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急性胸痛相关知识的认知,从而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由经过院内培训的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院内随机发放急性胸痛调查问卷,现场回收。结果:住院患者对急性胸痛相关知识认知不高。结论:增加健康教育手段,扩大健康教育人群,提高住院患者对急性胸痛的认识,尽早就医,减少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胸痛;住院患者;认知;健康教育
急性胸痛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急性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等,病情凶险,其救治成功率与是否及时就医和采取正确的救治有很大的关系。随着胸痛中心的规范化建立,医疗机构院内规范化处置流程明显改善,D-B时间已达到标准,但死亡率、PCI术后心衰、心源性休克等仍有发生,与患者院前延迟有关,缩短院前延迟已引起业界关注[2]。据文献,院外救治延时与患者自我识别等相关[3]。目前,大多研究基于关于医务人员急性胸痛认知的研究,普通人群对急性胸痛认知研究文献报道较少。本调查基于调查住院患者对急性胸痛的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和需求,以期指导医务人员对大众开展急性胸痛的科学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大众的健康知晓率,促进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纳入标准2018-08-01至2019-07-30期间我院住院患者:年龄≥18岁、能用语言或文字交流、无沟通障碍、知情同意愿配合患者。
1.2调查方法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经200例患者预调查后修订,由心内、呼吸、急诊专业副主任医师审定后形成正式问卷应用。
1.3质量控制
调查前取得各临床科室的支持,调查员统一由胸痛中心数据填报员进行培训,调查资料录入前后由调查员双人核查,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描述指标主要为率、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用χ2 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发问卷1000份,收回985份,应答率为98.5%,其中有效问卷970份占回收问卷的97%。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女性381例(50%),男性381例(50%);未婚25例(3.5%),已婚或同居593例(83.1%),离婚27例(2.4%),分居2例(0.3%),丧偶76例(10.6%);初中及以下为266例(37.3%),高中及以上为127例(17.8%);在职109例(15.3%),退休406例(62%),自由职业49例(6.9%),务农及其他职业41例(5.7%);家庭月收入4000元以283例(39.7%),4000元及以上428例(59.9%);职工医保481例(67.4%),居民医保194例(27.2%),商业保险4例(0.6%),自费32例(4.5%)。
2.2对急性胸痛诱因及症状识别情况
既往史有冠心病165例(23.1%);有胸痛经历282例(39.5%);知晓胸痛诱发因素的330例(46.2%);知晓胸痛典型症状的451例(63.2%),见表1、2:
.png)
注:既往有胸痛病史的患者知晓胸痛有诱发因素率明显高于既往无胸痛病史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png)
注:患者的年龄对胸痛致死性典型症状的知晓率有明显的影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就医行为
能争取拨打120,542例(75.9%);胸痛发作首选的处理方式正确的287例(40.2%);就诊优选科室为胸痛中心诊室383例(53.6%);配合完成心电图708例(99.2%);配合完成ct694例(97.2%)。
2.4健康教育需求
住院对急性胸痛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有了解284例(39。8%);住院前了解胸痛知识途径分别为电视152例(53.5%),网络128例(45.1%),报纸和杂志56例(19.7%),医护人员164例(57.7%);患者希望获取的途径电视278例(42.9%),网络269例(41.5%),报纸和杂志125例(19.3%),医护人员497例(76.7%);患者希望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能提供的胸痛宣教内容分别为病因287例(40.4%),临床表现293例(41.3%),治疗手段320例(44.8%),饮食和运动方式355例(50%),用药指导426例(60%),自我急救技能337例(47.5%)
3讨论
急性胸痛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患者数量角度,在急性胸痛诊断中,主要依据既往史、病史、家族史、持续时间、严重程度、性质、疼痛部位、诱发因素及相应的辅助检查等手段[4]。要求临床医师需对急性胸痛患者危及生命的因素能准确识别,便于准确诊断与处理。同时,患者自身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对疾病治疗、预后等均有直接的影响,决定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在急性胸痛诊治中,对住院患者的疾病认知及影响疾病的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4小结
本调查表明住院患者对急性胸痛认知总体不高,无疑会增加患者院前就治延时的风险。建议各医疗机构借胸痛中心项目建设之机,医疗行业做好院内外规范化急性胸痛救治的同时,必须前端完善急性胸痛的全程管理,前端建立急性胸痛的科普体系,并不断去有效实践,制作生动的科普资料、利用线上线下各种科普途径,从而提高患者对急性胸痛的正确认知度,确保急性胸痛的治疗痊愈率。
参考文献
[1]李晓焦.急性胸痛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6):114-115.
[2]魏中原,梁鸿光,邓志元,欧英豪.胸痛中心网络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延迟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5(02):180-183.
[3]莫与海.急性胸痛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3):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