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述了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的相关质量控制,分析研究了原材料、混合料级配、水泥含量、运输、摊铺等具体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从而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效果,提高路面基层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的建设也越来越快。为了提高市政道路的整体性能,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以其良好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施工阶段,如果施工人员对施工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施工工艺没有详细的了解,就可能导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工程质量影响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基层是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衔接上下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较为普遍。为了达到理想的施工质量和效果,必须做好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
1施工前需要落实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一般分为四个方面。首先在下持力层顶面进行施工放样,在适当位置进行中桩和指示桩的放样,及时清理下持力层。下持力层中部如有病害,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二是合理调配和调动施工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任务的顺利进行。第三,对于原材料的规格和要求,首先要采购那些符合生产规定和要求的原材料。抽检过程中发现不符合生产标准和要求的原材料,禁止投入施工现场使用。对原材料的储存也要严格管理,选择适宜的储存环境,并及时采取分仓、防潮、防雨等防护措施;最后要进行的准备工作是工作内容验收合格后洒水对下层持力层进行碾压,确保环境足够湿润,然后用压路机对路面基层进行碾压,再根据施工现场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
2混合料拌制
混合时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首先,对搅拌站的搅拌设备进行校准。校准结果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调整各种参数的过程中,确保水泥配料系统的参数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合料拌和质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其次,要严格控制水泥含量,因为施工过程中外部环境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外部温度、运输距离等,水泥含量要根据外部因素进行调整,可以提高0.5%~1%,如果原材料有较大变化,应重新调整配合比设计。其次,考虑到水泥稳定碎石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水损失,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含水量应略高于最佳含水量1%~2%。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每天按规定和要求的频率对样品进行检验。另外,检查内容包括现场压实度、混合料级配、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检查这些参数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和要求。
3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运输采用运输车进行,运输车装载控制在3-6min,覆盖和称重控制在6min,在装载过程中,必须前后移动运输车,避免混合料离析。装载后,应覆盖一层帆布,以固定系绳,以免被提升。覆盖的目的是避免混合物大量失水。出厂时应认真填写出厂清单,并清楚标明车辆编号、吨位和具体出厂时间。同时,到达施工现场后填写时间,计算延误时间。如果到达现场的混合料是分开的,则不允许在施工中使用。运输车辆配备千斤顶、钢丝绳等常用自救工具。如果车辆发生故障,可以很快得到解决,在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可以毫不拖延地恢复到正常状态。卸货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指挥。自卸车应停放在摊铺机前10-30cm处,由摊铺机向前推,同时卸料。卸料速度应与混合料摊铺速度相协调。
4混合料摊铺
混合料摊铺至少采用两台摊铺机摊铺,前后距离为10-15m,形成梯次作业,行车速度控制在1m/min,摊铺机达到摊铺起点后,先将找平层抬高,将板放在找平层下,直到满足虚拟摊铺要求,然后开始放下熨平板,检查搅拌轮的实际操作,并确定传感器是否灵敏。在两台摊铺机中间设置一个参考杆。其中,前方摊铺机负责高程控制传感器在参考线和参考杆上滑动,后方摊铺机负责传感器在滑杆和钢丝绳上滑动。
摊铺机前应始终有不少于两台的运输车,可随时卸料,以保证摊铺机的连续性和均匀性,避免停工待料。卸料至摊铺机时,应尽量增加提斗角度,使混合料整体坍塌,防止离析。混合料摊铺过程中,应保持连续匀速,避免多次停顿;摊铺机储料间的料位应保持稳定,高度不应小于螺旋埋深的2/3,否则会影响基层的平整度。摊铺两侧设专人监视高程,并通过拉线随时测量下回高,以便及时调整,使摊铺高程满足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与操作人员沟通,防止基层表面出现波浪。安排两名施工人员对已完成的摊铺施工表面进行检查,及时更换异常混合料,通知前场施工人员确定异常原因,并与其他人员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基层表面的粗集料坑,应加入新的混合料,并清除拼接处多余的混合料。材料不足时,应立即添加。摊铺机操作员应随时检查混合料的实际状态。如发现含水量不足等问题,应立即通知现场施工人员处理。不合格的混合料严禁摊铺。
5碾压
轧制是一些需要参考的参数,如轧制次数、轧制速度等,轧制时需要根据这些参数进行,这也是为了避免重复轧制。此外,轧制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辊型。本次选择主要是根据施工的实际要求和规定。压路机的速度应缓慢且相对均匀。碾压时,严格执行先轻后重、先静后振的压实方法。静压应足够,振动压力不应上升和移动。碾压结束时,用胶轮压路机将表面打磨光滑。碾压时应严格按照压实方法和遍数进行。压路机碾压完毕后,相应的验收人员应立即进行碾压,并对压实度进行连续检测。不合格时,应重新轧制。碾压工作重新完成后,应连续检测压实度,直至验收结果达到生产标准和要求。在轧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弹簧。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应及时清除混合料,然后选择新鲜混合料进行填充,以满足质量要求和规定。使用滚柱滚压时,滚柱开始时速度相对较慢,但此时应严格注意不要突然刹车和停车,以免损坏基面,影响其稳定性。摊铺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碾压施工。但是,如果摊铺工作完成后天气晴朗、干燥或刮风,摊铺后的表面容易脱水,这将导致局部骨料变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在摊铺面上均匀喷洒,以保持路面湿润。如果路面长期处于缺水状态,强度就会降低。
6养护
碾压施工完成后,要求专业人员进行压实度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养护。一般采用覆盖和洒水的方式进行养护,路面用麻袋或土工布湿润,覆盖在基层顶部。2小时后,洒水车继续进行维护。在洒水过程中,一般选择喷头,还需要专业人员检查洒水效果,如底座表面是否处于湿润状态,洒水器是否均匀。维修工作需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洒水次数和洒水量。为了保证养护效果,至少需要保证7天的养护期。
结束语: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压实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出行安全。要解决施工工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制约压实质量的问题,不断优化和提高,以适应各种地质环境。随着我国市政道路交通的发展,各种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应用市政道路新的施工方法时,应注意市政道路的质量,确保市政道路交通中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军歌,姜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
[2]陈信春.解析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J].居舍.2017(30)
[3]邓小刚.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3)
[4]刘伟.刍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04)
[5]晋瑞云,宋菲菲.市政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0)
[6]刘景宇.探究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