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 徐红超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9期   作者:徐红超
[导读] 随着现代城市的高速膨胀适合人类居住的土地日趋减少,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高速膨胀适合人类居住的土地日趋减少,人们不断的向更为低洼的区域扩张,这些城区受地势和极端天气影响受涝日趋频繁,适用于城市排涝的低扬程泵站成为解决城市内涝的主流选择。因而合理选择低扬程泵的装置形式、结构形式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治理战略


        前言:土壤是能提供植物生长必须营养成分的疏松表层,是维系人类社会正常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自然界大循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使用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导致土壤化学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从而致使土地营养成分的流失、土壤酸碱化严重等现象出现的频率越加频繁。随着大量化学污染物融入土壤之中,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修复迫在眉睫。
        1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根据我国有关权威相关部门的显示,目前在我国东部发达经济地区为数不多的耕地中,其中有超过七成以上的土地被污染,并且照这个趋势来看,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污染的情况还会持续加剧,对地下水资源的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影响十分恶劣。
        根据国家环境监测中心的调查结果,我国的土壤污染种类多样,从重度金属污染到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高度污染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其中尤以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由于重金属近年来在工程使用超标,在严重污染领域已经首当其冲,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所导致的重金属污染比起传统的水污染影响是十分恶劣的,破坏力强,恢复时间久,修复速度慢 在一些重金属超标污染严重的工业区,我国有些城市的大片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超过十成的的土壤已经基本丧失土地生产力,近十年都无法进行耕种收获。
        严峻的问题越来越导致周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变化,也开始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早在2005年,我国有关立法机关便通过了对污染的防御和治理的有关条款进行规定,要求企业和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承担社会责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法律角度提供了理论基础,让企业、公司有法可依。
        2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危害
        金属污染会从多方面严重的危害土壤:1)会使得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质量降低,最终有大规模无法逆转的土地资源浪费状况存在。2)那些污染严重的土地若继续进行耕种,那么在农作物或果物中将会聚集大量的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如铅和贡等,最终进入生出或人体,继而引发严重的实物中毒事件。3)也为最严重的,因土壤处在全球生态系统物质的循环中心,若被严重的污染,则其污染会将通过各类渠道向大气和水域系统中流入,并且影响范围将被进一步扩大,最终会出现二次严重的污染,甚至将导致出现全球毁灭性的灾难。纵观如今发展现状,工矿企业粗放式发展,进一步扩大的污水灌溉面积,重金属化肥、农药、污泥的综合利用等,均使开发建设和土地污染防治间的矛盾与冲突加大。而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自然生态资源,土地资源整在被无法逆转的破坏和污染着,若无法有效进行根治,则会使人类生产与安全生活倍受影响,为此,对于全世界自然生态系统安全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有效防治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
        3土壤污染的修复
        对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处理方法,目前主要有四大类,即化学方法、工程方法、生物方法以及农业方法。
        3.1化学方法
        电动修复、热解修复、土壤淋洗以及化学改良技术是较为常见的物理化学治理技术。电动修复技术是一种在土壤中施加低功率电流,使金属离子向电极运输,从而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新型高效原位复原技术。该技术原理简单,成本低,但涉及的物理过程以及土壤性质等问题十分复杂,相关技术仍有待完善。热解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对土壤加热,使土壤中的有机物在温度至沸点后以气体形式挥发出来,再冷却分离出土壤中的污染物。这种方法虽然处理效率高,但工艺复杂、成本费用也较高。土壤淋洗技术是利用试剂与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作用,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溶解到注入土壤的化学试剂中,再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这种技术工艺简单,对处理中度重金属污染效果良好,但不足之处是投入成本较高,容易引起土质改变。化学改良技术是指依据土壤状况在土壤中加入改良剂,减小重金属的毒性以及生物有效性,从而达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目的。


        3.2工程方法
        该方法是将污染的土壤移除后加入未污染土壤,并且对已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可以对已污染土壤通过热处理(将污染土壤加热,使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挥发并收集起来进行回收或处理)、淋洗(用淋洗液来淋洗污染的土壤)、电解(使土壤中重金属在电解、电迁移、电渗和电泳等的作用下在阳极或阴极被移走)等方式加以处理。该种方法具有效果彻底、稳定等优点,但同时操作方式较为复杂、治理费用高并且易引起土壤肥力降低等缺点。
        3.3生物方法
        该方法通过利用某些生物的特殊习惯以及生理功能来适应、改善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利用蚯蚓和鼠类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功能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沉淀、氧化、还原,降低土壤中溶解的重金属含量。该种方法实施简便,投资少,对环境极为友好,但是所需时间极长,短期内治理效果十分不理想。
        3.4农业方法
        该方法通过因地制宜的改变一些耕作管理制度、在污染土壤上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来减轻重金属的危害。农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农药的大量使用,因此改进耕种制度便显得极为重要。选择合理有效科学的耕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土壤再次被污染程度,辅以生物方法可以解决长期的污染问题,并且对于环境很友好,非常值得提倡。
        3.5 强化土壤环境管理,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尽最大可能的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发动和联合有关科研部门,研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污染土壤的修复措施,便于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修复土壤污染提供参考。这样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合理利用污染土地,对于严重污染的土壤,且“无可救药”的土壤,可改种非食用他用作物,或者种植林木,修建园林来相应减少或根除污染食品程度。采用科学地方法实施污水灌溉,加强科学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督,不失时机的检测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含量,密切严格观察其发展状态或动向,避免带有不易降解的高殘留渗透到土壤。
        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存在治理难、治理时间长的难题,因而如何有效的在不对土壤肥力造成影响的情况处理重金属污染就显得极为重要。而目前的大部分方法都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并没有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因此研究出一种优秀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处理方式极为重要,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可以说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张纯臻, 田薇.土壤重金属的治理方法和研究展望 [J].建材与装饰, 2019 (21): 149 -150.
        [2]杨苏才,南忠仁,曾静静.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途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7,34(3):549-552.
        [3]李宁,任伯帜,周莹莹.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及修復方法研究[J].广州化工,2017,45(9):30-32.
        [4]周宁一.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4,41(5):1028.
        [5]罗辉,朱易春,冯秀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5):224~227.
        [6]崔斌,王凌,张国印,等.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危害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373~375.
        [7]钱春香,王明明,许燕波.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3):669~674.
        [8]徐家栋, 陈方圆.治理土壤污染实施土壤修复工程 [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 (06): 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