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运维与检修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然而我国的输电线路具有覆盖范围广、覆盖地形复杂、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人工巡检难度大等特点。输电线路中各种电力设备,不仅要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还将面临各种人为或自然环境的外力破坏,除此之外,输电线路中的设备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种种不利因素都将成为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隐患,因此建立输电线路运检系统的智能化平台,设计智能化的在线监测系统,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对于传统运检模式,运检人员巡线存在周期长、工作量大、巡检漏洞多等弊端,同时输电线路故障常具有突发性特点。由于这些局限性的存在,传统的运检模式并不能实现对输电线路的有效监测,严重影响了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鉴于传统运检模式存在的不足,运检系统智能化平台的建立则可有效提高线路的智能化水平。在实际应用中,针对线路舞动、绝缘子污染、线路受外力破坏等潜在危险建立的在线监测智能化平台已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为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输电线路;电网;智能化;巡线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能在促进社会生产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输电线路是电能传输的主要载体,输电线路的建设也会影响地方的经济建设发展。针对输电线路的运维以及检修技术探讨分析,分析了输电线路运维必要性,对优化输电线路运行提出了一些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对应的电力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1输电线路的检修价值分析
输电线路是负责将电力能源进行远距离输送,并将各级变电站连接成整体,形成电力网的一种电力线路。与地下输电线路相比较,架空线路建设成本低,施工周期短,易于检修维护。因此,架空线路输电是电力工业发展以来所采用的主要输电方式。通常所称的输电线路就是指输电线路。通过架空线路将不同地区的发电站、变电站、负荷点连接起来,输送或交换电能,构成各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网络或配电网。结合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科学技术成为了优化输电线路运维,提升检修建设管理质量的关键,电力是支撑社会经济市场以及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做好电力检修管理,才能够提升国家综合建设实力,更好巩固我国能源、经济、科技建设质量。
2智能化输电线路运检系统
传统的运检工作通常存在较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由输电线路工作人员在现场记录线路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由相关人员总结分析运行数据并判断运行情况;人工巡检数据也将由相关检修人员保存,同时基于巡检数据的检修方案由工作人员总结讨论决定。此过程具有一定的周期,很难实现在隐患发展为故障时及时采取措施。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远程巡线、子站监测的智能化运检手段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以智能化在线监测系统为基础,将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运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保障线路运行的可靠性。智能化在线监测平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包括输电线路上的多种监测子站和服务器,通常子站设置于监测需求高的输电线路杆塔上,检测线路工作的相关参数,对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数据进行实时全面的测量。同时,前端的监测子站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及数据存储功能,可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处理。前端监测子站的监测数据以多种通信方式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将实时数据传输至后台服务器,对运行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工作人员可在终端实时查看并及时查收线路和设备的工作状态,智能化平台也将实现智能预警,提供最佳检修意见,有利于电网科学高效管理和提高处理突发故障事件的能力。
3输电线路智能化发展对策
3.1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方法
(1)热图谱分析。
检修人员通过将设备运行下的热谱与设备热谱图相比较,继而确定高压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2)相对温差判断。检修人员将两个执行环境温度相同、设备型号相同以及负荷电流状况相同的不同设备进行比较,比较两组设备的所在检测点的温差。该检修方法可应用高负荷、高温度的设备运行环境中,由于该检修方法并不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因此可确保判断结果的精准性。(3)表面温度判断。检修人员根据相关制度规定记录运行设备表面温度变化,判断设备温度是否存在超标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分析设备运行问题。(4)同类比较。检修人员可将其应用于由于电压、电流问题导致设备出现发热故障的设备之中,利用温差以及允许温升的手段来判断故障发生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3.2构建有效的架空线路基础运维检修数据库
针对现有的供电企业输电线路维护重点,对应的检修人员一定要建设有效的电力资源采集和整合,并建立有效的数据分析库,以为今后的线路故障运维提供有效的建设措施和管理建议。此外,加强运维检修工作建设,也需要建设一个基于数据资料库的环境,对架空线路的运行以及动态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对于存在的故障问题,可以建立有效的数据库,通过案例分析以及数据研究等措施,提升整个运维检修工作效率。
3.3外力破坏智能监测
近年来,随着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加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及施工的面积越来越大且分布更复杂,各种大型化设备的投入给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输电线路因受外力破坏而频发设备短路甚至区域停电事故,极大威胁着供电质量。为降低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频率,雷达侦测、视频监控及入侵检测的多种智能化监测平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以智能侦测系统为例,系统通过红外三鉴探测器对输电线路周围外物信息进行分析,对潜在外力破坏隐患进行智能分析,并通过智能化的方法对报警信号进行处理,及时将潜在的外力破坏危险信息传输给后台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监测子站还可实现线路现场的实时视频传输,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查看线路实际运行情况,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3.4绝缘子污染智能监测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导致的输电线路积污逐年加重,加之受到设备老化等因素的限制,污闪事故已成为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隐患之一。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放电的发生、发展受温度、湿度和气压等气候条件和污秽度的影响最大,实时在线监测绝缘子污秽泄漏电流,提取其中能预警污秽度的特征信息量,即可判断绝缘子的工作状态。绝缘子的泄漏电流通过高灵敏集流环泄漏电流传感器测得,传感器采集的电流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处理后的监测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系统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实现对运行绝缘子污秽程度的监控和对污闪事故的预防。
结语
输电线路的运行在整个电力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只有优化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才能够推动和保障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建议对应的电力单位,要做好电力安全排查工作,并为输电线路的长远运行提供一个好的基于,让供电企业的架空线路更有安全性、保障性。
参考文献
[1]葛彤.输电线路运维与检修技术探讨[J].化工管理,2019(10):160.
[2]马胜利.输电线路运维与检修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9,5(2):54-55.
[3]刘阳,徐硕,李铁军.输电线路运行的影响因素与运维策略[J].电气时代,2018(12):49-50.
[4]刘星.输电线路通道运维属地化管理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6):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