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其施工技术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施工要求,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及分析,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规范施工作业流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才能提高公路施工的安全性及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和其他路面结构不同,其采用的是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沥青混凝土又具有较大的优势,首先,对沥青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更加方便,可以分期进行修建;其次,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性较好,路面不仅结实还耐用,车辆行驶中的振动相比其他路面也较小;最后,沥青混凝土路面扬尘较少,有利于人们的健康,降低环境污染,其透水性也较好,不易形成水坑。沥青混凝土路面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施工费用花费大,但总体而言,其优点大于缺点。由于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流程较为繁琐,在施工中使用的工艺也比较多,这就需要在施工时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都进行严格把控,建立完整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从而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概况
①它能够使道路更加平整;②能提高整个道路的抗磨性能;③能够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造成的噪音;④对因为天气原因造成的尘土或者积水能够尽量减少。但是没有一个东西是非常完美的,它有着其优点,那肯定也存在着弊端。他的弊端就在于成本过高,我们在要求质量好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成本问题,目前我国并没有研究出更加可靠的技术来,对沥青混凝土技术也并没有做到更好的完善,在整体上也不是很完美。它虽然能够使道路变得平整,但是在由于关于工程施工技术方面以及施工水平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它只是比其他的技术能够使道路平整,但是也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水平。并且有时候在使用一些时间后会出现裂缝等现象,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塌陷等问题,这都是因为技术不到位以及施工人员不负责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对车辆行驶以及人身安全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威胁,同时也将损失着国家及个人的财产。
2影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因素
2.1施工材料
作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对公路路面的整体质量影响最为显著,其中对施工材料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在原材料选购时,没有做好材料的质量监督工作,从而导致不合格材料投入施工;二是进行施工时,因操作不规范或对材料使用监管不到位,对材料造成损坏,从而降低了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2.2施工人员
公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涉及场地广,季节影响性高。对于公路建设这种大型施工而言,目前主要依赖于机械设备进行施工,而现阶段机械设备还不能做到完全智能化施工,因此需要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这也就体现了在公路建设中的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的重要性。施工人员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责任意识不到位和专业素养不够等方面,因此要针对施工人员制定专门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3.1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技术分析
材料作为公路施工的基础,在整个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公路施工单位应该重视沥青公路材料的选择和搅拌工作。沥青公路混合材料搅拌站的设置应该建立在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方,这样混合好的沥青材料能够直接进行铺设,缩短了运输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除此之外,在进行沥青混合材料搅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温度和热度,将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式沥青混合材料搅拌均匀,粗细保持一致,没有结块等现象的发生。
3.2沥青混凝土材料运输技术分析
在沥青混凝土拌和工作结束之后,就需要开始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运输作业;简单来说,就是将已经拌和完成的沥青混凝土材料运输到一线施工现场。此过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沥青混凝土材料运输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选用附带金属底板且载重量较大的自卸运输车进行运输;同时,还应当在自卸运输车的底板与侧板处涂刷一层薄薄的油水混合液,从而避免沥青混凝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被污染,并发挥隔热与保温的作用。不仅如此,还需要在运输车车厢的两侧增设小孔,以便随时对运输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实时温度进行检测,并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以免沥青混凝土材料出现离析的现象。
3.3沥青混凝土的铺设工作分析
(1)要对路面基层进行清理,路面干净后要喷洒乳化沥青,平均每平方0.5kg左右就可以,以便增强路面的粘结力。(2)铺设过程中的铺设速度要实现做好计算,结合实际因素如运输时间、运输车的频率等做好预估,保证路面能够连续铺设,一次性完成,减少各方面的影响,保证铺设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3)摊铺设备要进行提前预热,并且为了保证进度和连续性,可以选择多台共同工作,工作人员也要对现场情况把握清楚,适当的调整铺设速度。
3.4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分析
当沥青材料都铺设稳妥之后,就可以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重点在压,具体表现为:初次压实,这是沥青公路施工中第一阶段的压实,其主要目的和性能就是将沥青混合材料进行,有效的稳定;二次压实,这是沥青公路施工中的第二阶段的压实,其主要目的就是将沥青路面不平整的地方,重新进行调整和碾压,提高沥青公路的整体美观性,基本达到国家标准;第三,反复压实,这是沥青公路施工中第三阶段的压实,主要是将沥青公路压实过程中出现的一小点问题和不足进行完善,确保沥青公路路面平稳、光滑。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刚压实成型的沥青公路上是不能停放和使用机械车辆或者设备的,不能摆放含有石油、矿物等闲杂物品,只有当沥青公路自己冷却之后,温度低于50摄氏度之后才能正常投入使用。
3.5路面养护分析
养护主要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是路面施工的重要环节。如果路面建成后不及时养护,路面容易出现裂缝等路面病害。目前应用广泛、效果明显的养护方法是浇水养护。该方法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浇水后表面会更加湿润,可以防止路面水过度蒸发。其次,在路面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施工环境选择养护方式。对于缺乏水资源的地区,不能采用洒水的方式进行路面养护,应采用其他养护方法。
4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4.1保证基层顶面粗糙度
改善基层材料级配,增加粗骨料,提高大中粒径集料含量;控制最佳含水量,改进碾压方法,避免过振过湿,不能使基层顶面形成灰浆硬壳,不能用细料进行压实后找平。对细粒土类的半刚性基层,必要时可以采用顶面栽钉等办法加强基层顶面粗糙度。
4.2合理洒布透层油、粘层油
在进行各层铺筑前,必须保持顶面清洁。根据近年来的施工经验,对于水泥稳定类半刚性基层,透层油应以慢裂型乳化沥青为宜。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时,应保持稳定的车速和喷洒量,不能流淌和形成油膜,更不能有空白,并立即撒布2m3/1000平方米的石屑或粗砂,用6T钢筒式压路机稳压一遍,将多余的浮料扫走。对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罩面,必须洒布粘层油粘层油应有较好的粘附性,脚踏有明显的粘附感,整个面层取芯后不易分离。对于干线公路可以设置I型稀浆封层作为粘结层,实现层间结合与防水的双重作用且不需要封闭交通。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从前期的混合料配比和拌制、中期的运输和摊铺、到最后的压实成型和接缝工作,都需要在严格的制作工艺以及技术的不断优化中予以有效控制、实施,才能充分实现高品质路面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强大助力作用。
参考文献:
[1]向柯强.试论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措施[J].智能城市,2017,3(12):149.
[2]张昕峰.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7(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