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陈刚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9期   作者: 陈刚
[导读]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综合性较强的工程,
        摘 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在项目施工建设中,需要专业性足够强,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特点,使用合理的现代化施工技术,使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才能够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应用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通常较大,其系统综合性较强,因此在施工建设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合理的施工技术使用非常关键。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的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
1.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是指依据工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在构筑物上提前施加一定的应力,通过受力情况的变化,预应力锚杆通过推动拉应力传递和延伸,发挥锚固力效果。预应力锚固结构根据工程建设种类的不同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总的来说结构主要分为锚孔和锚杆,锚孔是用来放置锚杆的钻孔,锚杆主要承受预应力。锚杆结构的组成主要包括锚头、锚杆体以及锚固,在锚固段主要是进行预锚,在孔洞的外部是锚头,通常是固定预应力,在锚杆的自由段,连接锚头和锚固段,使其能够发挥支撑作用,承受荷载力。混凝土预应力拉锚可以使构筑物更加稳定,使其施加的应力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下图1是一种较为简单的预应力锚固结构:

        图1 预应力锚固结构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这一施工技术时,首先要进行造孔,按照工程施工图中的具体要求进行钻孔,测量数据,对钻孔需要进行灌浆,然后使其凝固,在结构的直孔段需要进行孔洞的清理和完善。在锚杆体系中,其中的钢丝之间需要控制适当的距离,这样能够在进行孔洞灌浆和封孔时确保填充满足要求,其中的钢丝及钢绞丝能得以保护。锚固段进行灌浆时,进浆管之间同时设置排气管,留出通道,固定锚杆使其能够稳定的运转。
2.导流围堰施工技术
        导流围堰技术的使用,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地理环境特点及河流分布,导流堤坝主要使用围堰施工技术,对于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废料要进行合理的循环使用,围堰结构主要以土石为材料进行构筑,这样材料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施工相对较为简单,可以在水流中进行施工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进行防渗处理。围堰的设置需要包含两道,一道需要在水流和防洪堤坝之间距离较近的地方进行设置,另一道则设置在两者之间距离较远的位置,在进行施工建设时,需要对设备及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好施工的进度。
3.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中,堤坝的施工建设其填筑工作非常关键,在进行填筑施工时,坝面流水操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卸料和平料操作,对于坝体填筑的施工流程操作,需要根据坝面流水施工的环节进行制定,全面的考虑这一环节施工中的影响因素,比如填筑铺料的形式、填筑面积、施工的时间以及施工强度等,在施工时严格的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具体在进行坝体填筑施工时,根据坝面流水操作,坝面的面积需要符合坝体填筑时的施工设备作业的标准要求,一般根据工程建设实践可以得知,坝体填筑及碾压施工作业时,机械设备工作面需满足长度范围40m--100m,宽度范围在10m--20m内。施工的时间选择需要考量热量流失情况,夏季和冬季环境条件的不同,坝体填筑的土料作业需要严格的控制,尽可能的降低循环施工时间。坝体填筑简易施工图如下图2所示。

图2 坝体填筑施工图
4.数据库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由于具有较强的系统综合性,施工建设时涉及到的专业较多,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应用,在项目建设中的使用逐渐广泛。数据收集技术、测量技术等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在不断加深,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提供了更可靠便捷的技术支持。在工程信息数据处理的工作中,数据库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较为普遍,这两种现代化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可以精准的建立工程三维模型,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也为工程建设后期的查询、处理等工作提供便捷。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是对工程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使工程相关人员能够掌握动态化的地理信息数据,通过立体模拟,对于整体工程项目建设可以直观的展示,工程施工建设在空间以及时间上的交叉联系就可以体现出来,工程全过程可以得到准确的分析,这样复杂的工程就可以得到简化,对于施工操作起到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不过工程项目建设由于系统复杂性较高,施工涉及的专业较多,难度也就很大,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的使用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都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工程建设施工中,需要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施工技术,同时更要注重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其中的应用,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工程施工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以提高整体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这样才能够使其更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春艳.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36):2572-25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