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的重要发展模式之一,其能否有效实施,在一定的程度上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的发展。通过配电自动化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提高配电的工作效率,进而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同时,注意对配电系统的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管理、合理监管,共同推动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也不断普及,科技的创新使得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当中,自动化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都有所提升,但是由于我国电力系统引进自动化管理时间较短,所以,在技术以及自动化管理方面都有所欠缺,这样一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质量。在此情况下,电力企业只有不断的改进自身配电管理的工作,不断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优化,这样一来逐渐提升电力系统输送给个体的运行质量,因此本文研究电力配电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1配电自动化的具体内涵
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是当前配电管理工作的技术升级,也是管理层面的改革优化,从传统的手工和人为操作、配电管理,转变为以自动管理控制系统程序为主要管理模式,其具体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技术层面,自动化的控制程序与操作流程节省了大量人工和人力,这其中涉及到计算机以及电子信息等先进科学技术方法,将各个配电系统运行环节统筹起来,加快运行效率,并在逐步完善过程中保障配电设备及其网络的安全运行。另一种则是管理工作方面,管理体制要随着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的变化而做出革新与优化,以适应自动化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以此来高效处理复杂多变的管理问题和运行中遇到的安全风险。
2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主要是由计算机进行控制,因此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在设备以及程序上加以研究。当供配电系统接收到信号时,能够及时反馈给监测系统,并将数据连接至计算机设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此种自动化方式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人力的投入,从而能够对电站供配电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将过去由人力监控转变为自动化监控系统,加快了电站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投入,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能。应用自动化的技术进行管理,通过电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逐级实施管理。
3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中的问题
3.1电力配电整体发展状况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发展相对不够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困难。电力配电的自动化以及工程后的相关管理工作,需要拥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专业人员进行善后的工作处理。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在于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只有实现资金的保障与政策上的扶持,才能够顺利开展其相关的后续工作。目前,由于我国在电力的发展过程中,实际应用的电力技术相对较为贫乏,同时电力的相关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水平。
3.2电力配电建设地区性发展不均匀
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改善当前用电的质量问题,还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用电水平。但是综合我国当前地区配电管理的发展状况分析,部分地区电力的发展相对较为完善,还有相当部分地区发展仍然处于探索的时期。例如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的发展方面,严重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
3.3实用性与智能化的程度相对较低
当前,我国在电力配电的实用性以及智能化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相差很多。导致其中西方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全面覆盖系统。
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国内只有百分之十五的区域实现了电力配电的自动化管理,而国外部分国家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七十五,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4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的优化措施
4.1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科学规划
想要完整的构建一个电力系统,需要从多方面不断进行推进,不仅工程内容本身较为复杂,在构建的过程当中实际操作也十分复杂,所以电力企业想要实现配电自动化,加强配电管理,就要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除此以外,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要做好前期工作,如此才能使目标进一步实现,首先,在进行配电自动化普及之前,要根据当地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方法与技术要有妥善的准备,人力资源以及资金需求都要到位,其次,集合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时要保证建设的连续性,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到用电人群的需要以及用电地区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稳定进行,保证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4.2不断进行技术研发,逐步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
在建设电力企业电力配电自动化时,要合理的使用资金并不断研发新的技术,这两者都做到合理的规划实施才能提升国内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水平,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电量的要求。现在国家电网已经基本覆盖全国的各个地区,在它不断地发展条件,为了保证电力的正常顺利供应,电力企业必须要实行有效的配电管理方式。电力企业要极力培养一支较高技术水平的研发团队,负责设备的研发和及时更新;并且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要及时反馈配电技术的完成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的解决;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研发人员要考虑经费预算和设备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发配电技术。
4.3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广泛适用性
由于不同地区的电网与配电的情况都不相同,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时,相关的管理人员应选择使用性较广泛的设备进行管理,这样可以确保电力配电的机械设备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环境,尽管在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也要定期更新与检查相关的配电设备,定期更换全新的配电设备,确保整个电力配电系统内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先进,进而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
4.4及时更新电力自动化设备
由于一些企业设备年限较久,存在电路老化等问题。为了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电能效率,确保设备完善,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原配件更新,确保企业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培训从业人员,组织员工详细调查电力自动化系统,及时更换一些落后的设备,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同时,在设备的购买和使用中,有必要和多个厂商合作,实现跨区域平台的采购,保证设备的广泛性。
5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自动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领域。相关电力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资金的统筹规划和人员、技术的分配,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强化后期电力管理工作,为地方经济和民生建设提供基础。为了确保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需要大规模运用配电自动化设备。由于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处于初级研发阶段,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顾宝春.浅谈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7,15(8)200.
[2]罗兴,周冬旭.提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管理的措施与建议[J].电力安全技术,2018,26(8)100.
[3]臧先刚,吕青青.浅谈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状况与控制措施[J].电子制作,2018,14(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