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患者中实施中药敷包对术后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从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择取104例剖宫产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52例)术后实施常规抗生素+红外线灯照射治疗,研究组(52例)基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实施术后中药敷包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来看,研究组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积脓、二期缝合等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来看,研究组皮下硬结、切口红肿、切口渗液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从疼痛评分来看,术后1天两组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天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患者来说,中药敷包可以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同时可以促进症状改善,减轻疼痛,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中药敷包;剖宫产术;伤口愈合
伴随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临床中剖宫产使用率也随之提高,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可以减轻产妇分娩痛苦,而且可以为很难阴道分娩的产妇提供支持,这也是多数孕妇选择剖宫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对于此则需要予以重视,做好临床治疗工作[1]。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择取104例剖宫产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52例)年龄择取范围为25-37(30.63±2.45)岁,病例择取体重范围为59-74(64.12±1.33)kg;研究组(52例)年龄择取范围为26-38(30.77±2.52)岁,病例择取体重范围为60-76(64.23±1.45)kg;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无意义,可以对照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52例)术后实施常规抗生素+红外线灯照射治疗,用聚维酮碘溶液对切口表面予以消毒处理,术后48小时通过红外线理疗灯照射,每次30分钟,每天2次。研究组(52例)基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实施术后中药敷包治疗,取250-300g脱水芒硝+100-200g大黄研磨并混匀,用2个灭菌白棉布袋分装,换药时用切口覆盖双层无菌纱布,再放置中药封包,并通过腹带予以加压固定处理,每天更换一次,还可以以渗液情况为准调整换药次数。两组均进行为期7天治疗。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涉及到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积脓、二期缝合发生率;②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涉及到皮下硬结、切口红肿、切口渗液症状消失时间;③疼痛评分:经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x±s)、(%)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值、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P<0.05,则表示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对比
从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来看,研究组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积脓、二期缝合等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3讨论
对于剖宫产手术患者来说,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属于常见并发症,患者通常会出现皮下硬结、切口红肿甚至渗液现象,若不及时处理则会导致不良事件,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而且需要二期缝合,使患者痛苦程度增加,因此需要积极预防,避免切口愈合不良[2-3]。据相关研究指出,通过芒硝和大黄制作中药封包对切口进行外敷,不仅对切口愈合有促进作用,还可以使切口感染以及肿胀、疼痛症状减轻[4]。据本次研究显示,实施中药敷包的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更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早,疼痛评分也更低,可见中药敷包效果确切。在中药敷包治疗中,芒硝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可以消肿化瘀,大黄具备清热泻火效果,而且还有泻下攻积作用,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不仅可以软坚化瘀、消肿止痛,还可以清热解毒、收敛渗湿[5]。据现代药理研究指出,芒硝可以将皮下积液吸收,发挥收敛、消肿以及清热效果,大黄可以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而且具备利尿效果,使微小循环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 对于剖宫产患者来说,中药敷包可以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同时可以促进症状改善,减轻疼痛,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吴培芬,郑芳,吴雄辉.切口中药封包外敷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03):95-96.
[2]季华.大黄、芒硝中药贴敷对产妇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和疼痛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8,22(04):725-728.
[3]马大银.中药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6):122-123.
[4]杨桦.自制中药袋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伤口脂肪液化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3):128-129.
[5]刘一君.中药外敷剖宫产切口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1(16):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