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铁制造企业成本会计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9期   作者:王雪娇
[导读] 目前我国是高铁生产制造大国,在全球高铁制造业中也占有重要的一
        摘要:目前我国是高铁生产制造大国,在全球高铁制造业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全球高铁生产制造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提高产能,提质增效的前提下,我们企业成本管理这一环还相对薄弱,如何加强生产成本的细节控制,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则是成本会计应该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成本会计的发展现状
        成本会计师指,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运用成本核算体系,反应和监督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生产成本及期间费用的经济管理活动。其最早起源于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成本会计在我国的起步虽然较晚,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会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二、成本会计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成本会计作为企业财务会计的一部分,对于制造业企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制造成本的计划、控制、监督、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经济活动是成本会计的主要责任,合理管控生产成本、劳务成本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
        (二)重视企业成本管理,也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成本会计的工作,可以根据制造业企业的特点,利用若干要素加以组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且逐渐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在高铁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三)利用成本会计整合资源,在全面分析企业成本组成情况的前提下,逐渐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企业要想获得高利润、高效益的目的,而成本会计就肩负着这一项任务,通过事前成本水平的预估,对于项目投标给予建议,在项目的执行期,对各项费用进行监督、管控,及时纠正一些滥用和浪费,合理分配人、机、物,最后对于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考核,使企业在后续项目的执行更加稳健,同时也能更好的积累经验,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四)成本会计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合理化建议。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难免在投标报价环节为了争取中标,所报价格可能会低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会计则需要在项目投标环节给予预测和建议,为企业的生产决策建言献策,在能够完成预期目标的前提下,如何能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成本会计在核算与监督这一环节上显得尤为重要。
三、目前高铁制造业成本会计的现状
        (一)目前由于高铁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所涉及到的一些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而有些企业的重视程度也相对不高。

这就是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工业企业对于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识相对薄弱,只是将成本会计归为财务会计的一小部分,简单进行制造成本的核算,而其预测、监督和考核等制约生产的管理效果并未能显现出来。企业管理层为了更多的产出与利润,将着重点放在生产与质量方面,而成本管理项目对不受重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种只关注产能,而不关注成本的做法,则会逐渐显现出弊端,大量的不必要的支出没有合理管控,大大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的成本,从而逐渐降低企业利润,而为了满足企业的收支平衡,必然会影响今后企业在同行业总的竞争力。
        (二)现阶段的企业成本核算已不能适应国际化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企业也在主动走向国际市场,而如何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则是我们所有中国企业的一直目标,然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国成本会计的发展不够成熟,无法与国际接轨,并且很难适应国际化要求,我们应该从自身不足进行改进,高铁是一个特殊产业,由于其产品周期较长,国内市场逐渐面临饱和,而走向国际市场则是必须面临的一项重要经营目标,所以如果我国的成本会计不能与国际接轨,则会在国际竞争中失去优势,必然会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地位。
        (三)目前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相对落后,虽然启用了几年SAP进行核算,但对于一些较高要求的成本分析,扔不能使用其功能进行自动计算,而主要依赖于人工手动分摊,这就存在着大量人力的浪费,同时降低成本会计的效率,如何更加精确的进行制造业的成本核算,提高劳动效率,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四、加强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的建议
        (一)正确认识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打破从领导到员工对于成本管理的固有认知,从单纯的核算转变为预测、管控、评价、考核的全面管理体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全员自主管控的意识,引进优良人才,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二)改进成本管理方法,对于主动降低成本或提出降本增效的单位或员工给予奖励,利用现有的核算工具,提升管理效率,争取做到各个环节的自动计算,得出结论,避免人为干预,节约工作实效,同时对于生产制造的成本进行更加客观的认识。
        (三)树立全球意识,加强与国际成本会计的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制造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光要加强自身成本管控水平,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国际化市场的要求,也是我们企业应注意的问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努力学习国际同类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完善自身管理体系,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实现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