,建筑电气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本文对建筑电气工程电缆敷设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预防措施。希望为进一步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线缆敷设的施工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建筑电气工程的现状分析
1.1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意义
现代建筑电气技术是基于建筑业的发展形成的,它具有非常鲜明的电气工程的特点。在电气工程应用的道路上,电子技术、电气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融为一体。
1.2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智能建筑的概念逐渐进入到我国的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设备实行智能操作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对环境也能起到保护作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我国建设项目的特点来看,智能小区建设已成为其主要趋势,这也对建筑用电的智能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不断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发展出发,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用电智能化发展道路。
2现代建筑电气线缆敷设的常见问题
电气线缆质量和施工中存在部分问题,比如在材料、零部件、成品或半成品、技术设备等方面存在质量缺陷,安装与施工配合不当。土木工程设计协调、设计顺序及各专业间接口关系的不协调管理。例如与电气结构施工有关的电线铺设容易出现质量问题。PVC管代替金属管,黑铁管代替镀锌管,薄壁管代替厚壁管;螺纹弯曲半径不符合要求,有弯折、起皱、磕碰、死弯;管道无过渡盒,进盒导线不相等,管口没有保护或锁紧,金属喷嘴筒体没有直接处理和焊接,镀锌管和薄壁钢管没有螺钉和焊缝连接,钢管不在地面,基础不可靠。同时,在实际操作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厚壁管对焊连接,内部出现结瘤的情况。在进行穿线缆操作时,极易对绝缘层造成损毁。与此同时,焊接薄壁管发生烧穿现象的概率还是挺高的。如果,厚壁管被薄壁管所取代,且金属管被PVC管所取代,亦或者穿线管的半径不够大并出现弯折,此类问题会加大死弯问题发生的概率。此外,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在转弯处安装过渡盒,也没有及时的处理管线的毛刺,在这种情况下对口焊接,会导致穿线管出现追量问题和接口不严密。
3建筑电气工程线缆敷设防治措施
3.1材料验收与进场具体措施
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提高质量意识,严格把控原材料进场。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不允许进场。材料验收时,产品质量按合同材料清单或约定核对材料品牌、型号、数量、合格证及使用说明等随机资料,并检查设备外观有无损伤;核查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检验报告的有效期。施工方供货材料要提供材料样板并报审,项目部应将审批完的材料样板备案单独存放,并根据材料样板核查进场材料;施工方每批次材料按照规范要求及公司规定对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项目发现质量异议及时上报。项目建立进场材料台账记录。
3.2穿线
电缆穿线的工艺要有一定的组织策划和施工的技术要求。电缆穿线的组织策划首先要准确的辨认,将要铺设的各类型号、规格和品种的电缆,不能混淆,还要同技术人員沟通,确认好布线的系统施工图,保证穿线的准确性。同时要找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全面了解电缆穿过的所有管道,学习应付极有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由于一起穿线的数量多会导致电缆的损伤、绕结而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克服这类问题的方法是要记忆并记录电缆标号,标号要仔细标记,思路清晰地牢记综合布线的特殊标准,可以将电缆的信息节点进行分组,按组铺设,不丢数量,保证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组的信息节点不能超过20个,同时要用万用表对电缆进行产品测试,保证每根电缆的电路通路。
穿线的施工在技术上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例如将信息点分组捆绑时要注意线槽出口的笔直,捆绑点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50cm。全部的钢制管口都要用塑料保护好,必要时施工人员要佩戴口罩,带安全帽。穿线要注意施工方便,能够随处放置电缆。50芯电缆的转弯半径不能低于162mm。切忌用铁丝等硬质物质捆绑电缆。为了达到电缆的更好的传输性,避免侧面电缆弯角的承压,要注意垂直电缆转到钢管下一层时必须在过滤箱内绑扎和悬挂,垂直管槽中的铺设电缆要每隔1m进行绑扎和悬挂一次。此外,还要按照一定比例留足备用电缆,一般要留3%,主干线槽可以放置备用线,而且每层线槽必须保证至少有一根备用电缆。
3.3导管敷设常见问题之“样板引路”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提高质量意识,现场严格执行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电气暗埋管线应沿最短路径敷设,尽量减少转弯次数,这一点在执行中往往被施工管理人员忽视。其实减少管线的敷设路径和转弯次数,做好样板引路工作,对后续施工有极大的指导意义。随着CAD技术和建模技术的发展,现场管理人员完全有能力根据水电设备各专业管线的多层交叉与局部过密情况,指定最佳电气线路走向图样,然后在标准层制定“施工样板”,以“施工样板”来指导后续施工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后续验收的工作量。比如:对于PVC管结构内暗敷,暗配管的弯取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如果在标准层“施工样板”明确了线路走向,其后续管子的弯曲半径及加转线盒的个数、接(转)线盒定位等问题基本上就迎刃而解,违反规范的可能性就会极大降低了。
3.4电缆的试验
(1)测量绝缘电阻的方法适用于不太长的电缆。测量时,一般用兆欧表测量并计算出吸收比,在同样测试条件下,电缆绝缘越好,吸收比值越大。(2)电缆的绝缘电阻值一般不作具体规定,判断电缆绝缘情况应与原始记录进行比较。由于温度对电缆绝缘电阻值有所影响,所以在做电缆绝缘测试时应将气温、湿度等天气情况做好记录,以备比较时参考。(3)使用兆欧表的电压等级选择:1kV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用500V~1000V兆欧表;1kV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用1000V~2500V兆欧表。(4)测试前,电缆要充分放电并接地,方法是将导电线芯及电缆金属护套(铠装)进行接地。(5)每次测完绝缘电阻后都要将电缆放电、接地。电缆线路越长,绝缘状态越好,则接地时间也要长些,一般不少于1分钟。
结束语:
在实际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本文只是列出了少部分问题,并提出了简单的防治方法。当然,问题不止这些,但只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在现场施工的时候谨慎、仔细地处理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具有一定的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杜绝问题的出现,才能确保每个建筑物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海利. 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中注意问题和质量控制探析[J].科技资讯,2017(10).
[2]李海涛. 电力工程建设中电缆敷设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6).
[3]文强. 浅述中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现状[J].机电信息,2010.
[4]殷强. 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与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