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正题前,我想说一个我发现的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以传统电视为媒介的媒介产品的讨论,习惯性会以“某节目”为主语进行阐述、讨论:例如我们经常会说:“昨天某档xxx节目挺好看的!”,而不会说“某栏目”做得不错,好像“电视栏目”这个词不太被人们习惯放在又语表达的储备之中,而是一个更加专业化的、有具体指代的词语,也许将节目说成栏目也无可厚非,也许人们大概明白两者的含义相似,但如何界定两词,这在人们的脑海中一定是模棱两可的,我也一样;因此,在我看来,要想概括这档节目的 栏目模式,我们更应该充分了解何为“电视栏目”?陈虻曾从专业角度对“栏目化运作”有三点简洁而准确的概括:
第一,要对题材有所限制;
第二,要围绕这样的题材创造一种叙述模式;
第三,这种叙述模式一定有它可识别的影像方式。这样一来,根据20080716《杨佳袭警案再反思》这期节目来概括《新闻1+1》的栏目模式,那这期节目成了我的样本,根据这一样本的分析,得出结论。以下我将从陈虻提出的这三点为基础来进行概括。
一、兼顾时效性和深度的选题
由于《杨佳袭警案再反思》这期节目已经过去了十一年,在网上翻了很久都没能再找到原来的视频,只能在网上看到文字记录台本,这就让我稍微关注了近期《新闻1+1》栏目近期的动态,每晚九点半播出,共30分钟,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而杨佳袭警案是发生在2008年的7月1日,案发当天,杨佳一手持刀,一手持催泪瓦斯,在闸北分局底楼大厅、过道等不同处先后袭击了一名保安和四名民警;随后,杨佳从一楼窜入南侧消防楼梯,爬上 九楼,持刀向48岁交警徐维亚发动突然袭击,徐维亚全身多处被刺倒地;杨佳又从消防梯窜至十楼,刺伤27岁交警王凌云;接着杨佳窜到十一楼,又对49岁民警李珂连刺数刀,李珂胸腹部受重创,后因伤重不治身亡。就这样,28岁的杨佳一人制造了这场惊天血案。这一新闻显然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是大众广泛关注的舆论焦点,虽然事发在7月1号,但是是在这次事件已经完全发酵两周后,《新闻1+1》才进行了报道;这与现在的《新闻1+1》的实效性可能相对逊色了一些,但在当时依旧是有价值的一个选题,并受大众深切关心,对其深度挖掘,使观众看到更犀利视角的锐评,打开观众视野并引起反思。纵观这11年的《新闻1+1》节目,其选材的实效性和深度是观众有目共睹的,不仅是该栏目的亮点也是它一直坚持的原则。
二、夹叙夹议,述评结合的叙述模式
我曾经分析过《焦点访谈》中的一期节目是否是记者述评,《焦点访谈》中的评论仅是浓缩式的一段简单评论,记者前方的报道才是节目中的核心,其评论部分的缺乏在与《新闻1+1》的对比之下更为明显,《新闻1+1》中主持人董倩和评论员白岩松的展现模式才是真正的夹叙夹议,述评结合。我们先理一下这期节目的结构,以一名观众的视角观看这期节目时,我单方面认为有四个逻辑漏洞值得我们思考。
1、这期节目开篇先直接点出大众对杨佳的“赞许”,从舆论正面引导入手,再讲解事件本身。
我觉得这个切入点很好,没有直接把事实摆出来直接进行评论,而是逆向切入,但让人不解的是,主持人在过渡中说的是:“首先我们还是先来关注杨佳这个人。”当我以为要再深入为我们讲述杨佳这个人本身时,节目又提到案发第二天郏啸寅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的帖子引导舆论于14号被捕这一情况。而真正深入了解杨佳这个人的部分实际上是在报道的后半部分,我们走进了杨佳的博客走进了杨佳案发前的生活走进了杨佳的心理动态,分析可 能导致他犯罪的动机,但显然逻辑上让观众感到懵圈。
2、在节目的前半部分,两次提到存在于大众之中令人费解的舆论现象,有人“赞许”杨佳,有人称杨佳为“义士”,其实在评论员的两次评论中,我们能感受到节目着重在第二次的阐述,但评论员却说:“这背后的因素非常复杂,恐怕不是一个理由就可以解释得清的”,可见这个问题并不是太好探讨,评论员也无法站在更加专业的角度进行剖析,用来开头引入节目是锦上添花,中途再提一次想要深入探究,我认为不是明智之举,会让观众感到云里雾里,没能从一 个独到的角度的分析中让观众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评论员的评论部分占了一半以上,在事件和评论的分布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较于《焦点访谈》 的述评模式,《新闻 1 + 1 》的叙述模式更把评论员的话语权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白岩松这个评论员像是一个“思考者”一样,言论没有特定的限制和写好的台本,自由且主动性强,用个性化的表达剖析事件;节目中,新闻观察员重在表述对新闻事件的见解,主持人通过提问对节目的节奏 进行引导,双方通过探讨,使话题向前推进;节目中,新闻观察员与主持人搭档形成双人谈话模式,让节目形式变得灵活,更易于受众的理解与接受。《新闻1+1》中新闻观察员的出现,使得节目中评述言论的比重大大增加,那么对于新闻事实的叙述部分自然要精简,这样一来新闻评论节目就恢复了本真面目,更侧重于“评”了,回归了新闻评论节目言论的重要性,也奠定了这个栏目自己独特的叙述模式。
三、名主持、名评论员的直播影像方式关于陈虻老师说的“可识别的影像方式”,我想先说一部个人非常喜欢也非常经典的美剧——《newsroom》(新闻编辑室),这部美剧虚构了一家有线电视新闻网Atlantis Cable News(ACN)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媒体人制作一档新闻 节目背后的故事,剧中的信息密度、语言密度极大,极度契合媒体人的工作频率,剧中的男主人公威尔是负责黄金段晚间新闻节目的资深主播,他在节目中的角色就类似于白岩松在《新闻1+1》中的评论员身份,但和改版后的《新闻1+1》一样是主持人集新闻评论于一体的模式,在剧中,威尔的这档节目一直是收视冠军,他语言犀利见解独到,并且有实时动态的线上连线嘉宾,这样的直播模式既是对主播的挑战但却也加大了节目的可信度,真实度,新闻传播的过 程也变成了群众参与的过程更符合新时代群众的新闻要求。电视新闻评论类节 目直播的形式,在技术条件日益成熟的今天,是不可阻挡的,面对直播时代的来临,电视媒体要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展现电视这一媒介在新闻评论方面的独特优势。在这一方面,《新闻1+1》的确做到了它的可识别的影像方式,走出了一条独特创新的道路。
四、总结
说实话,这次对《新闻1+1》栏目模式的概括,在我的脑海中没有十分严密的逻辑能帮助我进行分析,好像简短的几句话就能概括但要分析又无从下手,得十分被动。在媒介融合发展的今天,传统电视新闻栏目的传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应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遇到的挑战是业内人员普遍思考的问题,在基于陈虻老师提出的三点“栏目化运作”的观点中,《新闻1+1》做到了对题材的限制、打造了评论为主的叙述方式、创造了主持人评论员于一体的直播方式,实属精品电视新闻栏目,在社会媒体转型发展的时代, 之后的新闻评论栏目又会出现何种变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