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祁娜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9期   作者:祁娜
[导读] 在园林工程中绿化植物是主要的构成元素,
        摘要:在园林工程中绿化植物是主要的构成元素,所采用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将会对绿化植物的生长产生重大影响,一旦绿化植物的生长态势不佳,就会大大削弱园林景观的美观性,还会造成园林工程整体效益的大幅下降。因此,在开展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时必须要积极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致力于在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内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管控,给绿化植物创建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充分展现其应有功能和美观价值,从而实现园林工程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园林景观;影响
        1导言
        由于各类新品种的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大量的运用,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为了确保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效果,应当充分地结合各种植物的特性与优势完成日常的养护以及管理工作。深入分析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于园林景观造成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园林绿化养护的管理水平。
        2园林景观施工的具体内容
        2.1现代化园林主题
        在园林绿化工作开展时,需要融入传统的园林景观与现代园林景观结合,充分融入传统园林绿化的优点在于打造更加具有现代化更能让人愉悦的园林景观,吸收传统园林景观的优点使用现代化园林建设使城市换发新的活力,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现代先进的管理制度,使园林建设更加高效化,管理现代化园林建设需要设计相关园林主题围绕主题制定施工方案,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讲究因地制宜,根据原有选择相应地形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尽量少用重工改造地形,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基础上还可以节约成本,减轻施工负担,在,保留原有地形地貌的条件下保留原有具有观赏价值的树木可使园林景观具有地方特色性,极大提高园林植被成活率。
        2.2园林的地形植被利用
        园林地形讲究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前期需要对土方骨架打好才能减轻后期工作负担,园林设计讲究因地制宜,巧妙利用现有地形,植被地貌,保留原有具有欣赏价值的植被和山石,加以适当改造可以减少成本且减轻工作负担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园林植被的成活率,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需要保证植物的成活率,避免植物后期枯萎、死亡或者形态损伤,植物养护不得体将导致园林观赏的不舒适,植物的死亡也会对园林景观修改带来麻烦,也会使园林成本大幅度变高,因此合理养护绿化植被是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的关键,因此保证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首先要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其次根据施工方案分析关键性施工问题,最后全面监督施工过程,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合理,施工过程要严格遵守施工安全制度,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2.3强化园林施工人员
        园林绿化养护需要一支专业性强的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的专业性直接影响园林建设的舒适度和美观,因此对施工人员进行人员培训强化专业知识,提升园林施工人员对园林植被的认知以及园林建设的材料等相关建设内容,例如园林的假山建设的材料选用等,一般使用石灰、水泥等材材料辅助有较为现代化材料树脂、玻璃钢等,那么在选好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性质也需要有所了解,因为材料并非适用于所有环境,使用不当和不遵守规章可能会造成假山后期塌陷、不成型等后果,此外,施工对于地形等需要斟酌,选择相对和缓的地形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和节约成本,对于施工地形选择相应的植被也有所要求,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对植被的生长周期和生长条件有所了解,适宜的地形适宜的土壤选择适合的植被,此外,施工初期需要科学选择区域栽种的植物,区域化选择植被可以提升园林建设的美观更重要的是提高植被的成活率,使园林四季都换发光彩。最后对于假山人工池塘凉亭等建筑切不可至追求美观而忽略质量,施工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全面监管施工。


        2.4施工后的维护和管理
        园林施工完毕需要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对成型的园林景观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对于复杂的园林区域工序进行合理的质量监管人员分配,严格检查每个区域,确保每个区域的工序符合要求如果发现问题需要马上上报并对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对园林区域分配不合理提出技术性指导,园林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实时对施工过程加以监督而且园林建设每完成一个环节都要加以测量评估,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园林景观建设的成功性,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此外,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栽种完毕的植被需要定期养护这样可以防止植被在施工后枯萎死亡,这对施工完毕植被状态来说十分重要。
        3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路径
        3.1完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可以给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促使相关工作的开展更加趋于规范化、系统化、精细化,进一步强化实际工作效果。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的制定阶段,需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绳,与时代特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融入创新型元素,以提高制度的参考价值。制度中对于不同绿化植物的养护方法有着详细的说明,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将不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着相应的制度体系作为有力支撑,养护管理人员的操作将会更加精准,符合精品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更为契合。
        3.2优化绿化植物种类多元化的绿化植物是园林工程的一大特色,在进行植物配置时,既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又要给植物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植物之间相互掠夺养分而出现长势不良的状况。基于此,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并运用精细化管理策略非常重要,在绿化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予以实时动态的监督,以便及时发现能够对其产生威胁的因素,将之扼杀在萌芽之中;还要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给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料,并适当引入新的植物品种,丰富园林景观,使其更具观赏性。
        3.3加强绿化植物的监督管理加强园林景观的监督管理工作是精细化管理的有效保障,可以及时发现绿化植物死亡或者枯萎的情况,不给养护管理人员推卸责任的机会,使之产生危机意识,严格落实养护管理责任。通过设置监督管理人员,实行分段管理,要求养护人员以及监督管理人员共同对具体区域的植物生长情况负责,对养护情况好的区域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养护效果不良的区域给予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以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积极性,借助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来推进工作质量达到最优。
        3.4做好施工验收工作园林工程施工完成后紧接着需要进行验收,对于工程的验收工作一定要做到严谨、规范,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参照园林绿化工程相关制度组织进行验收工作,监理人员要全程参与到工程的建造施工中,要严格监督和管控各个施工环节和全体施工要素,尤其是要加强施工材料的检查、施工工艺的规范以及施工人员操作的监督。任何问题都不能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应责令施工单位立即整改,确保园林工程在竣工后景观效果达到既定要求,工程质量也能够符合标准,而后需要聘请专业的养护管理人员参与绿化景观的养护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就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而言,其对于园林景观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质量,提升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工作效率,应当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不断地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运用有效措施提升养护工作的工作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全方位地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整体水平,给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纯良.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河源市园林景观的影响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19):187-188.
        [2]齐丽康.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8(13):172-173.
        [3]刘飞.小议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种子科技,2018,36(06):70.
        [4]宋鹏,武忠康.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居业,2018(05):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