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究CRRT护理方法应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全部研究对象均是我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选择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患者86例,应用CRRT护理方法干预疾病治疗过程,对比护理前后上述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护理后,重新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结果显示和护理前比较,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血清肌酐、胆红素、血清淀粉酶指标水平全部下降,前后结果比差异性存在统计学特征(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CRRT护理方法能够优化护理效果,兼顾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护理需求,改善患者肝肾功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因此建议临床推广应用该护理模式。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CRRT护理;效果比较
引 言: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伴随着肝肾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介入多种生命支持手段,其中机械通气和CRRT给患者生存提供了关键支持,CRRT护理模式满足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关注细节护理,旨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本文以我院临床符合研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CRRT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入院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全部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人数比例为52:34,年龄区间为38-78岁,平均年龄值(52.6± 11.6)岁 。疾病致因:胆道疾病31例、酗酒26例、暴饮暴食28例、原因不明1例。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方案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一般资料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护理方法:
① 基础护理:给置换液加温至38 ℃ ;使用毛毯覆盖帮助维持患者提问;做好皮肤压疮的预防护理工作;
② 深静脉置管护理:注意观察管道畅通情况,避免置管脱落或者挤压变形;帮助患者合理调整体位和移动,避免大幅度动作造成置管移动和错位;透析后及时给患者使用肝素或生理盐水。
③ 并发症和凝血护理:置换液管理,及时替换使用后的袋子,观察并保证管路畅通,有效预防空气栓塞出现;有凝血障碍的患者要做好流动血液阻断护理,使用置换液冲洗管路,给予抗凝剂。
④ 心理护理:主动解答患者疑问,耐心普及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案等常识,和患者有效沟通,语言平缓、态度和蔼,提升患者配合度。
2结果
护理后,重新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结果显示和护理前比较,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血清肌酐、胆红素、血清淀粉酶指标水平全部下降,前后结果比差异性存在统计学特征(P<0.05),参考表1。
.png)
3讨论
CRRT应用与临床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体现了很大的应用优势,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伴随肝肾损伤的前提下,患者的死亡致因主要就是炎症因子活跃且复杂,针对这类患者的实施针对性护理,旨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CRRT技术在清除炎症介质方面有良好性能,有效减轻炎症造成的肝肾功能损伤程度;此外,应用CRRT 技术参与护理对患者体内的各种胰酶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清除作用,降低血浆毒素水平[1]。以常规治疗作为基础融入CRRT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上效果显著,并发症减少,患者机体环境稳定性提升,因此临床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常用CRRT技术。
本研究特选择我院临床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入院时间范围为2019年6月-2020年5月,选入研究范围的患者共计86例,均符合研究要求,常规治疗后采用CRRT护理模式,之后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护理后,重新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结果显示和护理前比较,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血清肌酐、胆红素、血清淀粉酶指标水平全部下降,前后结果比差异性存在统计学特征(P<0.05)。
综上所述,应用CRRT护理模式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实践,能够改善患者肝肾功能损伤情况,加速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观点是建议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上使用CRRT护理方法,全方位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磊,吕光宇,张友华,等.不同方式液体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48):79-81.
[2]李海红, 倪雪芳.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RRT护理体会[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026(002):233-235.
[3]吕红红, 王莉, 白石,等. CRRT用于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J]. 河北医学, 2012(0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