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利部提出要强化项目统筹规划,做好科学论证,以免重复建设以及低水平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以及运行维护,优化管理机制,保障运行维护工作清晰到位。除此之外,提出加强水利部水信息基础平台项目建设等要求。现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施工管理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近些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也在不断提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张,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功能性和实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想提高工程质量,提升施工效率,对工程管理实施信息化尤为重要。
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意义
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角度来说,若想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平,使得工程达到质量与安全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建设工作高效落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能够提高建设管理的效率。建设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关系,并且水利工作中工程建设管理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信息化系统,实现对信息的高效调取和传输以及发布等,能够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力度。除此之外,实现水文资源的高效归纳,有利于提高建设管理水平。②有利于完善工程管理模式。应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采取网络化方法,协调各个内容,打造现代化管理模式,能够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助力工程持续化发展。③有助于推动提高建筑全过程的管理水平。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建设、施工建设管理、运维及服务等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利用信息数据的共享,实现前期和后期的有效协调,不仅提高建设环节的管理水平,同时为后续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信息支持和保障。
2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思路
2.1数据库技术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其核心在于对庞大而又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管理技术包括三个阶段,即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以及数据库系统管理。目前来看,数据库技术逐渐发展成对象型数据库技术,一方面吸收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还吸收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从而使数据信息分析以及处理工作更加简便可靠。以后对存储数据库分类、改正以及编写和查阅时,基于数据库施工管理系统即可快速而又简便地将其查找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同时,还可构建数据库系统,不仅可以使大量的数据信息存储、编辑以及改正变得更加的简便,而且还可以提供平台,使各项资源都能够得以共享。
2.2数字扫描技术应用
数字扫描技术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对水利工程施工数据进行汇总的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技术对现有施工数据信息进行扫描,将汇总数据统一输入到主处理系统当中,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该应用技术最大的使用优势就是可以提高数据信息采集的完整度,并且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找寻施工环节的衔接点,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操作过程的施工水平。
2.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效益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即GIS系统,基于信息技术以及构图技术等,搭建地理服务功能平台,管理人员能够利用空间分析功能,获得相应的信息,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例如,工程测量测绘环节,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快速高效完成数据的测量,为工程方案的设计,提供完整且全面的数据信息,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具体来说,通过地形图测绘,为建设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不同于CAD以及数据库技术,应用GIS系统,利用其制图功能以及分析功能等,可完成工程沿线地区的情况分析以及断面分析。除此之外,可视化功能,还能够为水利服务管理提供支持,为整个工程的建设管理提供支持[1]。
2.4落实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推进落实水利工程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应当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关键档案资料开展好备份工作,确保档案资料不遗漏,促进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级别的提升,及时对数字档案资源的管理平台和系统予以更新升级,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一是应当组织开展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确保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充分掌握数字档案的安全保护技术,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活动,发现漏洞后及时上报并实施相应对策。二是应当构建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安全责任贯彻落实,将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活动纳入到议事日程。三是要加强数字化档案管理安全宣传,组织进行多元化的安全教育宣讲,不断增强相关人员对数字化档案安全的重视度。四是应当构建具有可行性的应急处理机制,根据水利工程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拟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安全应急预案,做好突发性事件的处理[2]。
2.5加强业务应用建设
业务应用是基础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建设等领域加强信息化建设,并通过业务应用来加强水利信息化对当前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带头作用。在进行水力业务应用建设系统中,与水利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规范化和标准化,积极促进的软件开发与应用,尽可能的减少成本,提高效率。
2.6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确保人才队伍的专业性和可靠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这就要求水利部门应该积极引进现代化先进人才,为在职人员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同时灌区最好和相关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3]。
2.7推行保障环境建设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以及业务应用建设的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有效作用,除了要进行网络管理外,还要加强环保建设。环保建设必须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要包括各类环保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施行,同时还要建立水利信息化建设涉及的多方面的协调机制,在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做好自身的环保建设工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预防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2.8完善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已然是大趋势,尤其是在近几年产业融合下,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水利工程管理而言,无论是工程管理还是人员管理,都需要统一的管理者进行指挥。所以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必须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运用网络化的形式加以协调,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推动水利工程的创新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依托网络化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及地理信息化技术等,构建相应的管理系统,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文中结合实践,分析了行业前沿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技术,同时总结了信息化实现的支撑技术,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邵明政.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6):288.
[2]高树晗.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4):173.
[3]魏炜.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8(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