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春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在供热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比较常见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极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在供热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应该充分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以及控制措施,整体保障供热系统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供热系统;安全运行;事故预防
1供热系统安全事故分析
供热事故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造成人员伤亡和市政破坏的事故,如某市电厂出口地下管道爆炸和架空蒸汽管道断裂,烫伤路人和民工;二是造成寒冬时节大面积停止供热的大事故,如某市供热出口管道补偿器爆裂,供热停止二十多天,给居民的生活带来的严重不便;三是造成供热设备破坏,降低供热系统使用寿命的大事故,如由于热源加热器和锅炉汽化,破坏了换热站和管网的正常状态。不同类型的供热安全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热水锅炉或热网加热器发生汽化;热源的主要设备发生故障,造成系统停运;锅炉燃料短缺或燃料质量低下;热源补水不足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常见的“热源”安全事故。管道破裂,管件、补偿器损坏等原因引起的主管网失水,系统停运等原因造成了常见的热网事故。换热器污堵,除污器堵塞,补水定压系统失灵等原因造成了常见的换热站故障。供热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很多具体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依然在于企业的技术水平。根据调查某地区的供热企业,不仅存在某些供热系统技术比较先进的供热企业,也存在不少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的企业,前者大多数都是新建的大型的集中供热企业,而后者多数是中小型供热系统。大多数供热系统都存在许多技术缺陷,供热质量合格率不高,新技术普及不够,加之供热监督与管理力度不够,造成了许多供热企业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都比较高,但是收费率低、事故率高的不正常的状况。
2供热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
2.1安全制度不健全,应急预案的方案不制定或不更新完善
当前供热企业或多或少的制定了与安全相关的制度,但有些安全规章管理制度制定了十几年了,随着供热体制的改变和部门分工的变化以及人员的流动,都没有去更新完善,早已经不适用当前的供热模式和安全管理模式了。对于应急预案的制定认为市里和上级没有要求就与本单位无关,认为应急预案是等到发生事故的时候才能用得到,这些年运行过来未出现任何大的事故,就不需要制定了。有些虽然制定了但是流于形式,忽视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实施演练。近几年来,很多地区都开始将燃煤锅炉改造为燃气锅炉供热,而燃气锅炉供热运行中的安全管理与燃煤锅炉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影响安全最大的问题:一是燃气锅炉本体受热面结露的问题;二是燃气锅炉蒸汽凝结水未有序排放,对供热安全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使得供热企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完善迫在眉睫。
2.2缺乏对供热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识
供热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一直困扰着供热企业的发展。供热企业的供热维修与安全管理都是由季节性的和长期聘用人员来担任,殊不知这些人员流动性很大,专业基础很薄弱甚至很少。这与供热企业缺乏对供热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识有关,他们认为供热检修是个体力活,照章办事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经。而供热企业企图通过短期培训,来帮助从业者捋顺操作流程来提高安全运行及管理水平。其实,在冬季供热的运行期,有许多影响安全的因素,需要专业型人才去处理和解决。如:供热管网水力失调、科学合理的安全调度工作、供热突发事件的处理等。
3供热系统安全事故预防
3.1健全企业安全监督与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供热企业安全监督与管理制度是供热企业、供热用户按章办事的法律依据和行动指南,只有建立健全这两方面的规章制度,才能使供热得到安全保障。随着供热企业煤改燃工程的实施,这使得供热企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完善迫在眉睫。供热企业的某些安全规章管理制度制定了十几年了,随着供热体制的改变和部门分工的变化以及人员的流动,都没有去更新完善,早已经不适用当前的供热模式和安全管理模式了。
因此要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市供热行业的相关监督管理条例,制订出新的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应急预案和更加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制度。制定更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实施演练,这样才能在事故发生后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将事故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
3.2制定检修方案,及时检修设备,淘汰老化程度严重的设备
企业安全监察机构要摸清特种设备的实际情况并做好登记,认真完成本辖区内的监督检验任务,提高定期检验检测的力度,消除事故隐患,保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确实履行技术把关的职责。通过以上登记的设备情况,针对具体的设备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对设备进行检修。同时,加大对设备改造资金的投入,做到对于老化程度严重的设备及时更新。
3.3重点强化主要事故的预防
3.3.1热源安全事故的预防
在供热系统中,热源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只有全面保障热源的稳定与可靠,才能综合性发挥供热系统的作用和效能。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全面加强热源安全事故的预防以及处理。第一,应该在热源处,科学设置备用锅炉或者备用电源。一旦主运锅炉发生故障或者其他问题,可以随时进行替换使用。同时,还应该配置发电机等备用电源,以此来保障热源设备始终发挥工作。第二,加强热源关键设备的常态化检测与维护,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机械故障或者其他安全隐患,必要时可以及时进行更换。第三,整体优化燃料品质,依托于科学的燃料供应计划等来科学采购燃料。在主运锅炉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燃料数量不充足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加强燃料的供应,保障燃料源源不断持续供应。
3.3.2热网安全事故的预防
第一,强化热网巡检管理与安全保护。在供热机组运行停止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热网。而供热机组也需要积极开展检查维护工作才能够确保运行的正常性,并且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检修并维护供热机组,以保证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发现并排除。热网问题集中表现在管道与燃气供应管道安全距离的设置不合理、一次管网与二次管网水体质量不理想,导致换热器内部出现堵塞问题。基于此,应不断强化对供热管网井室内部防潮措施的检查力度。由于换热站使用的电源相对单一,所以风险程度也存在差异。为保证供热管网运行的安全性,必须重视以上措施的运用,科学合理地制定维护与改造的方案,强化热网保护与安全管理效果。第二,不断完善热网应急抢修预案。制定热网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必须与企业具体状况相互结合,并不断完善供热系统应急体系。另外,应不断强化检修运行抢险准备工作,以免受热源波动因素影响,导致供热不稳定。同时,严格控制已经发生事态,避免恶化,减少维护工作量。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训工作人员的实战能力,完善供热机组停机故障预案的编制,强化现场处理方案实用性效果,贯彻并落实执行工作,以保证工作人员应急能力的不断提升。确保在集中供热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在严寒环境条件下,始终提供稳定且安全的供热,最关键的就是供热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在供热系统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应该整体保障它的安全运行成效与质量,同时加强供热系统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的分析与研判,落实科学全面的预防性措施,从根本上降低供热系统故障的可能性,整体保障供热系统的运行安全以及运行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水洋.保障“城市供热生命线”安全稳定运行[N].中国建设报,2020-04-27003.
[2]高耀岿,曾德良,平博宇,李青.吸收式热泵供热机组安全区的计算[J].热力发电,2020,4902:58-64.
[3]陕西全省住建领域开展供热等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J].供热制冷,201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