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正畸患者托槽脱落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鲍琦琦 田菲菲 杜娟
[导读] 分析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正畸患者托槽脱落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正畸患者托槽脱落率的影响。方法 选我院口腔科接收的固定正畸矫治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是2017年3月~2018年11月,分组时用随机抽取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则实施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将两组的托槽脱落情况加以比较。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托槽脱落率要更低,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固定正畸矫治护理中应用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可降低托槽脱落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固定正畸矫治;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托槽脱落
         前言:牙齿畸形通常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矫治器佩戴后患者的口腔内环境(特别是牙齿、周围组织环境)会发生一定变化,若没有积极预防、有效治疗很可能会损害到牙齿硬组织、牙周组织,再加上治疗期间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操作配合度,托槽脱落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1]。除在院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干预外,给予治疗后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能够让患者更好的保持口腔健康,例如,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掉托槽,或者每月定期开展的科室后诊区健康讲座,从而让正畸患者做好自我护理工作,降低托槽脱落几率,提高矫治效果。因此本研究在选取固定正畸矫治患者后,实施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探究对治疗期间托槽脱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时间:2017年3月~2018年11月,所选对象:我院口腔科收治的74例接受固定正畸矫治患者,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组数:2组(37例/组)。对照组:年龄14~37岁,平均(22.54±0.86)岁;研究组:年龄范围14~40岁,平均(22.55±0.87)岁。将两组的基本信息作对比,发现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服务。治疗前详细检查患者口腔卫生,牙结石去除、牙龈炎症消除后再行治疗。治疗前、每次复诊均对患者实施常规口腔卫生指导,告知日常相关注意事项,嘱咐按时到医院复诊,饮食方面嘱咐不可食用黏性较大且质地坚硬的食物,除一日三餐外尽量不吃零食,这样可降低托槽脱落可能性,吃水果时应整块、大块食用。清洁口腔时,应选择小头软毛牙刷,减少与托槽触碰几率,食用食物后要及时漱口,确保口腔卫生、清洁。
研究组:在行常规护理模式同时实施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为了让固定正畸矫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更好的接受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在正常粘接完全口托槽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关于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可以通过观看电脑上宣教视频掌握,在患者复诊后,对于调托槽患者,需要登记患者的联系方式,通过持续电话回访,告知其注意事项,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健康讲座,向患者宣教常见问题处理方法、口腔卫生小常识、日常饮食要点、相关注意事项、不同治疗阶段应了解事项等知识,患者及其家属可在宣教现场与护理人员进行互动,有任何疑问均可提出,护理人员应耐心的逐条回复,帮助患者加深认知、提高自我护理意识。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托槽脱落情况,收集有效数据,整理后详细临床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专用软件统计后相关数据加以整理,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2检验。P<0.05,数据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托槽脱落率为0.34%,相比于对照组的1.54%明显更低,组间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性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临床上,牙错、牙合畸形疾病多用固定正畸矫治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患病人群以青少年为主,治疗配合度、依从性相对较差,必须要合理护理、科学健康教育指导,以降低托槽脱落可能性,改善预后,提高临床整体上的治疗效果。
常规护理会在固定正畸矫治复诊期间针对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进行教育指导,给予正确的刷牙方式指导,熟悉掌握日常刷牙技巧,确保口腔卫生清洁,同时告知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粘性大、质地坚硬的食物不可食用,患者家属也应从旁监督、提醒,尤其是在口腔清洁、饮食方面予以重视[2]。但是,单纯实施常规护理对托槽脱落预防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还应加强院外健康教育指导,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自我健康意识,促进疾病快速治愈[3]。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后,固定正畸矫治患者的托槽脱落率较之常规护理者更低,说明该健康教育方法可有效降低托槽脱落几率,利于增强自我护理意识、提高治疗依从性,使牙龈炎症减轻,从而确保临床治疗顺利进行,更快速的疾病治愈。随着信息化的到来,移动网络平台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4]。为降低正畸患者托槽脱落率,笔者认为在后续的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网络平台,将固定正畸矫治患者加入同一个微信群中,为患者提供健康互动交流、及时信息服务。相比于传统面对面健康教育指导,移动网络平台宣教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患者及家属能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网络与护理人员联系,护理人员会定期向群众发送相关图片、文字、视频等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以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正畸治疗的认知程度。另外,护患之间能够通过微信沟通、交流,即使是在院外,护理人员也能够解答患者及家属的任何疑问,对日常生活中患者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予以正确、及时处理指导,能够不断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治疗连续性得以保证。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该宣教模式将会成为临床新型的干预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对固定正畸矫治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托槽脱落发生率,有利于预后效果改善,促进快速疾病治愈,因此值得被广泛应用于固定正畸矫治护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陈秀立. 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固定正畸矫治的青少年患者托槽脱落率的影响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10):60.
[2]姜肖梅, 陈香, 张晓磊,等. 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对固定正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11):123-124.
[3]徐静,朱金艳. 舒适口腔护理理念在口腔正畸门诊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4):147-148.
[4]张建兰, 余萍, 张阳. 移动网络平台在口腔正畸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19(13):64-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