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传统模式的检测方法已经逐步被无损检测技术取代了,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检测时,需要进一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而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中,也需要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检测的精准度,对运用范围进行扩大,并严格控制建设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 运用
1 常用无损检测技术阐述
1.1 涡流检测技术
涡流检测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对建筑工程的检测,分析电磁感应涡流的变化,判断建筑工程中是否存在缺陷或性能问题。涡流测试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线圈形式,以更准确地完成测试任务。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涡流检测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方便,检测成本低,能够使用不同线圈形式,工作对象清晰等优点。目前,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涡流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建筑材料的电磁响应,分析其密度,硬度和内部成分,来识别缺陷。同时,线圈检测可以准确地检测出金属制品,钢材等导电材料,更深入,准确地检测建筑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建筑材料质量评价的综合性和准确性。
1.2 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测试方法具有穿透性强,声能集中的特点,在建筑工程测试中的效果很好。在实际运用中,超声波探测技术主要是利用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波来探测建筑物。通过超声波与被测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建筑物中的缺陷和问题。结合超声波的发射和传输原理,获得相应的信息并对建筑物进行综合评价。在实际运用中,超声检测技术可以结合建筑物的传播特性,判断建筑项目的大小,尺寸和内部组成,明确材料的质量和存在的缺陷,实现建筑物整体特征的综合体现。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超声检测技术不仅检测范围广,而且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
1.3 磁粉检测技术
磁粉检测技术主要用于铁磁材料在实际中的运用。考虑到表面断裂材料的吸引作用,可以同时吸附一定量的磁粉。磁痕是材料在阳光下才会出现的,可以准确判断出建筑物缺陷位置和严重性以及大小等的是几何磁痕。磁粉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运用可以准确判断出建筑材料的质量,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适用性更为广泛,它不仅能够分辨出一些肉眼无法发现的缺陷,同时可适用于检测金属材料质地。出现比较好的运用效果是在工件表面以及近表面缺陷检测方面,同时可作为一种工件质量的鉴定方法使用。
1.4 渗透检测技术
在实际运用中,该方法主要是将荧光染料涂在建筑工件表面上,并逐渐渗透到工件内部。通过干燥处理后,去除工件表面上的液体,然后显示出工件内部的缺陷,从而可以检测工件的特定缺陷形状。在实际运用中,渗透检测方法可以直接发现工件中的缺陷,提高了工件颗粒材料的检查效果,并且可以检测各种非多孔金属和非金属表面,如焊接等。
2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2.1 混凝土方面的检测运用
1)超声测定:即检测混凝土具备的抗压强度。其中,假如混凝土属于普通材料,则可用超声回弹法对其进行勘测;假如是以牡丹石作为基底,则需选择穿透力更强的有机超声波技术对其测定。例如,某建筑工程在检测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对混凝土材料中的主要类型进行了有机结合,先利用有机超声检测法对其进行测定,接着根据反馈信息分析其测定结果;然后,对超声波进行调整,使其反馈速率放慢,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二次测定,依据反馈图像认真分析其内部分子结构情况;最后,整合这两次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而对被测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做出精准定位。此案例正是超声波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实践中运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2)回击波测定:即利用钢珠运行于混凝土表面时形成的应力波来测定混凝土的厚度。此方法主要是利用频率图来反馈被测物质的情况。例如,某建筑工程对A、B两个区域的混凝土进行回击波测定,结果显示:A区域图像频率中无明显波峰变化,其波动相对比较均匀;而B区域则起伏十分明显,并且波峰集聚发生变化的区域较多。由此可见,相较B区域,A区域混凝土具有的厚度则更加均匀,且层次间的分子结构更加完整。
3)红外测定:即通过红外成像的相关原理来测定混凝土内部具有的热流和热量情况,以此获取其品质信息。通常采用红外测定方法检测的时候,其红色显示范围的大小和被测物质的品质是成正比的。例如,某建筑项目通过红外测定的方法来检测其混凝土材料,检测结果显示检测区域的红外覆盖率高达80%,由此说明红外测定法能够测定混凝土的现有品质。
2.2 钢结构方面的检测运用
1)磁粉测定:即是利用检测结构具备的磁性特征勘测物体结构及物体质量。将磁粉置于检测物体表面,假如其累积量发生变化,则表示该物质存在缺陷;反之,则表示该物质品质合格。例如,测定员运用磁粉测定法对某建筑工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被测物体表面形成的磁粉堆积量未发生较大变化,则可说明测定物质品质较好,进而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
2)渗透探测:即在检测物体表面涂抹荧光材料或者染色材料等物质,通过观察这些涂抹物质产生的渗透情况来检定其材料品质。例如某建筑企业采用专门用于工业测定的荧光液体对其工程进行渗透探测,观察到测定液在其钢结构表面0~5 mm渗透,并且没有出现深浅不一的现象,表明其渗透比较均匀,由此可见,该工程钢结构钢材品质较好。
3)射线测定:即利用X射线来检测建筑物情况。相较前两种检测方法,射线测定这种方法更具全面性。例如某建筑工程需测定较大区域的品质,则可采用X射线检测法,而对于面积较小的区域,则可采用渗透法对其做出进一步测定。这种大区域采用X射线检测法,小区域采用渗透检测法,是目前建筑施工中普遍采取的检测资源分配方式。
2.3 施工数据方面的检测运用
对建筑工程而言,对施工数据进行测定亦是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运用之一。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红外线反馈法检测施工数据,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做出整合、统计、分析,其中,主要分析材料方面的搭配比例、施工质量相关检测数据等。在对其施工数据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检测数据做出综合评定,还可以把控整个测定数据。
2.4 质量方面的检测运用
对建筑工程而言,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检测亦是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运用的重要体现,重点针对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钢材等材料进行焊接检测、承重检测等。尽管在材料测定及数据跟踪反馈这两个环节中均涉及此部分内容,但却比较零散,而在质量检测的环节中,其针对性较高。对建筑工程而言,对无损检测技术中有关测定方法方面的探究即对工程质量进行实践勘测的方法探究。
3结语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模式的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今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要求,无损检测技术必将取而代之,因此,需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检测技术,提高其检测精准度,扩大其适用范围,以推动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任传龙.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运用[J]. 河南建材,2018,(3):30-31.
[2] 刘健.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运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7):2353-2354.
[3] 姜涛.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运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5):286.
[4] 李锐.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运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318.
[5] 张油军.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运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3232.
[6] 张建军.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运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1):1509-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