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电运行中的多发事故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陈鑫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6期   作者:陈鑫
[导读] 摘要:电力运行的好坏已然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最大因素。
        (国网长治供电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  046000)
        摘要:电力运行的好坏已然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最大因素。然而电力变电在错综复杂的运输环境中,会发生很多不确定因素。在众多因素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对我国电力线路维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在电力变电运行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因素考虑,不断分析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并不断模拟事故的影响力,然后逐渐降低甚至杜绝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国电力运行安全可靠。鉴于此,本文就电力变电运行中的多发事故点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阅。
        关键词:电力变电运行;多发事故点;控制措施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供电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供电质量。电力变电运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有很多的环节与组成部分。正是因为如此,才增加了电力变电运行发生事故的概率,其中变压器、直流回路以及母线倒闸是变电运行中较容易发生事故的危险点。笔者针对变压器、直流回路以及母线倒闸中的事故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电力变电运行过程中的事故多发点分析
        (一)变电设计、制造是造成事故的多发点
        在我们电力运行的过程中变电设备是否符合变电的要求关系到电压能否达到工作的要求和变压器工作运行的时间的长短。如果是设计方面的情况那么在使用之前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无良厂商在设计和加工时不按照标准化的生产规范,设计偷工减料压缩成本,不顾安全大局,从而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使故障频发,造成电力的供应出现停滞进而造成了经济的损失。
        (二)长时间运作导致变电器的老化
        在变电设备运行中,由于长时间的运作和变电器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会使变电器发生老化现象,这样的老化现象会增加产生故障的几率,在变压器使用的过程中会导致周围的温度过高,从而产生内部绝缘材料温度剧增,导致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的现象。
        (三)倒闸操作
        倒闸操作是电力变电系统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发生失误的。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主动分析倒闸操作容易失误的原因,避免因为这些失误导致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在倒闸操作过程中的操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方式不同使自动装置配置、继电保护和操作任务方面存在的不同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因此在这一方面对于倒闸操作的方式也就有所不同,因而在倒闸操作中出现的事故种类也不同。
        1.母线倒闸操作事故点分析
        母线倒闸操作是管理母线之间倒换和送电及停电,也就是说对整个电力系统中母线进行的操作过程。母线是一个系统的主线路连接的原件及设备众多,也是设备的汇合点,在进行母线倒闸操作的时候要更加严格的按照规范进行。在变电过程中母线处负荷大,很容易发生带负荷倒闸事故。在母线倒闸过程中自动装置切换和继电器出现错误将会造成整个系统的故障,轻则会在一定时间内造成电力运行停止,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计,重则甚至可能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电器倒闸操作事故点
        在电力的正常的运行中会对变压器进行充电、带负荷切断空载变压器等操作过程,这些都是属于电器倒闸的操作。在这些过程中会出现过电压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对变压器的绝缘造成损害和危险,如果在电压器空载电压不断升高时,会对变压器中的绝缘装置造成损害,导致的后果是整个电力运行的中断。
        3.直流回路事故点
        在直流回路的操作中如果出现一点接地时,要对接地的地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检查排除事故,还应该对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进行检查,一旦操作不当也会对电力的运行产生影响。


        (四)安全管理方面不当
        在电力变电系统运行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安全第一,然而由于单位没有将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以及管理者的不严格要求下属,使基层员工工作不认真,消极怠工从而使事故处于多发情况。
        二、电力变电运行中的多发事故点控制措施
        (一)提高电力系统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
        在电力系统设计初期,针对用电单位实际情况组织电力系统设计人员亲赴现场考察。对当地环境及气候做充分的考虑,再结合电力系统设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设计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选用安全可靠的设备,保障所设计的电力系统能够满足用电单位的要求。必要时需要指定设备品牌,杜绝因承建单位为了节省成本而更换设备品牌。设计人员还应该把控工程的质量,在最后的终验收时对于不符合设计的地方,严格要求承建方整改直至到符合图纸要求为止。只有从电力系统设计初期就严格要求,严把质量关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门,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
        (二)根据不同地域选择合适的电力设备
        根据不同场合用电需求,选择安全可靠的电力设备。在设备选型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设备性能,设备的运行特点和运行环境。并对关键的电力设备参数进行检测,要求电力设备的核心关键零部件采用行业知名品牌,提高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平时的电力设备维护过程中,通过对设备的主要运行参数进行检测,对可能出现的电力异常设备能够快速反馈,设备管理人员能够排除故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对设备不定期的进行保养,对故障部件和设备内部老化零件及时更换。对所有会影响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零部件进行检查,保障电力变电运行的安全。
        (三)提高电力系统维护人员技能
        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依靠人员的主动维护。因此在进行电力系统维护的过程中,培养电力维护人员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电力维护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充电,增加电力知识。对复杂的电力网络有充分的认识,具备快速排除故障并能够安全处理故障的能力。在日常管理中还要不断加强维护人员对工作的负责心,通过日常培训使每一位电力维护人员真正的融入工作中。为了能够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开展一系列岗位创新活动。通过创新活动的开展鼓励技术人员将工作中的问题总结下来,并进行研究拿出解决方案。对积极参加创新活动的技术人员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四)加强安全管理
        在对电力变电系统基层人员进行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安全教育,使其具有安全责任意识。电力部门不同于其他的生产部门,一旦发生事故,轻则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对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具有现实意义。①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制定相应的责任管理制度,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操作问题要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②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教育,提高员工操作水平,规范员工操作流程,降低员工工作中的失误率。并且定期对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考核,加强员工安全监督,在工作中,对不规范的操作要及时的制止并批评教育。③设立专项考核小组,对工作部门进行全面、深入的考核。而且,其他的管理部门要协调一致,加强安全管理条例和办法的学习,积极贯彻、执行部门制定的安全防范规章制度,一切按制度进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人员工作范围。确定工作人员工作范围是明确工作人员职责的前提,也是完善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
        结束语
        通过对电力变电运行中的事故分析,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从设计初期就开始将质量贯穿整个工程,设备采购时选用安全可靠的电力设备,并通过不断培养电力维护技术人员才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只有不断解决电力变电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点,才能使我国电力事业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羽.变电设备异常处理分析与运行事故处理控制研究[J].电工文摘,2018,12(24):147-151.
        [2]潘怀刚.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的事故多发环节与控制方法[J].科技视界,2018,12(24):105-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