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控人居文创园“项目探讨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升级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潘蕾
[导读] 在政府大力推行“双创”的背景下,利用老旧工业厂房改造成的文创、科创园区,成为城市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
        摘要: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老旧工业厂房作为历史的产物,如何被更新和再利用,使其枯木逢春?在政府大力推行“双创”的背景下,利用老旧工业厂房改造成的文创、科创园区,成为城市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
        关键词:老旧工业厂房;文创园;改造设计 
上海,是一座快速发展、充满活力的城市,科技、创新、时尚、现代化……都是这座城市的代名词。作为一个发达并且有吸引力的城市,除了拥有一批代表着现代技术和趋势的新潮建筑外,也一定要有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完整的城市历史遗迹,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营造出新旧对比、层次丰富的城市风貌。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老旧工业厂房逐渐被废弃,大拆大建固然畅快,却不是最好的方法,如何完成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政府大力提倡“双创”,即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国内的文创、科创企业近年来逐渐兴起,相应地,作为其载体的众多创意工场、孵化器、科技园区等也随之产生。在这一过程中,利用老旧工业厂房改造成的文创、科创园区,成为城市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
“清控人居文创园”项目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前身为上海超人电器厂,占地约118亩,拥有自建厂房、仓库、员工宿舍等工业建筑5幢。2016年,超人电器厂搬迁,原有厂房便空置出来。清控人居集团接手并对老旧厂房建筑和园区环境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同时,通过积极引进文化创意企业,使原来结构单一的工业园区,逐渐转型成充满活力的文创园区,“清控人居文创园”由此诞生。自2018年7月开园以来,园区充分利用清华大学资源聚集的能力和汇集起来的资源,将“清控人居文创园”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着重打造以“文化、艺术、创意、科技”为核心的品牌园区。同时,由于项目位于G60科创走廊沿线,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及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基础也较好。2019年3月,园区被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挂牌为2019年重大产业项目。
从老旧工业厂房,华丽转身为极富文化艺术气息的文创园,除了运营方的创新理念和运营能力,更离不开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的极富专业性的改造设计。建筑外部形象的改造,极大地提升了园区形象,增加了园区的外部吸引力;建筑内部空间的升级改造,新的使用功能的赋予,为园区提供了丰富多元的空间形式和内涵。因此,不论是外部改造,还是内部升级,都是工业厂房改造的重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清控人居文创园”项目作为一个较为成功的改造案例,也是其不断地进行“内外兼修”成果的提现。本文篇幅有限,仅选取园区内两幢旧的工业厂房作为案例,从外部形象、内部空间、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其改造升级的方法做一下相关探讨,希望能对国内类似产品改造升级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外部形象的改造
园区内原有的两幢旧工业厂房,南北相邻,分别为3层,尺寸为150米(长)*40米(宽),两幢厂房中间间距16米,形成一个内廊,在建筑的东端、西端和中间位置分别通过连廊相连,连廊位于南北两幢厂房的二层和三层。由此可见,两幢厂房既分别独立,又由于有连廊相连,是一个整体。如何在改造过程中,整合和利用他们之间的空间,就成为了除了外立面改造之外,对建筑形象影响最大的设计要素和要点了。



为了更好地利用内廊空间,将两幢厂房之间的整体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设计师采用了化零为整、合二为一的手法,将主入口放在东侧连廊入口位置,并设计了新的入口大门。建筑物入口大门,是一个建筑物的由内而外的过渡空间,是场所,是位置,它既是建筑的一部分,又是室外空间的一部分。可是,如何凸显这个入口呢?
造型上,为了丰富立面效果,这个大门既要突出入口中轴线的意境,又要弱化原有厂房方方正正、呆板的形象。因此,设计师选用了具有向内引导性的向内凹进的造型,并且用折线元素来实现这一想法,有效地打破和活跃了原有立面形式。同时,斜接内凹的入口,也有利于引导人流,丰富入口空间的层次和透视感。
体量上,为了强化入口的作用,突出大门的位置,入口的高度必须高于原有建筑,既可以协同塑造建筑的整体形态,又能够丰富虚实对比。同时,这个大门入口可以扩大人们对于建筑物主要入口的的观赏角度和范围,体现入口空间的重要性。
颜色上,设计师选用了突出跳跃、热烈明晰的红色。红色是最热烈的颜色,既可以突出大门的位置,又凸显了其重要性,也使这个新建的入口大门成为了园区极富标志性的构筑物。
材料上,为了丰富立面造型、增加立面层次,减少原有立面改动,同时又要便于施工,设计师选择了在立面上新增穿孔铝板,铝板空洞采用具有渐变效果的变化空,使整个东立面效果更加丰富、灵动。同时在东侧屋顶间增加了钢架玻璃屋顶,将两幢厂房的东侧内廊形成了完整的大门入口空间。
目前,东立面的红色大门入口已成为“清控人居文创园”项目独具特色的标志性特点,常常吸引不少文艺青年前来参观打卡。



二.内部空间的提升
这两幢旧的工业厂房内部,是典型的工业建筑结构,厂房面积非常大,每层面积6000平方米,层数均为3层,层高分别为一层4米、二层4米、三层5米。其中,北幢厂房的东侧为原来的工厂制造车间,是层高8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大空间,由于其结构的特性,除了结构梁、柱,中间没有任何墙体分割。如何考虑空间的分割,把有效的空间利用好,尤其是发挥8米高大空间的优势,就成为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文创园区不同于传统的办公空间,其最大的特点是自由、开放、包容,因此,除了常见的办公、会议场所,如何弥补原始结构中缺少的功能布局,满足文创园区灵活多变的空间需求,赋予其多样的空间功能,是设计师和业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点。
首先,设计师通过充分利用厂房的挑高优势,采用木质阶梯式平台空间,形成一个的多功能路演厅。其次,结合阶梯式的平台空间,设置钢制结构的展示单元,用于分类展示科技、手工艺制品等。在木质平台的最下层,实际形成了一个小型舞台,既可以用于大型会议,也可以作为园区娱乐活动的举办场所。设计师给这样一个具有多功能活动主题的空间命名为Showroom。


结合钢梯、连廊,局部夹层空间等,Showroom从木质结构中延伸出来,让整个空间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灵活有趣的多功能空间。而沿着横向和竖向空间延展的木质平台,以及其搭配的彩色布艺坐垫,又让工业风中多了一些时髦与舒适感。同时,在改造过程中,保留的混凝土牛腿节点,强调了建筑本身的工业风特质,裸露的屋顶、风管、桥架等又迎合了工业风硬朗的视觉主题。


高畅的建筑结构,明亮的室内环境,空间层次错落有致,加上园区内大师雕塑、手工艺品的衬托,形成了文创园区浓厚的文化气息。

三.文化内涵的赋予
改造后的“清控人居文创园”以文化创意为主题,依托清华大学的优质学术资源,并充分利用园区资源聚集的能力和汇集起来的资源,不断地提升园区的文化、艺术氛围。园区运营方也对于园区的品牌建设提出了创新理念,旨在以“清控人居文创园”为基础,将园区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作为一个以“文化、创意、时尚”为核心价值的品牌去打造。
目前,“清控人居文创园”已经有六位文创领域的顶尖大师入驻园区,在园区设立了大师工作室,另有诸多文创、科创类企业也已竞相入驻。其中,以纤维艺术大师林乐成教授的工作室最为知名,其在国际纤维艺术领域享有非常高的声誉。依托这些企业,园区内展览活动不断,艺术气息浓厚。而园区也引导入驻的机构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在园区内举办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广泛交流,既增进了企业间的合作,也使整个园区都充满文化、创意、时尚的气息,园区的整体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四.结语
曾经的老厂房,如今华丽转身,变为文化人士、艺术达人聚集的文创园,并再次迸发出活力。而这种以产业置换为载体的成功方式,也必将带动一股改造工业厂房的热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