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优势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5期   作者: 张尊洋
[导读] 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项目内容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项目内容,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必须要通过高效的工程管理工作来对这些复杂的内容进行协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打造合格的建筑工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领域中也不断的在进行革新,BIM技术的出现,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管理的合理性,实现科学化的工程管理。本文对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科学化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关性浅见。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项目;工程管理
         引言
         社会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促进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实现了建筑工程的规模化发展。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顺利的进行,各种先进的技术、理念、工艺等在建筑行业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其中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有效显著性的应用优势。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致使其往往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而传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建筑管理的需要,无法取得明显的成效。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能够在造价管理、施工管理、安全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的良好发展。
         1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优势
         1.1智能化工程设计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有效运用,有着较为显著性的技术价值。建筑工程企业可通过发挥BIM技术的优势,实现建筑的三维设计,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可根据3D模型对各种文档和图形进行自动生成。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相关图形和文档会随着模型的改变而进行自动更新,以此来实现各专业协同设计。
         1.2信息化项目管理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有效的弥补了传统纸质媒介方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克服了其存在的弊端。BIM技术有着传统技术不具备的优势,通过该技术可以建立统一的工程数据源,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时也充分保证了参与方信息的准确性。
         1.3可视化的施工管理
         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较而言,运用BIM可以实现项目虚拟化设计,实现动态化、集成化、可视化的4D施工管理。将建筑物及施工现场3D模型与施工进度相链接,并与施工资源和场地布置信息集成一体,建立4D施工信息模型。此外,通过BIM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但可以有效的分析运营阶段所需要能耗,而且还有助于实现节能的目标。
         2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
         2.1设计环节过于复杂
         传统的工程设计,建立在平面图纸的基础上。为了反映建筑物的三维图形,平面图纸需要从多个角度反映建筑物的形态,从而使立体形状得到描述。通常情况下,设计单位会首先设计总平面图与建筑设计说明。在这一设计环节中,委托方的需求与现场勘测数据是设计者的主要依据。所设计出的平面图,仅能反映工程的建筑方案。同时,在这一设计环节,设计单位也应依据现场数据制定建筑的刨面图与立体图。借助3D设计软件,建筑的透视效果图也将得以呈现。而在大型或商业建筑中,设计部门通常会制作建筑模型,从而使建筑外观得到具体展现。之后,设计部门会开展初步设计。其中包括总平面图、楼层剖面图、建筑材料标准、结构方案、建材使用表、设计说明书等。在这部分设计获得通过后,设计部门会针对技术问题作出定案。最后,是施工图设计。其对于工程严密性与艺术风格的要求更高。
         2.2物料管理不够科学
         物料管理会对工程管理效率带来多方面影响。

首先,建筑物是由建筑材料构成,因此建筑材料的总用量与占地面积超过工程体量。在摆放中,建筑物料必然会占用大量空间,设计不合理必然会对施工现场造成影响。同时建筑物料的规模庞大,挪移摆放位置必然会产生相应成本,因此建筑物料的摆放将对施工管理带来影响。其次,为了节约场地与建设资金。施工单位倾向于减少物料储备规模,并期望物料供应单位在分流物料管理的同时,提供及时的运输服务。但受到天气、上游供给等因素的影响,物料供应商难以及时提供所需物料,因此建筑单位应储备足够使用的物料。若出现物料短缺,将对施工进度带来影响,建筑成本也将随之升高。而物料储备过多,也将使施工单位付出更高的管理成本。综合分析,物料管理的科学性将对工程管理效率带来影响。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BIM技术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是工程项目中的重点阶段,设计工作如果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对后续的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工程事故,所以加强设计工作的合理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设计阶段也是工程管理的重点关注阶段。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可以利用BIM技术,把各种项目信息输入到BIM软件中,形成一个立体的模型,设计人员通过对这个模型的观察,可以有效的发现各种设计方案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整改工作。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包含了许多的内容,各种系统在建筑设计方案中很容易发生冲突,利用BIM技术的图像模拟功能,可以更加直观的对各种系统进行分析,包括水电、暖通、消防等各个系统,各个系统的设计人员可以实现实时的信息传输合格共享,通过对同一个建筑模型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避免设计方案中存在的各种系统冲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3.2设计管理阶段的应用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作为关键性阶段,相关设计人员要给予设计阶段足够的重视,同时要注重发挥BIM技术可视化优势,以三维的方式将设计结构呈现出来,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此外,BIM技术有着较为强大的优势,能够在建筑各个设计环节得到有效的运用,例如设计装饰、设计水电等。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还可以运用BIM技术,结合建筑工程相关参数,构建建筑工程模型,同时还需要呈现出三维效果。
         3.3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非常的复杂,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机械设备才能完成,而且工程环境也存在多样化,如果不能对这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就很容易产生资源的浪费,增加造价企业的施工费用,同时还会产生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在工程管理中,可以利用BIM技术来生成一个三维的工程模型,把当前的资源配备信息输入到模型中,可以实现工程施工的推演,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自己施工方案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的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可以使项目开展的更加顺畅。另外,在人员、设备等各种资源的配置上,BIM技术也可以发挥出重大的作用,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的推演功能,把各种资源合理的分配到各个工序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很大程度的降低了企业在项目中的资金投入。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方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必须充分发挥BIM技术优势,做好建筑模型设计工作,合理规划施工流程,完善施工方案;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力度,全方位跟踪施工进度,将BIM技术落实于施工全过程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刘文雅,李楠楠.绿色建筑设计中BIM技术应用分析——以北京绿地中心工程为例[J].居舍,2019(2):112.
         [2]陆培争.基于BIM和大数据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7.
         [3]尹晓娟.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9,31(1):6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