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建筑规模的不断增大,建筑材料的不断创新使得建筑质量越来越有保障。但是,建筑质量问题还在不断产生,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漏水、渗水等,这些问题已经对业主的日常生活影响甚大。所以,这些经常出现的漏水问题必须要引起建筑企业的重视,再施工过程中管理做到位,严格控制防水施工的技术要求,保证相应的施工工序不出现差错。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工程防水防渗关系着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建筑渗水会逐渐侵蚀建筑物的结构主体,缩短建筑物使用寿命,破坏房屋室内装饰,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由于工程防水防渗是综合性与实用性较强的施工技术,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安全质量,施工单位应全面加强对防水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选用高分子、高密封的防水材料,对建筑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监控和科学管理,避免建筑工程渗水渗漏的情况发生。
1、建筑防水防渗项目的施工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中,特别是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方面,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对建筑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建筑内墙面潮湿,就容易导致建筑室内墙面有霉点,影响美观,以及细菌滋生等问题,居民的居住质量得不到保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如果能够有效分析建筑问题中的防水防渗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就可以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使居住室内更加美观,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工业与民用建筑本质上属于城市发展展示工程,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也会影响到城市形象,因此,做好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水防渗施工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影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因素
2.1、设计因素
从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分析,设计因素为影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工程设计存在问题,会造成防水防渗质量不合格。具体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防水设计中,未考虑树木根系生长突破顶板造成的结构渗漏现象,从而引起防水防渗失效现象。另外,工程设计中因基础勘察数据不完善造成的设计漏洞、设计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防水防渗施工失效也为常见的一类不良现象[1]。
2.2、工艺因素
工程建筑工艺主要由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引起,如在配置水灰比值过程中,水泥用量少会降低混凝土砂浆质量,造成混凝土密度不足,出现孔隙,易造成渗漏现象,并且,由于一些施工人员忽视质量控制、违规操作或技术不熟练,导致建筑墙面砂浆强度低于规范标准,遭受雨水侵袭使砂浆脱离墙体,造成水渗漏情况发生。
2.3、材料因素
从建筑防水防渗技术实施的实现效果方面分析,基础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对于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效果发挥以及工程质量控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防水防渗施工中选用的基础材料与施工环境存在冲突,或施工材料的防水性能与工程设计参数不符合,造成在后期的施工验收以及实际应用中出现结构渗漏、结构裂缝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工期延误以及经济损失[2]。
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3.1、建筑物地下室防水防渗技术
为了防止地下室较容易出现渗漏现象,需要防水性和耐腐蚀性较强的防水材料来进行施工,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地下室上下左右都进行防水施工,包括顶板、底板、侧壁,施工过程需要完全符合相应的施工规范,这样才能达到防水防渗。
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会严重影响防水防渗的施工难度,防水性能的混凝土的地下室施工中必不可少,而且施工人员还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来对混凝土进行比例配置,以达到施工需求。在混凝土浇筑之前,为了避免管道出现漏水现象,需要对管道进行漏水测试,在混凝土浇筑之后,要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浇筑情况来提供适合的养护措施,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满足防渗防漏要求。还有便是在后浇带和施工缝施工时,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研究,施工工序必须满足施工标准、施工图纸等,在进行施工缝处理时,为了能让混凝土的接缝连接情况良好,施工人员需要提前两天对施工缝实行高压清水处理。
3.2、建筑外墙防渗漏小砌块技术
小砌块的应用能够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外墙收缩能力得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进而达到外墙施工的实际要求。小砌块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起到防渗漏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多层建筑承重墙体及框架结构填充墙。其具有自重轻,热工性能好,抗震性能好,砌筑方便,墙面平整度好,施工效率高等特点。在施工项目的工作人员到施工建筑现场之前,首先要把小砌块进行干燥化处理,以防施工材料潮湿。然后,按照施工流程有序进行:基层处理→洒水润湿→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冲筋→抹底层砂浆→修抹墙面上的箱、槽孔洞→抹面层砂浆→抹门窗→口及护脚→抹踢脚(或墙裙)→养护加砌块墙体的操作方法。最后,对于其中一些不平坦墙面的位置进行修补,防止位于建筑外墙面的松动。另外,建筑的施工管理单位需要对外墙材料进行严格的监管,提升管理力度,有效保障施工建筑外墙的防水防渗质量[3]。
3.3、厨卫间的防水和防渗施工技术
在厨房和卫生间施工过程中,准备工作和施工操作要求如下:(1)在厨房和卫生间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对给排水施工图进行核查和确认,若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院沟通,避免后期出现排水不畅。采购厨房和卫生间的管道时,施工单位不仅要考虑管道材料的经济性,还应从安全性和实用性方面进行考虑。(2)在厨房和卫生间施工过程中,应确保管道接缝的密封效果。如在管道周围使用水泥砂浆将接缝处的缝隙完全填充,对于竖向管道和楼板之间的缝隙,还应使用防水砂浆进行填充处理。(3)在厨房和卫生间防水和防渗施工完成后,应对其防水防渗性进行全面检测,及时发现防水防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存在问题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4]。
3.4、在门窗中运用防水防渗技术
门窗在整个建筑物的使用中非常容易接触外界的风霜和雨雪,如果其防水防渗质量不好的话,就会出现渗漏情况。那么在实际建筑施工进程中,施工人员为了优化门窗的防水防渗效果,就需要重视对防水防渗技术的使用,并且针对施工现状,制定相对完整的施工流程,确保施工效果的提升以及施工进度的正常开展。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就需要在防水防渗技术的高效运用进程中,严格的依照国家相关施工标准执行,并且借助各种专业的培训活动,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施工技能,强化施工人员的施工效果;另外,施工人员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就需要确定施工材料质量的优质,保证施工材料性能的齐全和绿色,特别是对于门窗来说,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门窗和墙体之间的缝隙保持在3cm之间,并且对缝隙处填充建筑材料,以此来高效地预防门窗渗漏水情况的出现[5]。
结束语
综合以上,经过科学合理分析建筑项目工程中的防渗防水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对于建筑工程中各种施工技术要点的探究和讨论,针对防渗防漏问题做出了许多防治措施,希望对我国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质量发展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陈永乐.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33+135.
[2]江翼.现阶段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创新[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44-145.
[3]叶丹.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11):167-168.
[4]肖良辉.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筑与预算,2019(11):102-104.
[5]崔韶云.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