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遗保护 弘扬传统文化——武汉市硚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万辛
[导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武汉市硚口区文化馆  430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传承中华文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有力举措,是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非遗保护;传统文化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以敢于担当、勇争一流的精神,呈现出持续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保护名录体系基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宣传展示活动成效显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氛围正在形成,创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硚口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硚口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硚口经验”。
        一、基本情况
        2016年11月武汉市颁布实施《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来,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先导,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全区共有19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5项、市级9项、区级4项,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6大类别;共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3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7人,市级16人,区级9人。申报国家及省市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我区争取国家发改委老工业基地改造资金58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设总面积1480平方米的硚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该中心采用声、光、电和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视角展现硚口非遗的魅力。2015年6月建成开放以来,接待文化和旅游部、省市领导以及外省市相关部门考察140余次,接待参观群众达5万余人,成为硚口区非遗传播和对外展示的窗口。
        区非遗保护中心与区文化馆合署办公,由1名在职干部兼职,负责非遗保护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在加强协调落实非遗保护政策方面
        区政府常务会每年专题研究非遗保护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文化体育旅游年度工作要点,非遗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形成领导重视、认识统一、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格局。
        建立全区非遗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区政府认真落实《条例》,统筹协调非遗保护财政投入、基础建设、传承发展、展示活动、人员机构等重大事项,将非遗保护工作分解到区直相关部门,推进非遗保护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进一步调动部门之间的协作积极性,文旅局与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人资局等相关单位,联合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系列活动,推进非遗保护志愿服务行动,建设非遗保护队伍。
        加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传承人群培养,在江城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别为武汉木雕船模、苏恒泰油纸伞、叶画3个项目传承人,专门设立工作室。
        对传承人的保护责任定期检查,督促保护单位做好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的申报工作,实现非遗保护工作由粗放型评判到数据化评估转变,提升保护水平;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传承不力问题,及时纠正并予以处理。
        (二)在制定计划推动非遗保护工作方面
        制定《武汉木雕船模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传统技艺发掘,推进武汉木雕船模档案库建设及抢救性记录工作,促进项目广泛传播,提高社会公众对武汉木雕船模的认知度。
        发挥引导、保障和监督职能,重视市场和社会保护的作用,结合我区非遗保护的实际资源和文化特性,区分重点、厘清边界、科学定位,分等级、分类别、分单位实行抢救性、记忆性、传承性和生产性保护。
        扶持和指导艳阳天、郑氏骨科医院、苏恒泰、谈炎记水饺、楚汉收藏品市场等单位积极做好非遗保护工作。
        结合民族节庆、民间风俗等,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示、展演、体验活动,举办京剧、黄梅戏等戏曲团队专场演出,传播中华戏曲文化,营造声势、营造环境,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促进非遗保护工作持续发展。
        (三)在推进非遗名录项目保护利用方面
        着力加强国家及省市区级非遗名录项目保护,着力推进代表性传承人与传承人群培养,重点解决传承人缺乏的问题。


        启动“智慧非遗”大数据建设,推动我区非遗数据库进程,实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全方位、多层面的采访、调查、收集、记录全区非遗项目的相关资料,形成专业档案存储,受到省市档案主管部门充分肯定。
        打造“人文非遗”品牌,深化非遗进校园、活化非遗赶大集、美丽非遗志愿服务行动,丰富和拓展非遗保护内涵和外延。
        (四)在宣传推广融合发展非遗保护方面
        创设微信公众号,借力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非遗、硚口发布等省市区级宣传推广平台,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及时报道我区非遗保护的新动向、新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
        将非遗保护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旅游的新优势深度融合,指导武汉木雕船模项目走向市场,每年创造超过70万元的经济效益。
        每年6月,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与艳阳天联合举办非遗美食节,邀请武昌鱼、鮰鱼、黄焖元子3个非遗项目的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孙昌弼、卢永良、常福曾等烹饪大师,齐聚一堂,现场向市民展示楚菜的精湛技艺,让市民尽享舌尖上的美味;与收藏品市场联合举办传统工艺美术类项目赶集会;组织老四知堂郑氏正骨疗法传承人走进社区义诊,为居民祛除病痛。
        三、工作思考
        通过努力在全区建立起比较系统的,具有时代特征、硚口特点和地域特色的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传承体系。各项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保护传承的基础建设更加扎实,保护水平整体性更加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加全面,代表性项目普遍焕发生机活力,形成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与合理利用的五大新格局。
        (一)拉高硚口非遗保护发展“新标杆”。在项目申报上,着眼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继续加大国家及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力度,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在基础建设上,完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馆藏,提高综合开放水平;在保护手段上,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建设成果,拓展多种传承载体;在数字化管理上,实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启动“智慧非遗”大数据建设;在理论研究上,不断强化保护理论的探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大课题研究;在成果编纂上,编纂和推广硚口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汇编;在活动品牌上,拓展“美丽非遗”品牌活动,深化美丽非遗进社区、美丽非遗赶大集、美丽非遗志愿服务行动。
        (二)推动硚口非遗项目保护基础指标“全覆盖”。实现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措施全覆盖,增加1至2名工作人员,专门从事非遗保护工作。按照省市非遗条例的规定,加大投入,确保每年非遗工作经费10万元,增加区级传承人补助;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全覆盖,对传承人创业、非遗产业给予贷款、税收等政策优惠;区级以上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全覆盖,健全非遗项目的保护激励体制;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全覆盖,加强与高等教育、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打通非遗技艺传承与学历教育的通道;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活动全覆盖,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并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为他们提供优待政策。
        (三)推进硚口非遗名录项目保护利用“可持续”。着力国家及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着力推进代表性传承人与传承人群培养,重点解决传承人缺乏的问题;着力推进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门类中濒危项目的保护;着力推进特色小区建设中与历史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
        (四)打造硚口非遗保护融合发展“新优势”。以“现代科创智城、美丽生态硚口”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为切入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新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化旅游新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国民教育新优势,社会各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特色小区和城市文化主题建设新优势。
        (五)实现硚口非遗保护事业“再出发”。切实从重申报、轻保护向重申报、更重保护转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从强实践、弱理论到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发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学术优势,共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粗放型评判到数据化评估转变,以科学化管理提升全区总体保护水平;从单项性保护向整体性保护转变,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区域间保护联动;从终身制到动态制转变,对因保护不力和措施不当的名录项目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实施警告或退出机制。重视研究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内在规律,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补短板,求创新,寻突破,实现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再出发。
        参考文献:
        [1]尹可昕,谭元敏.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的传承与利用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7(02):76-81.
        [2]马知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J].东方论坛,2020(02):148-156.
        [3]吉文莉.人类学视域下的陇中非遗传承与保护研究[J].中国地名,2020(03):4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