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检查井的安装方法与细部处理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8期   作者:徐美成
[导读] 城市道路上的检查井是城市路面和排水管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满足排水管涵日常维护和疏浚的需要,又要承载着车辆运行和满足道路使用功能的要求。
        摘要:城市道路上的检查井是城市路面和排水管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满足排水管涵日常维护和疏浚的需要,又要承载着车辆运行和满足道路使用功能的要求。长期以来,市政行业对检查井的构造和井盖的使用状况做了很多研究改进。由于位于检查井处的检查井盖、支承检查井盖的井座和井筒、井筒周边的道路基层和面层是化整为零分阶段进行施工,其组成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养护条件等不尽相同,以致检查井部位处于薄弱环节,成为城市道路路面使用状况的软肋。
        关键词:城市道路检查井;安装方法;细部处理;
        一、检查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防止问题的出现,首先要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在对检查井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或采取一定措施解决影响因素;基于以上所述的道路检查井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检查井室和井筒的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2)井周回填材料使用不当,材料性质的差异引起刚柔过渡不协调。一般检查井的井身采用混凝土或者砖混结构,井盖为铸铁材料,而井周回填则一般采用砂砾土甚至普通回填土,因此材料的强度、刚度、变形模量及压缩模量都不同。(3)施工工艺改变,导致压实密实度达不到要求。正常情况下,路面碾压应采用大型机械,但检查井周边工作面比较狭窄,通常采用小型夯实机具或人工夯实,从而使检查井周边的各结构层强度低于整体各结构层的强度。(4)安装检查井时,由于安装误差与施工方法的不同,没能控制好检查井井具的标高,导致井与路面高程不能处于同一平面上。一方面,如果采用检查井的井筒随着路面结构层的作业,采用多次升高,势必导致检查井周边的路面和大路面已经处于不同的平面上,增加确定检查井井面的高程;另一方面,定位时虽然井面高程正确,但在稳井时未能将井具固定,在井具自重作用下,出现下沉,从而出现井面低于沥青路面。
        二、城市道路检查井的安装方法与细部处理
        1. 基础施工与井身施工。检查井的地基必须符合要求,和房屋建筑类似,检查井处于天然地基上时,不得扰动原状土,遇到软弱地基,必须先进行地基处理,使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方可进行检查井施工。井框、井盖配套使用;井盖安装应保证十字体与行车方向一致;带转轴的井盖,应将转轴焊死,防止转轴处沥青损坏。井圈加固及井盖安装应在沥青上面层施工前进行,根据井盖尺寸及加固井圈设计要求,确定井圈加固的形状和尺寸。井盖高程应与路面高程、坡度一致,高程根据沥青摊铺方式和宽度、立(平)沿石高度等确定。检查井的井室和井筒,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预制构件砌筑,如使用非黏土砖砌筑时,砖在砌筑前需要充分润湿,砖的外观强度质量,主要要求其两条面高度差、弯曲、杂质凸出高度、缺楞掉角尺寸、裂纹长度及完整面等六项内容符合规范规定。且必须保证每层砖砂浆饱满,砂浆标号不应低于M7.5。
        2.路基以下井周回填和压实。对新砌筑的检查井,在检查井混凝土强度达到75% 后,方可对检查井周围进行回填。由于接近检查井的周边只能用小型机械进行夯实,因此该处的回填应采用压实系数小的材料,如级配砂砾或碎石、水稳碎石等,每层回填厚度严格按施工技术和相关规范要求控制,检查井周围的回填应和其他部位回填同步进行。
        3. 检查井筒的施工高度、检查井的保护和定位。对于新建的检查井,井筒砌筑到距路床顶标高下20 cm;对于旧检查井,将井筒拆除到路床以下20 cm。在井筒施工中,一般需将提前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规格:厚度15 cm,直径100 cm)覆盖在井筒上。回填前,要用全站仪或GPS 对检查井进行编号和定位,详细记录并保存该数据,以便在后续升井时可以准确找到井位,避免发生遗漏。

将覆盖盖板的检查井回填后,对路基进行整体的整平和碾压,使路基整体的平整度、强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4. 沥青面层以下结构层的施工。为了确保路面结构层部位的井筒的施工质量,在沥青面层以下各结构层的施工过程中,一般不用考虑检查井的存在,按照各结构层设计内容、施工技术规范和要求,正常进行各结构层的作业。
        5. 路基、路面结构层部位的井筒施工。(1)开挖路面结构层:根据事先用全站仪或GPS 定位的数据,准确找到各检查井井口几何中心位置,并以该检查井中心为圆心,然后采用切割机在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切除一个2.2 m 的方口,拆除该正方形内铺筑好的沥青下面层和中面层(有的仅有下面层);再拆除水泥稳定碎石道路基层和底基层,对于基层,开口为一个1.9 m 的方口,比沥青开口每边小15 cm,对于底基层,开口为一个1.5 m 的方口,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口每边小20 cm;拆除检查井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上的路基土和盖板,从而在20 cm 厚的路基和沥青面层部位,挖出一个倒阶梯圆柱体形的空间。(2)支模、浇筑混凝土:安装井筒内模,内模可使用波纹管外缠绕铁皮,用C25 混凝土对挖出部分进行浇筑(混凝土标号不可过高,否则容易产生反射裂缝),并振捣密实,浇筑顶高程应低于路面设计高程14~15 cm;待混凝土终凝后,便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拉毛处理,然后用塑料膜将混凝土覆盖,以便养护。(3)安全防护:由于路面已经形成,为防止行人和车辆误入开挖的检查井内,从拆除路基路面结构层到检查井井具周边铺筑沥青混凝土期间,应在井口的周围有效设置安全围挡或警戒墩等必要的安全设施。
        6.安装井具、井具周围的处理。(1)检查井井具的选择:检查井具底座的内径必须大于检查井井筒的内径,以确保检查井井具的底座全部压在检查井的井筒上,既避免井座出现悬空现象,又利于车辆荷载的扩散。(2)井具的安装方向:应将检查井盖的铰接端平行安装在与车辆前进相反的方向,使车轮碾过铰接端到达开启端时,不因铰接端翘起引起振动响声。井具安装:首先,在井筒上铺一定厚度,坍落度较小的半干性C30 细粒式混凝土;然后,放上检查井的井具,用皮锤对检查井的井具高程进行粗调整;其次,用6m 长、几何形状接近3m 直尺的铝合金型材,在铝合金型材的两端分别固定一块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厚度相同的木块,制作一个确定检查井井盖顶高程的工具。将该工具放在井盖上,分别在至少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定检查井井盖的高程,用皮锤对井盖的高程进行准确定位;再次,在井座和井筒的细粒式混凝土之间,沿井周均分插入4 个木楔,以防检查井的井具在混凝土凝固期间出现下沉;最后,待细粒式混凝土强度达到75% 以上,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对检查井周围进行回填,并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对井周回填时应根据回填的位置及施工条件选取合适的填料和压实机具。如井周空间小的部位可采用人工回填和小型打夯机相结合的方式。检查井井盖上预设沉头连接孔,与支座设置的井盖连接固定铰连接,也可在井盖连接孔底部设置开启弹簧,井盖支座与连接孔对应位置设置连接螺杆,连接螺杆外侧设置提拉杆,井盖采用沉头螺栓连接后,螺栓顶部压盖橡胶帽头,帽头顶部与井盖顶面齐平。总而言之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采取不同的回填方法和压实方法, 以起到即经济又高效的功效。
        检查井是城市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要想将检查井周边出现的问题降至最低,甚至是消除,只有从设计、采购、施工、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周传林.市政道路养护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
        [2]刘跃龙.当前城市道路检查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