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161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电气自动化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展,发展前景广阔。其中,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在社会现代化建设发展中的作用逐渐突显,对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关人员需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促进设备工作效率的提升,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以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可靠性相关问题,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问题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我国逐渐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工作的资金投资和支持力度,但是我国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分析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所以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十分重要。
1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设备可靠性内容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指为保证设备的长时间无故障运行进行分析处理,设备的可靠性较差导致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很大,可靠性指设备机能在时间上稳定性程度,或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问题的概率。当可靠性降低,设备可能发生故障,所以应对故障原因在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上进行识别,为了防止故障的发生,最有效的对策是注意设备固有可靠性的形成,重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全过程。
2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因素
2.1设备零件质量
电气自动化设备主要由零部件组成,由于不同类型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存在差异,设备所需零部件往往需要多个厂家提供,会出现零部件在质量方面优劣不等的问题,若某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会对设备可靠性造成负面影响。此外,部分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厂家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会减少生产成本,过于关注零部件价格,而忽视质量要求,影响设备的整体质量。
2.2设备运行环境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运行环境会对其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部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环境相对恶劣,部分工厂中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复杂车间运行,会受温度条件、湿度条件以及气压条件等干扰。当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遭受不可控因素影响时,会导致内部零件被烧毁,亦或致使设备所处环境温度骤然提高,加大内部线路故障发生的几率,对设备运行可靠性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也会受到冲击与振动等诸多外部机械力作用的影响,导致设备运行缺乏灵活性。
2.3 设备运行维护影响因素
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提升,需要高度重视运行维护。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操作人员未系统化掌握设备使用的具体要求与操作规范,误操作现象时有发生,对设备运行质量与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贯彻落实日常检修维护工作的过程中,部分维修工作人员的实际经验不足,始终沿用传统检修的方法,难以有效诊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此外,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维护制度仍有待完善,设备管理与检修缺乏合理性,故障排除缺乏及时性,皆对设备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
3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对策
3.1保证零部件选择的可靠性
就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实际情况来看,设备的内部情况相对来说都非常复杂,同时,还囊括了较多的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保证整个设备的可靠性,就应该深入明确内部各个零部件的基本情况,能够通过各类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零部件选择的可靠性。这也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综合全面的考量多方面的信息内容,选择最优的零部件组合方案。
这还需要设计人员综合考察零部件跟设备的契合状态,并主动排查有问题的零部件。除此之外,电气设备内部往往都存在较多的零部件,单一零部件发生问题以后也会对整个设备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零部件的时候,也应该尽可能选择能够长时间使用并且内部结构精细的零部件,避免零部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出现疲劳失效等各类情况。
3.2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维护工作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检修与维护工作,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设备检修与维护的重要性,制定严格的设备维护规定,确保设备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设备故障率,同时也需要对维护参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总结,深入了解该设备的缺陷短板,并采取相关措施,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除此之外,企业也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维护手段与高质量的维护用具,提高维护工作效率。
3.3合理选择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重要组成元素。电气元器件可靠性的提升,有助于控制设备可靠性实现整体优化。在选择电子元器件时,应优先考虑标准元器件。在电气元器件应用前,要对生产商家进行严格要求,有效管理并控制元器件质量,选择高信誉度且自身实力较强的厂家,并综合考虑元器件的质量、型号以及规格等因素,确保选择的合理性。同时,在选择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谨慎小心,在电子元器件质量达标的同时,还需确保在恶劣运行状态下元器件的失效率较低。
3.4改善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欠缺问题
目前我国范围内有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法律法规非常少,因此电气部门可以依据其他行业可行性标准编制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标准。完善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标准,能够促使电控设备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升。现阶段我国除去已经在国防和航空领域当中构建完善可靠性标准体系之外,在时代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当中,各个民用行业当中也逐渐构建可靠性标准体系。因此电气部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应当将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找寻出来,依据本行业实际情况构建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可靠性标准,促使电气行业逐渐走上一条稳定发展道路上。
3.5不断增强后期的电气自动化设备运用管理
在运行的时候,应进一步增强整个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作为重要的目标,需要进一步实现运行环境中进行结合,对所采用的措施进行优化,降低使用环境不同外界因素的影响,屏蔽干扰因素。针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设置一套专门的保护措施,降低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于关键的设备,应根据环境的特点选择对应的防护措施。
结语
综合来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在后续使用中充分关注。而对于技术人员来说,也应该充分保证零部件选择的可靠性,同时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电子元器件,才能够从硬件方面充分保证整体设备的可靠性。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充分考量整体设备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做好后续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相关管理确保其运作成效。通过这样,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促使设备在后续发展中能够更好地发挥相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火胜.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探讨[J].价值工程,2017,36(25):211-212.
[2]范夫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5):69-70.
[3]孙玮.试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检测方法[J].价值工程,2018,(9):112-113.
[4]刘欢.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23):104.
[5]李忠文.如何巧妙探索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J].电子测试,2018,(1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