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院校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有利于改变院校教学员态环境。目前,混合式教学已成为许多院校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员首先在课前根据教学要求在相关学习平台发布学习内容和资源,学员在学习、理解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完成任务并给予教员相应的反馈,教员可通过反馈信息适当调整面授教学的内容及节奏,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课堂上,教员总结学员自主学习时暴露出的问题,对学员进行引导,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对于一些典型、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可以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发现问题并及时提供指导,强化学员认知。课后,教员根据面授及学员的讨论、接受知识的情况,再次通过线上平台发布相关主题的内容或对课上知识进行拓展,以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形成师生之间、线上线下之间的互动、反馈来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混合式教学评价
在混合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中有一项内容一直贯穿其中,即“教学评价”。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所认为的“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教学评价是为了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改进问题,保障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评价对于混合教学这一快速发展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它为混合教学的具体实施、改进提供了指导,为这一教学模式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混合式教学评价原则
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应遵循客观、规范、全面、多样、以学员为中心等原则。此外,评价中还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将面授与线上相结合
面授学习和线上自主学习是混合教学模式中的两种教学形式,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教员不可因为线上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就花大精力放在线上教学而忽视了面授教学。虽然学员自主学习更灵活、自由,但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及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均会寄希望于面授过程中教员给予更详细、更有针对性的讲解与指导。所以,在评价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时要二者兼顾,也就是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探索如何平衡和分配两种教学形式的比例,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二)将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教学结果是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因此在教学及评价过程中常常会有“教学质量就是最终成绩”的片面观点。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出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什么样的过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尤其是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所谓的“混合”更多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既然要评价混合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理应将着眼点放在教学过程上。关注混合教学过程中学员的具体学习行为表现及过程性结果,如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对学员的学习质量做出评判,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对最终的教学效果影响重大。因此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既要有结果评价,更要有过程性评价。
(三)将教员与学员相结合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员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将对教学质量的高低产生重大影响。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员除了要具备传统教学中的各种能力外,还应具有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能力。学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的好坏最终将在学员身上得以体现。相对教员而言,学员对混合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能更熟练,但是能否适应新的教法,提高自己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样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三、混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一)设置评价指标
通过调研、查阅文献,并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拟定了评价指标体系(表 1),并分别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评价。
表1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二)计算评价结果
根据表1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权重及评价结果进行计算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得到评价者对表 1中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分值,所有有效回答的平均分作为该项指标的最终得分。二级评价指标及最终评价结果均采用百分制计算,最终评价结果按照公式(1)计算得出:
其中,n1表示一级指标的个数;Wli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的权重;Sli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的最终得分,由公式(2)计算得出:
其中,ni2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中包含二级指标的个数;W2ij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j个二级指标的权重;Sij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中第j个二级指标的得分,该得分由问卷调查中该项的平均分得出。
对于权重值的设定,由于不同科类课程、不同院校的侧重点不同,本文不再给出确定值。在实际教学评价中可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赋值,只要符合公式中的赋值要求即可。在具体操作时,同样需要根据反馈对赋予的权重值进行调整,以期得到一个尽量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计算得到的评价得分可为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评定等级,评定等级的划分如表 2 所示。
表2 评定等级划分
四、结束语
无论是传统教学方法、在线 MOOC,还是混合教学,都是为了利用先进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基于这一思想,笔者围绕混合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质量评价进行了思考。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手段、大数据管理经验的不断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将是今后要开展的工作,未来会结合使用进一步调整、完善评价体系,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评价体系,以精准服务教学。
作者简介:
刘亚楠(1982.05-),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教学考评中心,大学本科,副教授,军事高等教育和部队管理。
何庆(1982.01-),男,汉族,安徽安庆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特种作战系特战搏击教研室,大学本科,讲师,军事高等教育和军事训练。
刘昊(1992.07-),男,汉族,天津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大学本科,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