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车家里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8期   作者:车家里
[导读] 为了提高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对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策略。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内部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因管理水平不足等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如何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是当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一直以来,不管是业主还是施工企业,都较为关注项目施工质量,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为了提高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对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策略。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特征
        为了更好地做好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全面、详尽地对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征进行分析和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施工策略。具体来说,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有3个特点:(1)从事市政工程的施工人员数量较多,施工队伍较为复杂,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不一,这就可能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不重视安全生产,影响市政工程顺利、有序地开展;(2)施工环境过于复杂。市政工程有很多种,有的仅仅是地表施工,有的却涉及地下以及高空作业等内容,需要的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机械也较为复杂,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施工质量影响重大。在开展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高空落物、坍塌等问题,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必须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控制,进而有效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性。
        2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
        2.1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或素质较低
        现实中,很多项目的安全员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安全员安全意识淡薄,起不到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甚至有的项目安全员几乎全部由工程技术人员、预算员、试验员、财务人员兼职,安全部门仅安排资料员处理安全资料,项目部安全管理形同虚设。
        2.2工程监理方面
        工程监理作为整个项目的监管人员,身上肩负着保证现场施工安全进行的重任,是整个现场施工的重要一环。但因为监管制度的不健全,部分监理人员专业水平低、缺乏实地工作经验,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甚至有部分监理单位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擅自使用建筑监理工程师和工业监理工程师来充当市政工程监理人员。监管人员就像是施工现场的监控器,如果监管人员出了问题,那施工现场将失去了安全的保障。
        2.3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市政工程监管单位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市政工程项目众多,施工现场众多,政府安全监管人员有限,所以政府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管往往不能及时,全面。部分地区存在着“不举报,不监察”或者“通知式监察”的现象,使政府监管流于形式,未起到监管的成效。
        3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新兴的监管技术
        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要求越来越繁杂,对监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科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的监管技术也应运而生。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监管技术,把新型技术与监管人员相结合应用于施工现场的实地监管,运用先进的机器人监管技术,对工人的作业进度实时监测,保证了施工过程的高效性。同时由机器人代替人工监理,可以杜绝人工可能出现的一切低级错误,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极大地避免安全隐患。其他工作人员也需要加强培训以配合新型技术的使用,促进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文明和安全建设。


        3.2 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建筑公司需要严格规范施工人员,规定施工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好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还要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并按照该标准严格招聘施工人。施工人员上岗前,也需要经过专业的安全文明培训,并对其进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技术,更能提升安全施工的意识。
        3.3 ?制定市政公用工程基本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就当前来看,国内部分地区在开展项目招标的过程中,招标管理工作开展得不够到位,没有对中标的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严格审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包含以下内容:(1)综合考虑项目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相应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好项目总负责人以及分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和权限,同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各级部门。项目如果存在分包施工情况,各方必须明确以下内容:总承包方负有总责任,总承包方要明确各级分包方的具体安全职责范围,并且派驻专业的人员负责和分包方对接安全责任。(2)必须保证施工企业具备足够的资质。通过分析施工企业以往的工作业绩可以得出项目组是否可以有效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因此,必须要求施工企业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以及安全生产资质。作为施工企业来说,只有满足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条件,国家才会为其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所以,作为业主,在招标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保证有足够资质水平的施工企业才能参与到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建设中。(3)施工方必须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作为施工方,必须定时组织安全生产培训,不仅要对自己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培训,还要对劳务派遣以及分包单位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可以根据实际职责进行相应调整。对于特殊作业人员,必须保证持证上岗,并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3.4构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诚信体系,提升管理能力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只有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的作用,才能有效提升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实际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作业人员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其自身的安全责任,管理部门必须对项目管理职能进行合理优化,通过分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行为,构建符合市政工程发展的安全诚信体系。在构建该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单位内部安全监督行为的考核工作,保证监督更加有效。另外,积极构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诚信体系,还可以对市政公用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优化和完善,帮助施工企业优化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加速培养更专业、更适合项目发展的专业人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诚信体系可以优化实际施工流程,对于制订更加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进一步保证市政公用工程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向着规范性的方向发展。
        3.5确保安全费用投入
        项目部负责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账户,专款专用,从源头上保证安全资金投入。
        采购的各种安全设施设备、安全保护装置、个体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标准,不得采购无生产资质、不符合标准、无合格证明等假冒伪劣产品。安全设施设备、安全保护装置须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购买,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人员组织验收。对不按规定使用安全费用或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发生伤亡事故,危害职工健康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结论
        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想要彻底避免不安全因素,如何采取安全管理措施这个主要矛盾需要妥善地解决,确保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工程不违规,市政公用工程的长远发展,国家建设行业的繁荣昌盛,必须建立在安全这一原则上。
        参考文献:
        [1]景俊智.当前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9 (6):49.
        [2]何俊锋.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58+182.
        [3]李川.浅析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居业,2019(3):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