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罗浩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当代电力学文化》2020年5期   作者:罗浩
[导读] 江苏长三角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江苏省宿迁市 223800
        摘要:当下,人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都依靠着电力作为支撑,我国的用电规模和用电量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需求增大的同时,输电线路施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电力系统随着用电程度而升级,输电线路施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给工人提供了更大的技术要求。与此同时,原有的电路施工技术如果不加以创新,势必不能符合正常需求,从而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对此,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需要与时俱进,在其管理体系和结构上加以升级,避免因为工程施工不当而导致的电路故障。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
        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机制
        1.1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基础施工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整体质量,有必要配合工程系统构建完整的施工质量监督体系。基本工程结构经常出现必须倾斜和变形的问题,这是务必要解决的,重点是注意塔架的集中维护,尤其是下沉问题。所以,基础工程项目决定着整个项目能不能成功,对应的我们要运用合适的质量控制体制,注重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此外,施工工程师必须科学地调查施工区域的地貌地形状态,在多种方法中找到合适的施工方法,确保能够达到施工项目可以成功建设的质量标准。在基础工程建设项目中,钢筋混凝土浇筑工程是关键技术要素。特别是在角塔基础施工项目中,以钢筋混凝土为基础,提高了抗拔标准,提高了整个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基础建设项目应考虑到岩石的地质条件,确保塔周围地质条件的完整性。当配置设备对相关参数进行详细分析时,我们可以验证注入砂浆后的稳定状态是否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波动。只有这样,想方设法地从源头上对建设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参数优化,才可以使后面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有力地将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整体水平拔高。
        1.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杆塔施工
        在建设和配置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系统工程的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更加重视塔架系统和运行参数的维护,检验质量参数能否符合实际施工标准和整个建筑过程的稳定性。在丘陵地质状况下,选取钢筋混凝土或者预应力混凝土是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如果它位于高原地区或地理条件十分苛刻,此时,为了从源头确保杆塔的质量稳定,就要综合分析地理效应,还要考虑架杆环境和运输环境针对结构开展分析计算工作。因为当塔架结构变得足够稳定时,才可以使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与线路质量在我们的控制中。工程师必须集中计算塔架的阻力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分为整体塔架结构或者将它分解成单个塔架结构,并根据组合形式和材料条件的不同调整实相关参数。
        1.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架线施工
        一是在施工紧线工作开始之前,积极开展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管理工作及时进行,积极检查项目的维护效果是否良好,并留意线路超负载现象是否出现,确保输电线拥有一定的负载能力。我们需要保证实施集中紧线操作后的参数稳定性,为此可进行集中分析和检查。此外,还应当确定线性压接管的实际位置,以确保处理的有效性和集成机制的稳定性。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架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建设项目技术和质量控制。往往电线磨损严重,项目技术需要更高的设备要求,为了确保其技术效率满足一定的要求,有必要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整合和系统分析。最后,有必要对输电线路进行处理和分析,保证输电设备运行效率,提高输电线路维护水平,从根本上解决输电线路的跳闸问题,维护人员能够快速响应特定问题,制定更系统的应急响应计划,调查相关事故点,然后及时修复和修复线路。在大规模处置和判断过程中,应以缺陷管理和控制措施当作基本要求和解决针对点。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
        2.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首先,应加强前期调研工作,在施工前对工程项目所需的数据进行合理测量,并确保所测数据的精准性。其次,根据分析所得数据科学绘图,并确保所绘制的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相符,具有可行性。

图纸绘制完成后,还应做好可行性分析,从多种角度去验证图纸的合理性,并由专人对图纸进行审核,确保图纸详细、合理。组织开展施工方案研讨会,听取多方意见,不断完善和修改方案,对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来,做好事前控制。再次,按照施工图纸准备所需材料,提高材料进场要求,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验,符合合同要求、施工图纸规定的材料方可入库。同时,要适应相应的紧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出现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确保工程项目能按进度完成。最后,根据项目情况、工项目规模大小、难易程度,对施工班组进行优化,确保人员配置合理。
        2.2提高人员综合素养
        施工作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必须要重视相关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从根源上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首先,管理者需要从自身做起,发挥榜样作用,以自身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影响员工行为,加强对管理理论的更新,不断增强自我专业技能,真正做到让员工信服。其次,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开展讲座,向相关人员讲解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普及行业先进的技术。在培训过程中还可以引入真实的案例,以惨痛的经验教训来提高作业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意识。在“引进来”的同时,还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走出去”活动,组织安排相关人员到其他电力工程项目进行参观和学习,增强行业之间经验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动彼此共赢,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2.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做好现场的安全管控
        随着我国电网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在施工期间所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先进程度都大大提高,所以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前,应该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一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同时也应该对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能和专业素养进行培训和提高,只有施工人员和施工技术得到了明确的保障,才能使施工质量满足设计人员所提出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完善并健全施工现场的管理机制,吸收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施工经验,确保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而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事故现场的安全管控,由于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员和设备以及各种材料十分庞杂,所以电力工程往往需要应用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性的施工。上述情况造成施工期间大量的安全隐患存在。所以为了从根本上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在现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施工期间,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对材料的堆放和运输进行及时的跟进,一些特殊岗位必须做到一人一证,持证上岗,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接触施工场所,做好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
        结束语: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线路的运行质量,避免由于质量不良所造成的这类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在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针对施工的人力和技术进行管理是极其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核心竞争力。在这个全过程中,所有环节的施工和设计过程都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将理论结合共同的实际进行灵活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输电线路的施工水平得以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惠荣. 探讨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J]. 电子世界,2017(01):34+36.
        [2]郭羽. 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技术研究[J]. 通讯世界,2018,25(12):185-186.
        [3]丁旭. 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概述[J]. 科学技术创新,2019(16):60-61.
        [4]覃忠安.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 中国高新区,2018(08):125-126.
        [5]毛文剑. 浅析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J]. 建材与装饰,2018(12):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