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 T 梁施工技术的优化与改进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9期   作者:刘文全
[导读] 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进程的加快,很多山区都用到了 T 梁施工技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进程的加快,很多山区都用到了 T 梁施工技术。 T 梁因自身结构及受力简单,被广泛应用到路桥工程建设中。为了提升桥梁施工技术,增强工程的安全性,必须不断优化和改进 T 梁施工技术。
        关键词:公路桥梁; T 梁施工技术;优化与改进
        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 T 梁施工技术得到了十分广泛地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 T 梁施工技术,文章就此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1. T 梁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1.1体积重量较大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 T 梁的自身体积比较庞大,重量也很重,因此在进行制作安装过程中,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换而言之,制作和安装 T 梁需要比较宽敞的场地。在确保其自身质量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选择便于制作安装的地点。在选定制作地点后,应该根据 T 梁规格大小做好现场加固,从而确保制作和安装的安全性。同时,还应全面考虑其工艺流程等每道工序及具体要求。正因为 T 梁自身体积大、重量大,因此必须在实施时科学制定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从而确保 T 梁制作与安装顺利进行。
        1.2吊装难度较大
        我国地域宽广、地形复杂多样,不少公路需要修剪在崇山峻岭之间。在山区进行公路桥梁施工时,由于山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导致 T 梁吊装施工的难度系数大大提升。众所周知,一般都是依托型架桥机才能完成施工,但是,在山高路险的地方,吊装机往往难以到达施工现场。所以,在进行 T 梁施工之前,应该全面了解施工地理环境,并认真深入地分析,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公路桥梁、架桥机性能等具体情况,科学拟定架设方案。
        1.3施工过程繁杂
        公路桥梁 T 梁施工的过程比较繁杂,环节众多,环环相扣,其中包括 T 梁预制、钢筋绑扎直到 T 梁存放移动等多道工序。如果其中某一个工序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后续施工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紧盯每一个环节,确保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施工,严防出现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问题[1]。
2.公路桥梁 T 梁施工技术的优化与改进对策
        2.1工程概况
        本桥梁工程采用三跨砼悬臂梁,桥梁长度为105m,其中,前跨为30m,中跨为45m,后跨为30m,中跨采用挂孔结构,挂孔梁采用普通钢筋砼梁,长为15m,属于预应力T型大桥,并桥墩采用钢筋砼双柱桥墩,高为15m。该桥梁的预应力布置时,采用T型构造的部分设置了顶板预应力,而边跨配置了底板预应力。主桥为箱梁截面。主梁采用C50砼,桥墩采用C40砼,预应力钢筋强度为1860Mpa。本工程属于某二级公路的桥梁,水平向的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场地特征周期是0.4s,设防烈度为8级,土层的平均剪切波速是209.8m/s,工程现场的覆盖层厚度是11.5m,属于二类场地,其土质不用进行抗液化处理,属于规则桥梁。以下结合本工程的实践,提出公路桥梁 T 梁施工技术的优化与改进方案。
        2.2 T 梁施工技术的优化与改进方案
        一是在架桥机方面,本工程所选的架桥机为TJ180架桥机(详见图1和图2所示),属于目前公路桥梁T梁施工中所用的新型设备,主要由支撑、吊装、横移和操作四部分组成。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TJ180架桥机施工技术所需的经济成本更少,能够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利用其横移机构、轨道,因此能一次性完成四片梁的横移和架设,且两端受力相当,其横移精度高,安全性强。加上此设备自身重量轻、结构简单,因此很受青睐。在本工程应用过程中,首先顶起中部支腿,此时中部支腿从横向轨道脱离,将中部横向轨道拆除之后,再将后支腿转向,架在横向轨道之上,而前后起吊平车则运行到后主梁后端,为架桥机的纵向运行进行配重并固定,从而预防起吊平车在整个架桥机纵向运行时出现位移,确保架桥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还要在纵向运行之前就做好了对其的检查,有效的保证了施工安全。
       
        图1:TJ180架桥机在本工程中的现场应用
       
        图2:TJ180架桥机结构示意图
        二是在喂梁过程中,主要是当T梁从运梁平车上转移到架桥机的后部主梁之内,利用卷扬机牵引运梁平车运行,制动同样采用卷扬机来控制。
        三是在架设中梁时,由于本工程中的T梁主要是中跨部分,这一区域的岩性较好,属于岩石特征,其剪切波速度为251m/s,硬土的深度为15m,上层覆土为砂土,稳定性较强,因此,在起吊时较为顺利,采用运梁车将其喂梁到架桥机的后部主梁之内,而前后起吊平车则进行T梁起吊,当纵向平稳运行到待架孔位之中,架桥机的斜梁横向运行到位之后,缓慢落梁到位,并对梁体进行调整,直到满足达标。中梁落梁到位时,针对梁端的横隔板部位,主要是采用方木进行垫平,并且在梁体的两侧采用方木进行对称支撑,有效的预防了梁体倾斜,加上本架桥机具有良好的重力、重心感应能力,能结合实际智能化地提示操作人员进行最佳调节,使得T梁的安装质量得到了保障。
        四是在本工程中的边梁架设中,充分应用了在 T梁预应力施工,使得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传统T梁预应力技术已难以达到现实需求,而智能张拉压浆技术受到人们的青睐。此系统主要包括主机、油泵、千斤顶三个主要构件,其主要指标是应力控制、伸长量。该系统利用传感器对张拉设备所承载的压力、钢绞线伸长量等进行分析与处理,进而对每台设备张力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智能压浆系统主要包括主机、测控及压浆三大系统。如果管道中发生阻塞情况,此系统可以用压力排出杂质。为了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控制,将监控系统安装在管道出入口,并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主机,从而按照规定完成压降。智能张拉压浆系统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首先,在施工之前,按照国家给有关规定认真检查钢绞线,只有其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挑选锚夹具。在此基础上,再对T梁预应力各种构件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发生变形等问题。其次,改良预留孔道。在施工中,应该按照不同规格来选取波纹管。在进行安装之前,应该按照与孔道水平相当来找准波纹管安装位置。还要充分发挥切割机作业,完成下料处理。此外,为了降低钢绞线的温度,应该用冷水进行处理,以防因温度过高而影响预应力。如果用编束绳则可以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增强其安全性,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因此,在本工程中,利用预应力钢绞线使得整个梁体的平衡得到保证。
        五是在抗震施工方面,为满足T梁施工的抗震需要,在本工程的T梁施工当中,为预防地震后使桥梁下部的结构损坏瘫痪无法使用的问题出现,并同时对非弹性变形的问题进行检查和修复,本工程在T梁施工中应用了为需隔震技术,由于隔震施工其所具有的抗震性非常强,使桥梁的墩柱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降减了桥梁本身的可延性。对于各隔震支座其屈后刚度进行对比,本工程利用专业的运算公式,确定了最为合适的桥梁隔震施工系数。屈服力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加上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提升,人们对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模式下的 T 梁施工技术已不太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发展的需要。在实践操作中,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应该积极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对 T 梁施工技术进行科学改进,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助推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公路桥梁T梁施工技术的优化与改进[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131+133.
[2]王敏.公路桥梁T梁施工技术的优化与改进[J].交通世界,2019(07):106-107.
[3]阳斯扬.公路桥梁T梁施工技术的优化与改进[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03):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