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伸长值校核超限的阐述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第8期   作者:来杰
[导读]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中,因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计算产生的误差而造成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超出6%的规定范围时有发生,为此分析主要超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后期预应力张拉施工伸长值计算提供意见。
        摘  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中,因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计算产生的误差而造成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超出6%的规定范围时有发生,为此分析主要超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后期预应力张拉施工伸长值计算提供意见。
关键词:后张法 预应力张拉 伸长值 超限 分析 意见
一、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指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部荷载之前,对受拉区中的钢筋、钢丝、钢绞线施加预拉应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混凝土构件承受拉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并保证预应力构件位于受拉区中的钢筋、钢丝、钢绞线能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来应对混凝土结构本身受拉易开裂的性能。预应力张拉可以提高构件的刚度和抗弯能力,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
        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其含义就是预先使其产生拉应力,以消除混凝土构件受拉后产生形变,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件本身刚性并减少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受拉区段的刚度和弹性强度。
        混凝土构件因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的运用而获得的受压后良好的抗弯性能及受拉后良好的抗裂性能而广泛运用于大跨度预制梁及现浇梁结构体系。
二、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
        预应力张拉施工根据其施工特点可以分为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和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对于低松弛力筋,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工艺流程为:钢绞线穿束→安装工作锚→安装配套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安装配套工具锚→两端对称张拉→张拉力15%→张拉力30%→张拉力100%→持荷2min锚固→伸长值校对合格后进行下一束张拉→张拉作业完成。
三、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伸长值校核超限的阐述与分析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但是在工程中,多数情况为设计无要求,而采用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在6%为标准来进行控制。然而往往大多工程实例中这个差值都会有超出6%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中孔道连续弯曲的多跨连续梁结构体系,本文就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伸长量伸长值超限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的阐述及分析:
1.伸长值计算方法中各参数影响产生的误差。
         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L计算公式:
         △ L=PPL/APEP 
        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L --------预应力筋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
         PP=P(1-e-(kx+μθ))/kx+μθ
        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
        x--------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θ-------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通过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PP带入到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L计算公式计算出的△L会因为μ的影响而造成误差,因为在实际工程中,预应力孔道都是弯曲的,特别是多跨连续梁结构体系,腹板的预应力孔道拥有n个直线段及n+1个曲线段。对于后张法施工的曲线段而言,因预应力筋与管道的压力增大,势必会造成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阻力增大,若采用同一参数带入以上公式进行计算,必定会造成理论伸长值计算产生误差。在实际施工中,张拉应力相同的情况下,摩擦阻力越大,伸长值越小;反之,则越大。

         对于单跨结构梁体,在通过理论伸长值公式计算△L时可以简化而不考虑孔道内直线段与曲线段摩擦阻力的差异,但是对于采用后张法施工的多跨连续梁结构体系,对于理论伸长值△L的计算应该针对孔道特性进行分段计算后汇总伸长值数据计算得到最终的△L。
2.夹片缩进部分对伸长值的影响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作业中,在完成了工作锚、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的安装后即开始安装夹片,进行张拉作业,安装夹片施工中,由施工人员将夹片敲紧于工作锚锥形孔与预应力筋之间的空隙,在张拉的过程中随着张拉力的增大,夹片向锚具锥形孔内滑动,并伴随着不断增加的侧压力,逐渐咬紧预应力筋。在张拉施工中,由于夹片与锚具之间的相对滑动导致了伸长值的误差增大。
         对于由夹片与锚具相对滑动产生的误差,施工前应对张拉作业中的要求的应力值进行分别测试,计算出不同拉应力状态下的滑动量,为后期张拉施工中的实际伸长值的计算提供依据,以减少实际伸长值的计算误差。
3.预应力孔道施工对于预应力长度及其伸长值计算的影响
         对于采用后张法施工的多跨连续梁结构体系,预应力孔道的安装施工是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超限的主要因素。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作业顺序是先进行预应力筋孔道安装,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进行预应力筋穿束及张拉,对于多跨连续梁结构,预应力孔道的安装由多个曲线段及直线段组成,而且根据安装部位不同孔道的横断面有垂直面板,有倾斜于面板布置。由于孔道安装完成后并不是立即进行张拉作业,而是进行混凝土浇筑,所以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及混凝土的振捣作业也会对孔道的布置产生影响。
         预应力张拉孔道对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值的影响,相对于以上其他两个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但这也是可以在施工中进行避免的。
         首先加强施工队伍素质的建设,对于预应力张拉孔道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安装时应对孔道各起弯点进行实测,对曲线部分测量进行加密,对直线部分的高程及纵坡进行实测,保证预应力孔道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孔道的固定应该沿横向分布钢筋逐个进行固定,并且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中注意混凝土下落过程中对孔道的冲击,混凝土振捣作业时也应注意振捣位置,确保振捣作业不会对孔道产生影响。
         其次后穿束孔道中预应力筋的长度变化对伸长值会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孔道内穿有多数预应力筋的孔道,因为多股穿束势必会造成部分预应力筋的缠绕,而使实际长度有所增加,这样的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一定会产生较大的偏差。后穿束孔道在穿束前可以对预应力筋进行长度标记或测量,最终测量出预应力筋长度,以确保孔道内预应力筋的实际长度,而非施工管理人员常采用的电子图纸标注长度。
四、结论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作业中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超出6%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因素也是多而复杂,对于一些影响较小的,而又不可避免的因素,可以通过试验确定参考值予解决,而对于一些影响较大、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对预应力管道线性控制及管道内预应力钢绞线实际长度的控制,则应通过工程施工管理方法予以杜绝,并对伸长值计算的各个步骤予以分解、细化,最终为理论伸长值和实际伸长值进行修正,确保实际情况于理论计算相吻合。
         
         
         
         
         
         
         
         
         
         
         
         参  考  文  献
         [1] JTG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
         [2] DG/TJ08-235-2012 后张预应力施工规程
         [3] 王正平,彭定超,袁勇.超长多跨预应力梁张拉过程分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