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巴中 550081
摘要:在我国变配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电缆施工技术是电力工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其中电缆敷设技术是电缆施工的关键环节。由于电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要想实现最佳电缆敷设效果,就应当高度重视电缆施工质量,并切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选择适当的电缆型号用于施工场地,这样才能提升电缆施工实际应用水平。
关键词:变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技术
1变配电工程中的主要电缆施工技术
1.1电缆头制作技术
变配电工程项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电缆施工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基础环节。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具体开展过程中,要意识到电缆头制作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作用。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主要的应用对象就是中间接头和终端头这两个。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雾霾或者一些恶劣的雨雪天气,在这种天气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出大量的腐蚀性气体。在施工过程中,要想实现电缆施工技术在实践中科学合理地利用,要尽可能避开这些恶劣的天气环境。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电缆在敷设过程中的型号、类型以及各项不同参数进行最终确定之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为了从根本上保证电缆接头在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性,必须提前做好一系列的防腐处理和防火处理工作。
1.2电缆敷设施工技术
电缆在敷设施工之前,为了保证电缆敷设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效果,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先对电缆沟进行清理处理,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杂物对电缆在施工过程中的状态和水平产生影响。在电缆敷设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要在施工过程中,与电缆的实际要求数量等各种不同类型因素进行结合,对电缆最佳的敷设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和利用。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电缆施工质量,还可以保证电缆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得到有效发挥。
1.3电缆施工技术之直埋式敷设技术
现阶段,在进行变配电电缆施工时直埋式电缆敷设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直埋式电缆施工技术时应与工程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满足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从电缆敷设方案角度来看,应与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相符,同时在进行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电路线缆的实际走线,可以一边施工一边测量实际应用电缆的长度。在此应注意,在进行实际电缆长度测量时应留有一定的余量,通常情况下会将余量长度控制在5%~10%之间。在确定电缆线路长度时还应考虑电缆沟的宽度、深度等,可以应用画白线的方式来确定电缆敷设路径。在确定电缆宽度时应充分考虑线路敷设时所需要的宽度以及人员行走的空间,以确保电缆敷设空间并为施工人员提供方便。现阶段,我国在进行变配电电缆线路敷设时,通常会将电缆沟的深度、宽度分别设置为80cm、20cm,在进行电缆沟开挖作业时应确保电缆沟与边坡的垂直度,开挖过程中所产生的土方可以放置在沟边,为后期的土方回填工作提供便利,在此应注意的是土方回填到电缆沟后应踩踏结实。要想保证电缆敷设投入使用后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可以在电缆沟下部适当的铺设细沙,在进行此项作业时可以使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电缆敷设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在敷设的过程中随时检查敷设质量,电缆敷设完成后可在其表面铺洒一定量的细沙并加盖防护砖,在确保回填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保护好电缆线路。
1.4电缆施工技术之排管式施工技术
直排式电缆施工技术相对简便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当需要敷设电缆的数量相对较大时就会给施工带来困难,因此要想有效地解决电缆敷设量过大的问题可以在变配电工程施工中应用排管式敷设方式,为大量电缆敷设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在应用排管技术进行电缆施工时多将排管埋设到地下70cm的位置;如果需要将电缆排管布置到人行道位置可以将埋设深度控制在50cm的位置。
在进行电缆敷设时还应控制排管与排管间的距离,可以将管与管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0mm左右,这样可以确保电缆运行过程中的散热。此外,变配电施工过程中应保证管道沟底部具有一定的倾斜度,确保坡度>0.55%,同时可以在排管沟的下部设置排水设置,为排水提供便利。
1.5电缆施工技术之桥架敷设施工技术
在应用桥架电缆敷设施工技术时应充分地做好接地工作,并选择有效的方式控制电缆桥架转弯位置半径,保证电缆桥架最小弯曲半径符合标准。在进行垂直电缆敷设时应将电缆沿着墙体或是主体进行敷设,同时做好防火隔板安装工作。在进行电缆敷设前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对电缆敷设路径以及具体的走向进行控制,并进行严格的检查,只有保证电缆桥架架设质量才能确保电缆敷设作业的安全。在进行具体敷设时如果电缆界面相对加大,应将电缆线适当留长一些,若电缆界面相对较小应做好标志,避免出现混淆情况。在进行电缆敷设时应避免出现首尾交叉的情况,为后期的维修、管护工作提供便利。电缆敷设作业结束后还应做好相应的固定工作,如果采用横向敷设方式应重点关注电缆头部、转弯处以及尾部,可以将间隔控制在5~10m之间。电缆敷设时若需要进行倾斜敷设,可以将电缆间的固定间隔控制在2m,并做好耐火板敷设工作。
2变配电工程电缆敷设的注意事项
2.1施工材料的选取与准备
为确保电缆的施工材料准备齐全,电缆施工材料清单的作用十分明显,既要认真查看电缆的型号和横截面积等信息,做好记录工作,还要根据电缆施工环境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的敷设施工做好准备。电缆及相关附件在尚未进入施工现场前,需要放置于储存仓库中,并对其进行科学管护,仓库要保持干燥,防止雨淋,温度控制适当,不让电缆接头部位受潮,也不能放在太阳下暴晒,以免导致电缆损坏,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2.2加强电缆施工检查
在变配电工程电缆施工过程中,需要仔细检查各种电缆设备的型号、参数与规格、绝缘状况,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电缆路径和原理的设计,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进,使电缆设备的数量和要求达到标准。同时,定期还要结合编号对电缆的详细信息进行核对,如电缆的铺设路径、特性及支架等,检查是否与设计规范的要求相一致,从而确保变配电工程电缆施工顺利进行下去。
2.3加强对电缆保护套质量的控制
电缆保护套质量是否合格,会直接关系到电缆安全,电缆外保护套有机械防护和防水密封的作用,并且长期对地绝缘,能够防止金属屏蔽护套接地,进而形成环流电流电。如果电缆施工中所用的保护套带有缺陷,就有可能留下隐患,会使得金属护套和屏蔽层的腐蚀速度加快,导致电缆绝缘性下降加快。当前,在电缆施工中,高压单芯电缆更加普及,电缆外护套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如何保证护套的密封性和完整性,所以必须确保电缆保护套的安全,采用科学的安装方法,为电缆保护套的质量提供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缆施工技术对电力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所以,电力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电缆施工技术的应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准备工作,根据不同施工场地选择适合的电缆施工技术,从而有效控制电缆施工质量。同时,电力企业也需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制定施工方法,防止发生事故,以此增强施工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宁.10kV配电工程电缆安全施工的敷设技术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7):68.
[2]丰进峰,雷华斌,丰钰莹.10kV输配电工程中电缆的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8(08):140-141.
[3]许颖菁.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中问题分析与质量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